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作者:柳泉轶事

饒介(1300-1367年),字介之,号芥叟,自号醉樵,醒樵,醉翁,華蓋山谯,華蓋山著書者,華蓋浮丘先生童子,紫玄洞樵,生于臨川,元末明初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自翰林應奉出為浙江憲佥,累升淮南行省參正。張士誠據吳時,饒介閉門不出,張士誠慕名前訪,任命他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朱元璋下平江,士誠兵敗,饒介也被俘,1367年,解至金陵被誅。其代表作品有《雜詩帖》,《琴珍帖》,《仿四家書》,《書中峰幻住像偈冊》,《楠木帖》,《右丞集》,《江西詩征》,《列朝詩集》。《禦選元詩》,《明詩綜》等。行書《題趙孟頫百尺梧桐軒圖詩》現藏于北海博物館,行書《緻土行國士先生尺牍》,《七絕詩帖》,行草《贈僧幻住詩帖》收藏于台灣故宮博物院。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古名今釋:

【蕉池:今周原夷裡大龍山飲馬池。

周原東西四十餘裡,由南條嗚山即大陽山。由白馬山,天子山,大龍山,黃龍山連為一體,和北條陰山,由青龍山,王子山,玉女峰,九鼎蓮花圍成,東西40餘裡,南北7-9裡。

大龍山古稱委山,塗山,曆史上曾多次治理,是傳說中的須彌山,伏羲前八卦和河圖洛書的原形山,唐盧鴻十志圖所繪的地方。蕉池在大唐西域記中記為瑤池,龍山因刑馬(參見《盾甲開山圖》),龍頭改名為刑馬山,龍身改為神馬山,瑤池也随之改為飲馬池。

漢銅:大龍山還叫冶嶺山(參見《漢書》北陽水)。因上古蚩尤在龍山北冶煉銅得名,今在山北發現了冶煉爐兩個。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古名今釋:

【蕉池積雪:周原夷裡古稱碗丘,浮丘,碗中泥土随水土逐漸流失,故陰土也比喻為積雪。】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古名今釋:

【之池割圖:古稱鹹池,碗丘鏡背區古人認為是地球的中心,碗丘逐漸被流水分割成多塊。】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古名今釋:

【玉女:古人傳說中的玄女,之水兩側的妫汭茲泉文化。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元末明初才子饒介草書《蕉池積雪詩》

2024年01月30日上傳于古羅城遺址

#書法欣賞#​#經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