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寄居蟹是一種很神奇的生物。
它們雖然叫“蟹”,卻沒有螃蟹那樣堅硬的“腹甲”,隻能寄居在貝殼中,以保護柔軟的腹部 。
(寄居蟹示意圖)
當它們長到“房子”住不下了,就會搬進更大的貝殼裡。
貝殼裡的軟體動物要麼老死了,要麼被吃了,總之都是“無主之物”,寄居蟹自然是“有德者居之”了。
可随着人類的出現,它們的生活開始變了。
在海邊生活,去海邊玩樂的人時常因為一時興起,撿走海邊最大、最漂亮的貝殼,久而久之,寄居蟹們就出現了“住房危機”。
(示意圖)
但在撿走貝殼的同時,人類也賜予了寄居蟹們一些新的房子,不過人類通常稱它們為——“垃圾”……
(來自人類的“饋贈”)
久而久之,寄居蟹們的住房習慣改變了。
最近波蘭兩所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大多數的陸地寄居蟹都住在垃圾中。
研究人員分析了網上的寄居蟹圖檔和過去的科學文獻,發現了386個寄居蟹生活在垃圾中的案例:
它們有的生活在牙膏蓋裡,
(示意圖)
有的住在燈泡的金屬碎片中,
(示意圖)
有的住在塑膠管道裡,
(示意圖)
有的把塑膠玩具當成了家……
(示意圖)
根據統計,全世界16種陸生寄居蟹中,有10種都把垃圾當成了住處,分布從非洲到中美洲的熱帶地區。有85%的寄居蟹住在塑膠垃圾裡,其餘的會選擇金屬和玻璃的“貝殼”。
(統計資料)
換句話說,寄居蟹用人類制造的垃圾當住所,是一種發生在全球的行為。
(示意圖)
研究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看到這些畫面時,他們心都碎了。
但随着研究深入,他們也意識到,寄居蟹并不全是被迫活成這樣的,甚至相比貝殼來說,它們也許更喜歡垃圾。
理由有好幾點。
首先,現如今海裡和海岸邊的垃圾越來越多,生活在瓶蓋裡,反而有助于它們更好地僞裝。
(示意圖)
其次,塑膠殼不但堅硬,而且比貝殼要輕得多,是以寄居蟹們移動起來也更加輕松。
(示意圖)
另外,塑膠垃圾的氣味沒有那麼明顯,不容易引來天敵,也更适合寄居蟹們找對象,畢竟相比原始的貝殼,花花綠綠的塑膠垃圾算得上“精裝修”……
根據202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寄居蟹們的塑膠房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能夠吸引雌性寄居蟹光臨。
好看、好“聞”、又安全,難怪寄居蟹們會住在垃圾裡了。
(示意圖)
科研人員表示,目前還不知道塑膠材料是否會對寄居蟹帶來健康危害,不過他們也确實很好奇,塑膠垃圾是否會影響到寄居蟹的進化方向。
(示意圖)
但即便塑膠垃圾對寄居蟹有着這樣那樣的好處,一些科學家還是很擔心寄居蟹的安全。
2019年,科學家們在澳洲偏遠的“科科斯群島”上發現,島上有超過50萬隻寄居蟹爬進了塑膠瓶子等垃圾裡,最後都被卡死或者困死了。
目前至少有171萬億件塑膠垃圾漂浮在大海中,如果不采取行動,到了204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近兩倍。
到了那個時候,對于寄居蟹來說,真的不知道進化和滅絕哪個先到來了……
(示意圖)
也許對于寄居蟹來說,它們确實找到了一種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方式。
但對于人類來說,單純地将寄居蟹的行為美化成“進化”而不加以改正,才是對惡行真正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