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還高!難怪一喝就失眠、心慌

作者:泌尿外科李奎醫生

一個晴朗的下午,您和幾位老朋友在公園散步後,決定到附近的小店享用杯香濃的奶茶。聊天間,您品嘗着這杯看似溫和、令人安心的飲品。但到了晚上,您卻發現自己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心髒微微發慌。這種情況并非偶然。近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群在享受奶茶的同時,卻不知不覺中遭遇了類似的不适。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奶茶,這個看似溫和的選擇,為何會帶來如此劇烈的身體反應?難道其中隐藏着某些我們未曾注意到的成分?

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還高!難怪一喝就失眠、心慌

比一比:奶茶VS咖啡的隐形挑戰者 - 咖啡因

不隻是提神:咖啡的咖啡因之謎

咖啡,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咖啡因的含量備受關注。一杯标準咖啡(約240毫升)中的咖啡因含量大約在95毫克左右,但這個數字并非固定不變。實際上,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咖啡豆的種類(阿拉比卡豆通常咖啡因含量較低,而羅布斯塔豆則較高)、烘焙程度(深烘焙過程中部分咖啡因會丢失)、以及沖泡方法(濃縮咖啡咖啡因濃度高,而滴濾咖啡則相對較低)。這意味着,每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都是一個範圍,而非一個固定數字。

隐藏的挑戰者:奶茶中的咖啡因

當提到奶茶,人們往往忽視了其中的咖啡因含量。然而,現實是,某些類型的奶茶咖啡因含量甚至超過了咖啡。例如,一杯中等大小的奶茶(約480毫升),其咖啡因含量可以從30毫克至上百毫克不等,取決于所使用的茶葉類型。黑茶和綠茶常用于制作奶茶,而它們的咖啡因含量不容忽視。此外,奶茶中添加的其它成分,如珍珠、椰果等,并不含咖啡因,但會影響人們的飲用量,進而間接影響咖啡因的總攝入量。

比一比:數字背後的影響

直覺上看,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可能高于同量的奶茶,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一次性飲用更多量的奶茶,這意味着總體咖啡因攝入量可能不亞于一杯咖啡。而且,咖啡通常在工作或學習時飲用,為的是提神醒腦;相比之下,奶茶更多是作為一種休閑飲品,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費,人們往往忽視了其咖啡因含量。

咖啡因的攝入并非全然有害,适量的咖啡因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認知能力。然而,過量攝入咖啡因則可能導緻失眠、焦慮和心悸等不良反應。特别是對于敏感人群,如糖代謝異常者或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者,過量的咖啡因攝入可能會加劇健康問題。

通過深入了解和比較奶茶與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我們不僅能更加科學地選擇飲品,還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重要的是,對于咖啡因攝入,應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适當的管理,確定我們在享受這些飲品帶來的樂趣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和活力。

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還高!難怪一喝就失眠、心慌

咖啡因:激活身體,過量則傷害

咖啡因,一種廣為人知的中樞神經系統刺激劑,日常生活中随處可見,尤其在咖啡和奶茶等飲品中。它的作用不僅僅是讓你保持清醒,還有許多你未必知道的影響。

咖啡因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

激活神經傳遞物質

咖啡因能阻斷一種稱為腺苷的神經傳遞物質。腺苷的作用是讓你感到疲倦,咖啡因的介入,相當于是拔掉了身體的“休息開關”,使你感到興奮和清醒。

催化腎上腺激素的釋放

咖啡因的介入還會刺激腎上腺分泌更多腎上腺素。這種“戰鬥或逃跑”激素的增加會使你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身體為應對緊急情況做好準備。

咖啡因的雙刃劍效應

提神醒腦:短期益處

研究顯示,适量的咖啡因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警覺性,有助于資訊處理和決策。

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也會因咖啡因的刺激而暫時提高。

過量風險:長期影響

消化不良:咖啡因可能增加胃酸,導緻胃部不适或惡心。

心慌、焦慮:腎上腺素水準升高可能導緻心跳加速、心悸,長期過量還可能引起焦慮症狀。

睡眠障礙:咖啡因的興奮作用可能延長入睡時間,減少深度睡眠,導緻睡眠品質下降。

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還高!難怪一喝就失眠、心慌

個性化的咖啡因攝入建議

量體裁衣

個體差異顯著影響對咖啡因的敏感性。一些人可能攝入少量就感到心慌,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更多咖啡因才能感覺到效果。

監控與适應

重視身體反應,如果出現心慌或睡眠問題,應考慮減少咖啡因攝入。

尋找替代品

如果咖啡因攝入已成問題,考慮轉向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飲品。

咖啡因是一種強大的物質,合理攝入可以提神醒腦,但過量則可能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量體裁衣地攝入咖啡因,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關鍵。讓我們明智地享用每一杯咖啡或奶茶,享受它們帶來的好處,同時避免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