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作者:愛較真科普

引言

近日,在鐵礦石出口問題上,莫迪政府又有大動作。

據悉,莫迪駁回了國内鐵礦企業的訴求,決定限制對華出口。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換言之,莫迪鐵了心要與中國較勁,試圖利用鐵礦石,與中國争取資源話語權。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政府指令一出,受傷最深的卻是印度企業!

那麼,莫迪為何要阻攔鐵礦石對華出口?印度企業又為何受傷?這場鐵礦石之争背後,有着怎樣的隐情?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印度的鐵礦石

在探究莫迪政府的鐵礦石出口政策前,我們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印度的鐵礦石資源。

鐵礦石是工業生産的關鍵原料,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控鐵礦石,便意味着在現代工業生産中掌握了主動權。是以,鐵礦石是各國争搶的戰略資源之一。

而印度,恰恰在鐵礦石領域占據着獨特的優勢。這種優勢,主要展現在儲量、種類與品質上。

一方面,印度鐵礦石儲量大,且仍有上升空間。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2012年,印度礦業部釋出了一份統計公告。

公告顯示,印度的鐵礦石總量約為280億噸,在全球排名靠前。2019年,經過多次勘探,印度鐵礦石的儲量飙升至332億噸,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記錄。

可見,豐富的儲量,為印度開發與利用鐵礦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不僅如此,印度鐵礦石的種類也較為齊全。大緻看來,可分為赤鐵礦與磁鐵礦兩類。

根據印度所提供的官方資料,目前,赤鐵礦約占總儲量的68%,剩下的32%則是磁鐵礦。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赤鐵礦還是磁鐵礦,優質率都相當可觀。

印度有将近一半的赤鐵礦,品位在62%-64%之間,品質稍差一些的也能達到58%以上。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赤鐵礦

其中,奧裡薩邦是全印度最大的優質鐵礦分布地。磁鐵礦的品質略遜于赤鐵礦,但平均品位也能穩定在30%-40%之間。

近年來,印度鐵礦石的開采量不斷增加。除了開采量驚人外,印度鐵礦石的出口數量也相當可觀,礦業在國民經濟中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

簡單來說,印度靠着出口鐵礦石,賺得盆滿缽滿。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從2000年開始,印度的鐵礦石出口量便一路走高。巅峰時期,甚至曾創下過一年出口1.17億噸的曆史記錄。最近幾年,印度鐵礦石出口勢頭依舊強勁,增長态勢明顯。

以2023年為例,2月,印度鐵礦石出口量高達288萬噸,而到了3月,這一數字便增長到了345萬。随着各國工業化轉型的不斷深入,印度鐵礦石的出口量,在未來很有可能再創新高。

由此可見,鐵礦石關乎印度的經濟民生,有着難以取代的意義。正因如此,政府的每一個相關政策,都需要反複斟酌,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會引起軒然大波。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近日,莫迪政府的一條鐵礦石新規,便猶如平地一聲驚雷,引爆輿論。而這場争論,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

那麼,莫迪到底做了什麼呢?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針對中國

1月17日,一條來自印度《經濟時報》的報道,引發了廣泛讨論。

這篇報道的主角有兩個,一個是莫迪政府,另一個是NMDC,這是印度國家礦業開發公司的簡稱。

目前,印度超過半數的鐵礦石開采權,都被國有企業牢牢握在手中。

其中,規模最大的非NMDC莫屬。這是一家老牌礦業公司,成立于1958年,曆史悠久。早在2012年,NMDC的年均鐵礦産量便突破了3000萬噸,占國家總産量的15%左右。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可見,NMDC是毋庸置疑的領軍者,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力不可估量。

然而,如此規模的成熟大企業,最近也遇上了煩心事。為其制造麻煩的不是别人,正是此前大力扶持礦業發展的莫迪。

原來,莫迪駁回了該公司的一項申請。而NMDC申請的内容十分簡單,那便是對華出口鐵礦石。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據悉,NMDC的“主打産品”,是含鐵量少于58%的鐵礦石。而中國,正是NMDC的主要買家,也是整個印度鐵礦出口行業的關鍵客戶。

原本,NMDC供貨,中國掏錢,雙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可莫迪偏偏要橫插一腳,堵住本國鐵礦石的出口之路,活生生砍下了八成的額度。

對此,莫迪理直氣壯,有着一套自己的說辭:國内鐵礦石不夠用,沒有餘量出口給中國。

甚至,政府還語重心長的“教育”了NMDC,指令該公司專注國内,盡全力保障印度市場的鐵礦石供應。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至于對華出口,那便是後話。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莫迪這是在針對中國,他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讓中國輕易得到印度的鐵礦石。

