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作者:眼見客愁

谷愛淩為什麼短短一年多時間在中國的口碑急轉直下,從新晉全民偶像到國際級騙子?

因為大家逐漸get清楚了,她的滑雪運動是個極其燒錢,不折不扣的貴族運動,是極少數超級富豪和特權家庭才能玩兒得起的遊戲,她的那句“我希望更多的女孩因為我而愛上滑雪運動”的言論是典型的高情商場面話,堪稱當代體育版“何不食肉糜”,普通人的我們聽聽就行,認真你就輸了。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是以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眼裡,什麼樣的體育運動才是好的體育運動?

當然是那些沒有門檻,親民,成本低,群衆參與度高,不過度消耗社會資源的體育運動才是好的體育運動。因為隻有親民的體育運動才會讓參與人數變多,競争力變強,最後脫穎而出的必然是千錘百煉的精英,拿到冠軍的必然都是貨真價實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普通人家的孩子通過體育訓練改變命運,變成世界冠軍,體壇超巨,受萬人景仰,才更貼近大家心目中對勵志偶像的想象和期待,就像梅西和C羅一樣。

但是燒錢的貴族運動就不一樣了。本來門檻極高,全球富人圈子裡幾十幾百個人在玩,自己給自己頒獎,自己給自己定義“優秀”,而且他們的起點就是普通人一輩子望塵莫及的終點,何來“勵志”一說。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世界體育項目中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這些運動不僅燒錢,有些還超級占地方,不親民,無競技體育的觀賞性和對抗性,無競技體育鍛煉身體的屬性,甚至成了富人裝逼賣弄,包裝自己的道具,完全背離體育運動的初衷。

這樣的體育運動是普通人的假上帝,這些運動中的體育明星,也并不值得普通人去追捧。

一,保齡球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現代保齡球起源于古代歐洲的“九柱戲”,開始時是在德國、荷蘭、美國和英國流傳,以後逐漸在世界各地開展起來。

考古學家在發掘埃及古墓時,曾發現9塊成型的石頭和1個石球。古代太平洋地區波利尼西亞人所具有的投擲遊戲,其場地和器具也與現代保齡球運動有相似之處。

這些都被研究者視為保齡球運動的最早起源。

從演變和發展曆程來看,保齡球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曆史,類似于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宴飲時候,酒足飯飽之後的益智類遊戲—投壺。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但是直到現在,保齡球依然沒有在普通人當中流行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除了參與者之外觀賞性和趣味性為零,二是裝置成本太高。

保齡球館一般造價幾千萬甚至上億,其機器的内部構造和工作原理十分複雜,散落瓶子的自動化收集和擺放,球通過傳送帶送到投球區等都是由機器完成,很難想象這麼一套宏大且智能的機器裝置居然服務于這麼一個無聊小遊戲。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另外就是打保齡球的成本,每個地區收費不一樣,但是大概是一個小時150到280塊錢,一局30到60塊錢,這樣的收費時刻嘲笑着億萬掙紮于996,007的苦逼打勞工。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而且,中國的三四線小城市根本就沒有保齡球館,這些設施昂貴的球館集中于經濟發達,富人集聚的沿海城市,無法像籃球,足球或者乒乓球羽毛球一樣普及到中下層百姓的身上。

這些動辄上億的高科技裝置,普通人隻能望洋興歎。

二,高爾夫球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觀賞性,競技性,話題性全部為零,裝逼屬性直接拉滿,全世界燒錢貴族體育運動的天花闆。

打高爾夫球的球手一般是一派紳士風度,在風景優美,閑人免進的度假山莊之類的地方現身,球場芳草如茵鮮花燦漫,而且人煙稀少鳥語花香,球手拿着球杆,穿着休閑體恤,戴着帽子,一舉一動無不展現動作優雅和搔首弄姿,帽子鞋子和短褲還特喜歡選白顔色的,以故意顯示那一塵不染的富豪身份。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經常去高爾夫球場打球,看看《人民的名義》裡邊的祁同偉和高小琴的山水莊園就知道了,一個高官一個富人,普通人想周末帶着孩子像逛公園一樣去體驗高爾夫球,先捏捏自己的錢袋子,再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 。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高爾夫球起源于15世紀的蘇格蘭,是在王公貴族中進行的娛樂活動。後來開始逐漸向中層階級流行。19世紀20年代,高爾夫運動傳入亞洲,高爾夫球傳入中國則是在1896年,其标志是中國上海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成立。

但是直到今天,高爾夫球運動在全世界也沒有在中産階級和普羅大衆之中流行開來,因為它就是為權貴們量身定做的娛樂活動,也是奔走鑽營之人跻身上流社會的标志,天然隔離普通人。

