天天看點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作者:卓揚麼籃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楊瀚森和餘嘉豪無疑是本土00後兩位最受期待的中鋒。

餘嘉豪在處子季場均出戰26.8分鐘,交出了12.2分8.7籃闆1.0助攻和1.6蓋帽的資料,真實命中率65.6%,超過了88%的中鋒。如今2023-24賽季是他的第三個賽季,場均30.0分鐘,交出了13.8分7.6籃闆2.0助攻和1.6蓋帽的資料,真實命中率提高到了68.3%,超過了聯盟95%的中鋒。

2023-24賽季也是楊瀚森的處子季,在場均34.5分鐘裡,交出了15.5分11.4籃闆3.9助攻和2.3蓋帽的資料,真實命中率是59.5%,超過了聯盟62%的中鋒。

從得分、籃闆、助攻和蓋帽這幾個基礎資料上看,餘嘉豪似乎略遜于楊瀚森,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基礎資料并不具備太強的說服力,需要結合球隊環境、個人特點和高階資料來讨論。

楊瀚森跟餘嘉豪明顯不同。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劉維偉不走運的地方,不僅僅是剛剛把浙江這支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球隊打造成了一支聯盟強隊,就因與俱樂部管理層意見不和分道揚镳,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浙江打造攻防體系的那些年,并沒有遇到餘嘉豪這樣的内線,等到劉維偉在浙江的最後一年,餘嘉豪才姗姗來遲。

但好在,在浙江的不走運,變成了在青島的幸福。劉維偉加盟青島前後,空間4号位趙嘉義投靠、全明星三分王王睿澤漲球以及早早名揚四海的國青大腿楊瀚森加盟,另外,本賽季小外的引援比較成功,鮑威爾和穆迪都是那種實力比較強的雙能衛,更強的防守和更好的進攻,這是青島成為聯盟本季最大黑馬的原因。

劉維偉執掌教鞭的青島在第一個賽季有進步但談不上成功,畢竟距離季後賽隻一步之遙(第13名),是以楊瀚森的加盟,頗有一種盼星星、盼月亮,寄希望于楊瀚森拯救球隊的期待,而于劉維偉而言,楊瀚森的特點和能力顯然具備成為青島攻防基石和建隊核心的條件,确切來說,青島的重建,始于楊瀚森的加盟。

是以,青島現在圍繞楊瀚森建立的體系就是楊瀚森和小外擋拆、楊瀚森高低位策應、楊瀚森低位背打和射手的無球掩護,其中絕大部分給射手的無球掩護存在于楊瀚森的擋拆和高低位策應之中。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楊瀚森毫無疑問是青島戰術體系的核心和球權支配者,這就是楊瀚森的球隊環境,這種以中鋒作為組織和得分核心的體系,在CBA是獨一份的,遼籃和山西的中鋒經常也扮演策應中鋒的角色,但莫蘭德、大韓和葛昭寶更多的時候,是通過15擋拆下順之後吸引協防的傳導,算不上難度多麼大的策應,很多中鋒都能做到,這幾位做得多又好,更重要的是後衛傳得妙。

楊瀚森場均3.9個助攻,在所有中鋒裡排名聯盟第一,他的助攻并非簡單的擋拆——下順——傳導,而是低位背打吸引包夾後外傳和高位拿球後秒傳反跑的隊友,高位、低位和高低位結合部,楊瀚森的策應甜點位覆寫了整個半場。

球權支配者,對個人而言,意味着,更多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去發動進攻,出手多了少了、傳球還是終結、面框還是背打、定點還是攻框……如何選擇,靠的基本上是自己的意願,就好比,買的房子和租的房子雖然都能住,但感覺肯定不同。

是以青島球隊的環境,對楊瀚森的成長是友好的,22.1%的球權占比和11.1次運動戰出手都是餘嘉豪羨慕不來的(17.6%、8.1次出手)。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在個人終結方面,楊瀚森的優勢是低位腳步技術紮實、同體量下腰腹力量較好,對抗轉身迅速,以及更重要的球商高,劣勢是對抗平庸、投射一般。是以,楊瀚森的終結在小圈附近效率更高——籃下的命中率隻超過了81%的中鋒,中距離的命中率隻超過了46%的中鋒。

沒有絕對的身體優勢,楊瀚森的背打通常隻能靠腳步智取,若遇到一些噸位比對、球商經驗又不算差的防守人,楊瀚森的表現可能會陷入低谷,跟吉林隊的老将李安對位3分8闆,跟首鋼範子銘對位6分3闆,跟陶漢林對位8分11闆,跟大韓和莫蘭德對位9分11闆,跟吳冠希對位10分7闆……

