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機零下40℃天氣入村送年貨   讓鄂倫春族人民過上幸福年

作者:黑龍江網

黑龍江網訊(記者 王忠岩)這個冬天,東北冰雪旅遊持續火爆,頭戴狍角帽的鄂倫春族人在哈爾濱中央大街巡遊走紅,也讓鄂倫春這個全國不足萬人的少數民族,站到了聚光燈下。

鄂倫春,意為“山嶺上的人”。在“中國最北邊境縣”的黑龍江省塔河縣,位于大興安嶺北坡、呼瑪河下遊的十八站鄉,聚居着500多名鄂倫春族人,他們告别遊獵生活,從白桦林中走出,來到興安嶺下建村定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春節臨近,鄂倫春族人通過社群電商“線上下單、年貨明天送達”的方式,網購各類新奇年貨,過上了同大城市一樣的現代生活,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遊獵到網購 生活方式轉變“一躍千年”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裡住着勇敢的鄂倫春……”這首《鄂倫春小唱》,講述的正是鄂倫春族人狩獵時代的生活。70多年前,鄂倫春族走出深山告别遊獵,開啟定居生活。

農曆臘月二十一,小年臨近,鄂倫春族老人魏藝到村裡小賣部取了一大包大蔥,用來過年包餃子,這是她前一天通過社群電商下單購買的。她說,之前冬季很難買到新鮮蔬菜,現在村裡開了社群電商自提點,買蔬菜、買水果、買年貨,都友善多了。

司機零下40℃天氣入村送年貨   讓鄂倫春族人民過上幸福年

買年貨過大年,鄂倫春族人通過社群電商購買年貨。(攝影 澤陽)

魏藝老人所居住的十八站鄉,聚居着500多名鄂倫春族人。“小時候在山林裡,取暖要上山劈柴火,搬下來定居後,現在我們是集體供暖。”魏藝老人說,下山後,他們住進了政府建設的鄂族村,居住有房子,吃穿有保障,走上了幸福路。要過年了,購買年貨的種類更加豐富,方式也更加便捷,她盼望能過上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

“以前,常聽老一輩人講,我們祖先在興安嶺山林深處遊獵,夏天喝泉水,冬天隻能化雪水喝,現在我們都是喝茶,各類飲料都有。”鄂族村的姚丹說,如今,鄂倫春族人已經徹底告别狩獵時代,年輕人習慣了通過社群電商購買各種飲料,她還經常下單購買茶葉,家裡人也都跟着她喜歡喝茶了。春節馬上到來,姚丹下單了買了幾束鮮花,打算用來點綴熱鬧的團圓節日。

司機零下40℃天氣入村送年貨   讓鄂倫春族人民過上幸福年

“線上下單、明日送達”,鄂族村彙集天南海北的新奇年貨。(攝影 澤陽)

在鄂族村經營社群電商的店長樊玉娟,把姚丹購買的鮮花取出,又忙着分揀各類水果,在這家不到50平米的小店裡,每天400多件年貨送到這裡。樊玉娟說,從前過年吃的水果隻有蘋果、凍梨,現在來自南方的車厘子、火龍果、榴蓮等,很多“沒見過的水果”都來到鄂族村。

“按咱東北的習俗,過年喜歡串親戚,最近買禮盒的也多了。”樊玉娟介紹,近期像水果、牛奶、飲料等年貨禮盒,村民們都整箱地搬回家。

整潔幹淨的村落,寬敞明亮的新居,和大城市一樣的購物消費,成為鄂倫春族“一躍千年”邁進幸福圖景的真實寫照。

司機零下40℃天氣送年貨 見證鄂倫春族新生活

塔河,是中國最北的邊境縣,也是大興安嶺高寒禁區中的最北、最冷區域,這裡的冰雪期長達180天以上,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

“冬天最冷時,能達到零下四五十度,一出門,衣服都凍硬了,貼上暖貼也不管用。”陳祉宇是塔河縣美團優選網格站負責人,也兼着接駁和送貨司機,負責每天往十八站鄉沿線以及鄂族村送貨。

陳祉宇出發取送貨前,先穿了兩套保暖内衣,又套了兩層大衣。在他車子後備箱裡,滿載沿途村子的年貨商品,怕嚴寒天氣凍壞年貨,車裡還裝着保溫箱,上面蓋着棉被。

司機零下40℃天氣入村送年貨   讓鄂倫春族人民過上幸福年

路途遙遠,鄂倫春族人購買的年貨需要通過“接駁”運送。(攝影 澤陽)

“塔河是中國最北端的縣城,太遠了,是美團優選全國首例采用‘接駁模式’的站點。”陳祉宇介紹,所謂“接駁”,是指貨品從大倉出庫後,無法直接送到塔河縣,而是要從齊齊哈爾市先送到中途點加格達奇,再通過塔河站點“接力”,才能最終到達塔河縣。從出發取貨、接駁、分揀,再到十八站鄉沿線配送,直至最後返程,往返下來超過500公裡。

極寒之地,潑水成冰。這種短視訊裡的浪漫場景,卻讓陳祉宇的配送工作面臨着諸多困難,路途遠、路況複雜、車輛故障,随時都可能讓配送延誤。“道路幾乎每天都結冰,路況特别複雜,車輛途中熄火,車胎雪地打滑,都很常見。”陳祉宇說,但無論有多少困難,隻要他能每天準時準點地把貨送到十八站鄉,讓鄂倫春族同胞能在年前買上心儀的年貨,自己就特别開心。

司機零下40℃天氣入村送年貨   讓鄂倫春族人民過上幸福年

鄂倫春族定居的現代新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攝影 澤陽)

年貨的變遷,映照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中國最北邊境縣”的鄂族村,如此偏遠、極寒的少數民族地區,豐富多樣、價格實惠的新年好貨也能實作“明日達”,零售業态的不斷下沉,極大便利了小村居民的生活,也正在為鄉村消費市場帶來新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