打高爾夫球的成本非常昂貴,請個教練1萬到3萬,隻有10節課,如果想職業打球,一年大概10000萬美元。

裝備方面,那看起來簡單到極緻的球杆也是分級别的,二星杆2到3萬,三星杆3到4萬,四星杆10萬左右,五星杆可達20萬。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打高爾夫球穿的服裝,那看起來跟地攤貨沒什麼差別的體恤衫,價格在3000到4000塊錢,光手套就要100塊錢。

如果是會員,打一場高爾夫的費用大大降低,但是辦個會員通常要幾萬到幾十萬,通常要10萬元起底。

除此之外,還有給球童的小費,通常要200塊錢左右,好一點的有500甚至700的。

跟其他體育運動相比,打高爾夫球不消耗什麼體能和卡路裡,球手隻負責揮杆和散步,最累人的撿球環節也是由球童來完成的。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在金錢砌成的超高門檻下,月薪隻有幾千塊,休閑時間經常被加班所占據的中國十幾億工薪階層一輩子也沒機會去高爾夫球場體驗一次。

除此之外,高爾夫球場的占地面積堪稱體育運動之最。

一個高爾夫球場占地面積約為975-1125畝,6萬多平方米,相當于6300個乒乓球場,9700個羽毛球場,1900個籃球場和110多個足球場,把國内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毀掉,面積足夠蓋10到15所重點中學和3到5所一流大學。

從空中俯瞰高爾夫球場,想不想古代王公貴族皇親國戚給自己圈的打獵場?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除了占地面積巨大之外,高爾夫球場消耗的水資源的量也是驚人的,全國600多個高爾夫球場,每年消耗淡水5.6億噸,可滿足5.12億人一年的用水需求。

目前全國打得起并經常從事高爾夫球運動的總人數是多少呢?33萬,隻及全國人口的0.2%。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對比如此誇張的資料,說一句“勞民傷财”不為過吧!

不知道如此消耗資源,裝逼屬性拉滿,跟普通人沒一毛錢關系的貴族富豪體育運動,為何還經常出現在央視五套的體育頻道當中。

作為僞足球球迷,竊以為大爺大媽們的廣場舞比高爾夫球更有資格出現在央視的體育頻道當中。

三,馬術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才能出現了老百姓視野裡的體育項目,不是因為它冷門沒人玩,而是因為它燒錢。

馬術,由人和動物共同完成的比賽,需要騎手和馬經過多年的訓練,在賽場上展現優雅、膽量、靈活和速度。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馬術起源于原始人類的生産勞動過程。中國的馬術也具有悠久的曆史,興于周代,盛于唐代,鐘鳴鼎食之家,世代簪纓之族喜歡玩的運動。

現代馬術運動始于歐洲英國,深得皇室和貴族喜愛。1900年,在第2屆奧運會中,馬術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設有賽馬、越寬障礙和越高障礙3個項目。1912年,盛裝舞步個人賽、障礙賽團體賽與三日賽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本來這種冷門,小衆,競技性低的體育運動十分符合中國奧運金牌戰略的口味,還不像舉重體操那麼傷身體,奈何馬術比較燒錢。

通常一家馬術俱樂部的收費标準是這樣的:騎馬體驗課,專享價 98元,隻有20分鐘;專業鞍時課,388元 45分鐘;五人成團鞍時課:288元/人 ,每人45分鐘;月卡2000元,共10節課,一節45分鐘,不含周末。

俱樂部會員費大概2w一年,教練費初級的一般200一個鞍時左右。但開始打一些比賽以後,教練費會翻一番直到1000一個鞍時左右。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想成為職業馬術運動員,就需要買自己的馬,130級别的進口溫血,大概30到50w左右。馬匹的寄養維護每個月需要1到2萬之間。

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買一匹馬相當于花一輛豪車的錢,每個月幾萬的寄養費相當于于油錢和保險,這完全是供了個祖宗,比寶馬7系都要金貴。

對于大城市富人家的孩子來說,馬術是站在體育興趣班鄙視鍊最頂端的存在,比鋼琴,芭蕾舞,遊泳不知道高多少檔次,至少很多渴望跻身上流社會的中産家庭是那麼認為的。

四,滑雪

感謝世界公民谷愛淩的普及,我們才知道滑雪運動是個隻有權貴才能從事得起的體育運動,被稱為“三大敗家運動”之一。

冬奧會滑雪項目有6個分項,分别為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北歐兩項、跳台滑雪、單闆滑雪,共55個小項。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不同于毫無受傷風險的高爾夫,滑雪是極限運動,觀賞性也夠,競技性也夠,奈何它對場地要求實在太高了,如果是在氣候溫暖地區,滑雪得去專業雪場。

專業雪場一般會啟動N台制冰機組連續工作,至少生産約1萬左右立方米的冰才能夠供運動員使用,聽起來貌似很輕松。

廣西一家滑雪場,3台制冰機工作短短20天,光電費就能耗費60萬元。

作為普通人,想去滑雪場需要花多少錢呢?首先一套進階的滑雪裝備是必不可少的。根據Mob研究院釋出的《中國滑雪行業白皮書》顯示,滑雪鞋價格約為1000-8000元,滑雪服價格100-8000元,滑雪闆500-40000元,固定器1000-4000元。而其他配件,如手套、頭盔、雪鏡則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而要想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名滑雪運動員,耗費的金錢更是天文數字。

