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及時預測阿爾茲海默症風險,積極防治遠離疾病危害

作者:吉卡生物

“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癡呆,這是一種發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

根據2020年一項關于阿爾茲海默症的全國普查,大陸大于65歲的人群,患病機率高達6.6%,且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患病,該種疾病的發生機率随着年齡增大而逐年增加。目前大陸已有老年癡呆患者1000萬人之多,占世界總病例數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其中女性較男性多發。

及時預測阿爾茲海默症風險,積極防治遠離疾病危害

該病被臨床分為早、中、晚各三期,集中發病人群也多在老年群體,該種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而且起病比較隐匿,容易被家人忽視。早期的症狀可為:健忘、說話重複、反應慢、數字計算出現錯誤,這些現象都會讓人誤認為是年齡增大的正常表現。

中期表現就明顯許多:定向障礙、季節認知變差、常出現幻想、無法辨認身邊至親的長相、近事遺忘、常常醒來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性格也會大大改變、敏感多疑。

晚期因身體機能與神經退化的原因,表現為情感淡漠、不與人交流、大小便失禁、癱瘓卧床、無法完成獨立進食。

及時預測阿爾茲海默症風險,積極防治遠離疾病危害

雖然至今該病的發病機制與根治方法在臨床上也沒有得到明确,但是也發現了許多與發病正相關的因素。

例如:

1.遺傳因素,癡呆陽性家族史是阿爾茨海默病公認的危險因素,提示遺傳因素在老年癡呆症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老年癡呆症患者的一級親屬有極大的患病危險性,是一般人的3-4倍。遺傳危險因素:易感基因(APOE)、MTHFR;

2.環境因素

(1)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心腦血管疾病(房顫、心衰、心肌梗死和腦卒中)、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異常;

(2)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包括:肥胖、飲食不規律、吸煙、酗酒、重金屬接觸史、缺乏鍛煉、抑郁症等情緒問題;

(3)其他因素:年齡(衰老)、低教育水準、性别差異、激素水準、腦外傷、感染等。

及時預測阿爾茲海默症風險,積極防治遠離疾病危害

正因為該病對患者的心理和身體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是以提前預測和做好預防對阿爾茲海默症尤其重要。目前臨床現存的檢查手段較少,主要分為兩種:1.檢測易感基因(例如APOE基因),進行遺傳風險評估;2.腰穿腦脊液檢測澱粉樣蛋白A。

檢測易感基因可以預測發病風險,該檢測原理主要為提取患者部分血清樣本,提取其載脂蛋白E的基因型,載脂蛋白E(ApoE)是目前研究最為深入且被廣泛認可的AD易感基因。ApoE有3種常見的等位基因ApoE2、ApoE3和ApoE4,每個人機體都有兩個拷貝的基因,3種等位基因可以組合成為6種基因型: ApoE2/2,2/3,2/4,3/3,3/4和4/4。ApoE4在人群中出現的頻率約為14%,但是高達38%的AD患者攜帶至少一個ApoE4基因,與ApoE3/3人群相比,ApoE3/4攜帶者罹患AD的風險增加了3~4倍,平均發病年齡提前8年,而ApoE4/4攜帶者AD的發病風險增加10~15倍,平均發病年齡提前15年。ApoE2是AD的保護基因,會降低AD的發病風險,延緩病程進展及認知損傷。

相較于腰穿檢測澱粉樣蛋白A,檢測易感基因更加便捷且無痛。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對阿爾茲海默症進行科學預防:

1. 多進行體育鍛煉,清淡飲食;

2. 多接觸與腦力相關的活動或益智類遊戲;

3. 多與外界接觸社交;

4. 戒煙。

及時預測阿爾茲海默症風險,積極防治遠離疾病危害

及早檢測老年性癡呆易感基因,為疾病的确認預防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才能夠使我們遠離老年癡呆,幸福健康度過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