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桃子也“争霸”:常州水蜜桃異軍突起,無錫陽山迎“勁敵”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邱海紅

初夏,桃子迎來了上市季,一場品牌的"暗戰"悄然在陽光下飄揚。

6月17日,無錫惠山洋水桃子數字采摘節隆重舉行。作為傳統知名品牌,無錫洋山桃苚希望乘"數字化"快遞,進一步開拓市場。

作為無錫惠山的近鄰,常州武進區"強勢"。Www.thepaper.cn 注意到,早在一個月前的5月18日,常州武進推出了第13屆陽湖果節,并舉辦了一系列推廣陽湖桃子的活動。一個月後,6月18日,武進區官員又召開了一次洋湖桃子推廣會。看來,被"陽湖"壓制的"陽湖"似乎擺出了反擊的姿态,要與前者同在。

據公開資料顯示,無錫惠山洋山鎮擁有獨特的自然氣候和火山地質條件,适合種植桃子,桃子種植曆史可追溯到宋代,改革開放後開始大規模種植。

洋山水桃很早就走出了品牌之路,它先後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标、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農産品地理标志等證書。為此,洋山桃子像蘇州陽澄湖螃蟹一樣,成為營銷國内外特色農産品,陽山鎮也是以成為著名的"中國桃鄉"。

洋山鎮總面積4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萬人,現在幾乎是自家種植的桃子。據2019年資料顯示,洋山桃種植面積3.2萬畝,桃類銷售額超過6億元,整個産業鍊總産值達到15億元,實作了小桃子實作大産業跨越。

在洋山水桃受到市場青睐的同時,也難逃到假貨收費,給分項充電好麻煩。為此,無錫惠山還拿出5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桃子品質提升、品牌保護和産業更新。

"說起桃子,最先想到的就是無錫陽山桃子,其實很多洋山桃子都是在武進雪中産的。多年來,雪桃一直是"為别人嫁衣"。6月14日,常州官方微信平台常州在介紹武進洋湖桃子時表示。

根據武進縣志和當地村落的記錄,20世紀30年代,當地農民利用前屋後面的土地種植桃子,當時有數百英畝的桃園。由于靠近無錫,水陸交通便利。桃子上市後,桃肩撿車将運往無錫,途經北京和上海的乘客運往全國各地。

然而,武進桃子早已沒有統一的品牌。武進區園藝工作站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曾遭受過的苦難。該負責人表示,武進桃子和無錫相似,但名氣相差甚遠,價格自然不上去,"這麼多農夫都會運到無錫,因為無錫桃子賣得不錯。"

為此,武進近年來開始努力做自己的品牌。2005年,武進在生産桃子的湖陽湖注冊了水果商标。2009年,"洋湖桃"通過當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地理認證商标。2018年6月,"洋湖"桃子成為首批獲得森林認證的桃子産品。這不僅填補了桃子産品森林認證領域的空白,也讓"洋湖"桃子成為當地水果行業的一張名片。

此外,武進還學習了惠山,為桃子制定了地方标準,從桃苗種植、塑膠修剪,到化肥水管理、果袋、病蟲害防治,每一個生産環節都受到嚴格控制,確定桃子在市場上的品質站穩腳跟。

據武進區農鄉委書記、主任朱東海介紹,通過品牌保護、節慶活動、生活商品等手段,武進陽湖桃逐漸走向更大的市場。目前,洋湖桃子已銷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口碑也在不斷提升。

據東海披露的資料顯示,目前,武進地區水果種植面積超過7萬畝,年産值6億元,桃子種植面積3.9萬畝,位居當地所有水果品種第一。洋湖桃品牌價值從2017年的6.36億攀升至2019年的8.89億,在中國農産品區域公有品牌排名中名列第354位,至今位居前100位。

覺醒後的常州武進,帶着"陽湖"桃子,正試圖追趕無錫的"洋山"桃子。

責任編輯:李克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