就拿2022年冬奧會中國運動員中人氣最高的兩名滑雪運動員谷愛淩和蘇翊鳴為例子。谷愛淩外婆是中國交通部進階工程師,母親谷燕上世紀90年代到美國發展,從事金融行業,有自己的風投公司,為了培養谷愛淩滑雪,谷燕前後花了100萬美元。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100萬美元對于普通人來說是天文數字,但是跟去年谷愛淩在中國收割的财富相比,區區100萬美元隻是毛毛雨,就跟我們路上看到五塊錢懶得撿一樣。

再說蘇翊鳴,他有個富豪爸爸蘇群,是吉林省一個知名企業家,平時酷愛滑雪,是以兒子就當了職業滑雪運動員,算了圓了他父親的滑雪夢。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去年的北京冬奧會,當谷愛淩和蘇翊鳴橫空出世成為新晉國民偶像的時候,無數家長熱血沸騰,希望孩子向他們學習,為國争光,成為第二個谷愛淩或者蘇翊鳴。

但是研究了他們的家世才發現,那不是我等工薪階層可以擠進去的世界,人家隻是客套客套而已,作為普通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聯考才是普通家庭孩子靠譜的出路。

五,F1賽車

在我這個普通人眼裡,現在的F1賽車跟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的中東土豪們組織的賽狗比賽沒什麼差別。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一樣的富人組織的大型娛樂遊戲,一樣的揮金如土,一樣的參賽個體身價不菲,一樣的屌絲勿入閑人免進。

F1賽車到底有多燒錢?普通一輛F1賽車也就1個小目标,發動機價值6000萬,也就6輛勞斯萊斯,而且發動機的壽命極短,跑3000公裡就報廢了,座艙600萬,也就一棟一線城市大别墅,專用方向盤35萬,也就一輛寶馬3系,最便宜的是四個輪胎,一個1.8萬,但是一場比賽需要更換12個輪胎,22萬左右,也就一輛比亞迪唐。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一輛賽場平均每行駛一公裡消耗5.7萬人民币,每秒240塊錢,實體意義上比用火燒錢還要快,被譽為“鈔票焚化爐”。

除此之外,一個車隊的車手大概二百人左右,每年薪水大概3個億。

一個普通人要想成為F1車手難上加難,因為需要考超級駕照,要想考超級駕照,就需要從小駕駛馬丁車進行練習,一年費用50萬左右,這個數字足以羞煞99%的普通家庭。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曾經的F1方程式賽車是跟足球世界杯,奧運會鼎足而立的全球三大體育盛會之一,首次比賽是在1950年的英國銀石賽道舉辦的,它觀看人數多,吸引力大,影響力廣泛,商業價值第一的體育運動。

之是以它曾經那麼受歡迎,是因為很多人曾經相信它是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F1賽車包含了空氣動力學,無線電通訊,電氣工程等最先進的技術,是很多新科技的實驗田。

除此之外,駕駛賽車的車手的要求也非常苛刻,極端環境下,必須要求車手有遠超常人的身體力量,心肺功能以及快速反應能力,F1曾經是高科技,團隊運動,車手智慧與勇氣的結合體,代表着科學技術的結晶,人類文明的光榮與夢想。

但是近幾年F1越來越沒落了,一是因為年度總冠軍之前被法拉利車隊壟斷,近幾年又被奔馳車隊壟斷,比賽越來越失去懸念,二是不同車隊賽車技術越來越趨同,技術也離實用造車技術越來越遠,拼到最後就是看哪個車隊有錢簽下最好的車手。

世界上著名的F1車隊,法拉利,奔馳,阿爾法,雷諾,寶馬等,這些汽車品牌離普通人的生活有多遠?

而且,近些年崛起的新能源汽車逐漸戳破了有關F1賽車方面的謊言,讓大家看清了它就是一個富人的燒錢遊戲。你把汽車時速提高至400公裡,500公裡,800公裡有什麼用?能減少能源的消耗嗎?能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嗎?

特斯拉和比亞迪,沒有組織電車方面的賽車比賽,照樣代表人類高科技的方向和未來人類的生活需求,技術照樣每年疊代更新。

盤點五大燒錢的貴族體育運動:個個都是普通人的假上帝

​馬斯克都已經開始想着讓人類脫離地球引力,搞星艦計劃移民月球移民火星了,那些F1的車隊還在為戰勝競争對手窮盡所有,為如何赢得那一點點虛名薄利而絞盡腦汁,這樣的運動憑什麼不落寞?

F1要想重新回歸巅峰,有且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目标瞄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