跟餘嘉豪對位3戰交出19.7分11.0籃闆5助攻的全面資料,投籃命中率高達71.4%,是面對各隊時平均命中率的最高值。餘嘉豪高了3公分,重了17公斤,但對抗弱且移動慢,在餘嘉豪面前,楊瀚森可以完整且充分地做出一整套技術動作,幾個假動作之後餘嘉豪的重心就被騙到,因為噸位太大,餘嘉豪的防守隻有一錘子買賣,出去了回不來,上去了下不來,是以楊瀚森靠紮實的技術和更快速的移動總能在餘嘉豪身後、腋下完成終結。

受限于運動能力,楊瀚森的速度、爆發力和對抗能力不大可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是以,決定楊瀚森未來成就高度以及是否能夠入選NBA,必須具備的技術條件是——投射,不單純是中距離投籃,可以是近筐的側身抛投、正面抛投或勾手。這些天,楊瀚森的中距離出手的确在增加,他大概也清楚這點,上一場中距離就7投6中,但比起中距離出手,豐富小圈附近的終結手段更有必要,畢竟,越靠近籃筐的永遠是效率最高的,相對受手感的不确定性影響更小。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可以确定的是,隻要一直具備如今的球權地位,楊瀚森個人終結的能力會随着經驗的增加而逐漸提升,這很重要,楊瀚森個人能力的高低,自然也決定着青島的未來。

如前文所言,餘嘉豪并不具備楊瀚森的球權地位,畢竟,在他升入一隊之前,浙江的進攻體系已基本成型,他隻是解決了原本體系裡缺少内線終結的問題,餘嘉豪受體系支配,而不是支配體系,他沒有太多的終結自主決定權,當然,也不完全是能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浙江是一支團隊型球隊,機會的合理性永遠排在第一位,球權的配置設定相對比較平均。自然,不能說是租的房子和買的房子的差別,倒更像是親兄弟共同打造的别墅一樣的豪華自建房。

餘嘉豪的優勢在于身材更高大、手感更柔和并且有一定的中距離投籃,劣勢是對抗略顯不足,即籃下背打時對抗不太占優,是以,這種特點決定,為了打得更合理,餘嘉豪不得不在小圈之外有更多的出手。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截至目前,餘嘉豪的籃下頻率隻超過了聯盟44%的中鋒,但是中距離超過了60%的中鋒,命中率方面,籃下超過了94%的中鋒,中距離命中率超過了79%的中鋒,也就是說,餘嘉豪更喜歡在中距離終結,而且效率高,在小圈以内終結時,一般是機會比較好的時候,是以能確定一定的效率,至少說明,餘嘉豪是個聰明的球員,他知道什麼時候該終結,什麼時候該傳球。

與楊瀚森的三次對位,餘嘉豪的表現也很不錯,場均17分11.3籃闆4.7助攻,楊瀚森防守擋拆不太占優勢,因腳步較慢經常顧此失彼,餘嘉豪中路接球可以投射,也可以邁步後抛投,兩種方式,楊瀚森都很難限制。

但跟楊瀚森一樣,對上那些噸位相當、移動較為靈活的中鋒,餘嘉豪也容易陷入得分荒,兩次與廣州龍獅時期的李炎哲交手,隻有6.5分,後來跟新疆時期的李炎哲再交手13分6闆。擋拆下順沒有中距離出手的空間,背打缺少對抗出手變形。解決的辦法是對上矮壯内線(有力量、有速度、沒高度),優先擋拆後投籃或Flex掩護後籃下接球(更靠近籃筐,基本不需要背打, 靠高度生吃),對上重型内線(有高度、有力量、沒速度),優先中距離投籃或下順攻框。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對抗不足的問題,都擺在了餘嘉豪和楊瀚森的面前,一如過去周琦和王哲林在國際比賽中遇到的難題一樣。周琦和王哲林解決的辦法是增加對抗、提高低位技術,但很遺憾,盡管有一定提升,但在身體素質更好的歐美非中鋒面前,增加的技術隻能算是杯水車薪,想法也許沒錯,但還不夠,更重要的是,除了增加對抗之外,有必要增加策應能力和投射能力,這是周琦和王哲林最為欠缺的,這也是中國男籃一旦後衛被限制,進攻就徹底停滞的原因。

不幸的是,餘嘉豪和楊瀚森的對抗可能比周琦和王哲林還要更差,但幸運的是,這個比較明顯的劣勢恰恰逼得餘嘉豪和楊瀚森打得更團隊化和空間化,團隊+空間,這才是國際比賽中最有用的東西。

但願餘嘉豪和楊瀚森這兩位00後大中鋒你能給成為中國男籃5号位的答案。比起沒有盡頭的心灰意冷,我更願意在失望的結果之前,還能感受到充滿希望的過程,人明知要死,總不該潦草一生。

楊瀚森和餘嘉豪,巨人之間的瑜亮之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