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骈文在古代是上不了台面的文體,但是王勃把骈文寫到了極緻。骈文要求太高了,要求對仗工整,排比整齊。是以後來才走詞藻堆積歪路,因為實在太難寫了。
2、高中基本沒學習,但酷愛古詩詞。暑假閑來無事翻新發國文書,閱罷《滕王閣序》不甚喜愛,背誦幾段。開學後某一天,班級自習亂的很,班主任查崗大怒,問尋幾個平時淘氣的自習在幹嘛,有答玩兒者遂罰站。問到我時突然靈光一閃,“我預習課文呢”(其實玩了一節課俄羅斯方塊)“背的哪篇?!”“滕王閣序!”班主任和同學因我平時頑劣表現,沒一個人信。班主任帶着調侃的語氣告訴我,但凡能磕磕巴巴背出來兩句馬上讓我坐下。當時哥們清了清嗓子:“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班主任和同學們集體蒙圈。現在我都能随口吟來,哈哈哈哈。畢業多年後還作笑談。
3、最厲害的是王勃才思靈活,臨時所做便是千古名文,難怪天都要妒忌……天妒英才。26歲,有幾人有這樣的文采,曆史知識,人生感悟?
4、中國散文經典的太多,但滕王閣序經典之處在于它是對偶句的典範,不管是對仗還是平仄,都基本有了對聯的雛形,後人在其基礎上發展出了對聯這種特殊文體,并深刻影響了律詩絕句的範式。
5、足球1863年就流行起來了,但等到貝利誕生,才真正讓足球成為世界第一運動。有沒有貝利,足球都會成為世界第一運動,但有了貝利,才有了最完美的案例,讓世人領略了足球最美麗的樣子。骈文南北朝時期就發展起來了,但直到滕王閣序的出現,才讓它有了最佳傳播模闆。
6、滕王閣序最優秀不假,但已經是骈文最後的晚霞了,初唐之後骈文就逐漸式微,真要論骈文的貝利那得數哀江南賦,平仄格律的确立源于南北朝定于詩聖杜甫,王勃在文學史貢獻主要是推動南朝華麗文風轉變到盛唐文風。
7、骈文上口,其實更多的是給予了無限的構造美,深入内心,言簡又優雅,它确實能讓人不約而同的入境到同樣的一個境界中,這種不是說單單說一句你很美這樣的話就能産生共鳴,而是要有大量的實際操作能力,閱曆積累,引經據典信手拈來,時代不同,現在大多數人隻能說整篇文章寫的很好,詞藻豐富,但很難能站在當時的時代軌迹的腳步去體會這篇文章的處境了。
8、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每次讀到這裡我也是興盡悲來呀,真乃千古佳作啊。他的《采蓮賦》“況複殊方别,重瀛複嶂。虞翻則故鄉寥落,許靖則生涯惆怅。感芳草之及時,懼修名之或喪”有異曲同工之妙。本來是當地官紳文豪内定的作文大賽,題目是我的縣長爸爸。誰知被王勃搶了頭名。
9、滕王閣修了二十八次,第一次給滕王修的剩下的給王勃修的。關鍵人家英年早逝,傳到現在依舊很有名氣,可想而知在當時年紀輕輕就已經才華多麼高。
10、少時隻煩全文背誦,如今方覺才情驚天。沒讀之前隻知道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讀完之後感覺不全篇背誦都後悔來人間。願千古文章蕩除惡邪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