實際上,這種針對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

除了勸誡礦業公司明确限制出口外,無節制的提高關稅,也是印度政府的常用手法。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曾經,印度的鐵礦石關稅較為正常,約為5%左右。然而到了2009年,關稅一夜之間飙升到了驚人的20%。到了2011年年底,該數字更是達到了30%。與此同時,政府還提高了鐵礦石的運費。

這一系列政策,令中國進口鐵礦石的成本急劇增長。其實,印度就是想以這種方式,勸退中國。

受政策影響,2011年,印度向中國出口的鐵礦石總量,降低到了7320萬噸,減少了足足24%。可見,莫迪政府延續了印度過去的鐵礦石管制措施,并進一步針對中國,充斥着滿滿的敵意。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在印度政府看來,這些優質的鐵礦石,已經成為了全球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之一。這麼好的原材料,不能白白便宜别人。

與其出口給中國,不如留下自己用,給本國的鋼鐵企業提供保障。正巧,印度處于發展制造業的關鍵階段,對鐵礦石有着大量的需求。

是以,限制鐵礦石對華出口,既能打壓中國,遏制中國的工業發展,又能保護印度産業,讓本國的經濟更上一層樓。無論怎麼想,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然而,令印度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良苦用心,卻得不到本國企業的了解。

政令頒布後沒多久,NMDC就幹出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情。

那麼,NMDC是如何“反抗”出口禁令的?這家印度國企,又為何要這樣做呢?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印企無奈

原來,NMDC背着印度政府,偷偷搞起了鐵礦石“走私”。換言之,NMDC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将鐵礦石賣給中國。

此前,莫迪政府要求NMDC切斷鐵礦石的對華出口管道,如此一來,NMDC便無法直接與中國進行鐵礦石貿易。

但是,NMDC敏銳抓住了政府的漏洞,決定以間接交易的形式,繼續和中國做生意。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所謂間接交易,就是找一個“白手套”,成為NMDC的貿易中間人,與中國展開洽談。

這個“白手套”,實際上就是印度礦業中的私營企業。NMDC将出産的鐵礦石托付給私營企業,然後進行轉銷,再從中獲利。

這一套心思缜密的流程,着實令人哭笑不得,也令莫迪政府陷入了極為尴尬的境地。

政府自以為在保護企業,可實際上,企業壓根不領情,反倒怪政府礙手礙腳,耽誤自己賺錢。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這場陽奉陰違的鬧劇背後,恰恰折射出了印度内部的分裂。

政府高喊着不切實際的口号,動用強制性的政治力量,阻礙正常的商貿活動,最後受苦的唯有本國企業。

在整件事裡,無論是牽頭的國企NMDC,還是從旁協助的私營企業,它們的訴求其實完全一緻,那便是打破出口限制,延續與中國的鐵礦石貿易。

乍一看,這些鐵礦石企業,似乎有幾分“吃裡扒外”,白白浪費了政府的苦心。可實際上,相比盲目自信的政府,企業身處其間,更看得清局勢。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一言以蔽之,企業深知,并非中國離不開印度鐵礦石,而是印度鐵礦石渴求中國的訂單。

一方面,印度的工業化程度,并不足以消化這些鐵礦石。

盡管“印度制造”已經轟轟烈烈推行數年,但實際成效堪憂。目前,印度工業依舊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政府所羅列的種種成績,有誇大之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由于工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近年來已經有多家外企逃命一般的離開了印度。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此前還有中國能承載這大多數的鐵礦石出口,若将這部分鐵礦攔截下來,僅憑印度尚不完善的工業體系,根本不能将這些鐵礦石價值最大化。

另一方面,印度絕不是中國的唯一選擇。

近年來,國際鐵礦石市場逐漸轉向,從過去的賣家主導,慢慢變成了買家主導。

市場,才是主導鐵礦石産業最關鍵的要素。其實,早在2011年,中國的鐵礦石來源國便飙升到了53個!換言之,自始至終,中國從未對印度的鐵礦石産生過分依賴。當年,印度前腳剛擡高關稅,中國後腳便找來了澳洲、巴西與南非等國,確定供應平穩。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是以,印度企業心知肚明,倘若政府繼續作妖,那麼中國勢必減少進口量。中國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印度的鐵礦石企業,便會失去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

結語

由此可見,莫迪政府的舉動,并不會傷害中國,隻會害得本國鐵礦石企業陷入危機。倘若政府仍不反思,最終隻會自食苦果。

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莫迪砍下了八成,導緻印度企業損失慘重

參考文獻:

1、張蓓,陳斌.印度鐵礦石出口潛力分析[J].冶金資訊導刊,2006,43(6):5-716

2、劉小燕,蘇亞紅.印度鐵礦石開采狀況及政策分析[J].冶金資訊導刊,2012(6):13-16

2、趙光洲, 王兆瑞, 鄭雲龍等. 中國鐵礦石進口供需形勢與邊際定價分析[J]. 科學與資訊化, 2019, (33):13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