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作者:懿梵說曆史

《夏花》開播引争議,言承旭徐若晗組合遭質疑缺乏化學反應

歲月不饒人,話題男星言承旭也難逃風華正茂到暮年正午的宿命。當年憑借《流星花園》一炮而紅的他,如今已經46歲,漸漸淡出大衆視野。

直到前些日子,言承旭因一個烏龍事件重回熱搜,粉絲們才突然想起,自己的偶像原來還在堅持。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緊接着又傳出一個消息——46歲的言承旭将與95後的小花徐若晗合作新劇《夏花》。瞬間,無數樂見其成的粉絲們熱血沸騰,高呼終于等到偶像有新作了!大家翹首以盼,滿心期待這對“小夫妻”能否再現當年的《流星花園》經典,Duplicate一段動人的愛情。

然而好景不長,1月24日,《夏花》開播的那天,無數觀衆們驟然冷靜——這部明明打着浪漫旗号的劇,簡直磕不出一絲CP感!言承旭和徐若晗站在一起老氣橫秋,台詞劇情都那麼老套,完全提不起精神再看下去。

“我還以為能關鍵時刻激發出中年紅的獨特魅力呢,這完全是在消費大叔和小妹子的組合噱頭嘛!”有網友如是吐槽。的确,不論台前幕後,這出戲總給人一種做作的違和感。

角色設定失誤選角問題突出,大齡演員繼續演偶像劇遭吐槽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有業内人士指出,《夏花》最大的問題就在于角色設定與選角的失誤。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作為一部偶像劇,它追求的終究是青春、激情和夢想。而處于人生轉折點的中年男主角言承旭,再好的演技也難以掩蓋日漸增長的肚腩和秃頂。

更何況,他的搭檔是剛剛嶄露頭角的小鮮肉徐若晗。兩人站在一起,代溝實在太過顯著。

此外,扮演言承旭嶽母的黃奕比他還大一歲,這樣的“老太太”組合放在偶像劇中實在太突兀。

讓一群大齡或中老年演員來演偶像劇,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這無異于把時過境遷的人裝進青春的瓶子,周身的違和感無所遁形。

也難怪很多觀衆都質疑,這部戲的定位就像“新瓶裝舊酒”,想憑着演員的老資曆來包裝産品,吸引眼球。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如果僅僅停留在消費年齡差異來制造噱頭的層面,這樣的安排可以說已經欠缺了必要的尊重。我們希望編劇和導演能夠站在觀衆和演員的立場,做更周全的考量。

演員要選擇适齡角色,導演要用對人,這是好劇的關鍵

面對《夏花》遭遇的滑鐵盧,業内人士表示,作為演員,最重要的是選擇适合自己年齡段的角色。這不僅關乎表演的真實性,也關系到作品品質的核心。

他們表示,言承旭和徐若晗這樣的組合,注定很難找到二人的共鳴點。一個正值中年,一個剛剛起步。他們對愛情和生活的了解必定天差地别。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想要他們在戲中完全契合,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适齡配置演員,讓演員老當益壯,這是成就一部佳作的關鍵。”業内人士認為,對于中老年演員而言,合适的角色和機會相對較少,但隻要角色诠釋得當,依然可以在銀屏上大放異彩。

我們也衷心期待着,這些年富力強的演員能脫去年齡的桎梏,全情投入真正适合他們的作品中。

當然,演員的選擇隻是成功的一半,編劇和導演的眼光才是制作出好片的決定性因素。希望業内能從失敗的案例中汲取教訓,在下一部作品中有更高的标準和要求。

《夏花》失敗在沒有站在觀衆視角,情懷也換不來認可

可以說,《夏花》以慘敗而告終,其失敗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制作組沒有站在觀衆的立場去考量。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作為商業産品,電視劇必然要迎合主流審美和需求,才能取得口碑與收視雙豐收。偶像劇強調的向來就是青春激情,這是它的核心賣點。

而《夏花》在這一點上嚴重脫目标,演員的選擇與角色設定完全偏離了主旋律。這已經不僅僅是選角的問題,而是整個制作思路出現了偏差。我們不得而知編劇和導演最初的用意為何,也許他們有某種“新瓶裝舊酒”的創新嘗試,但可以确定的是,這樣的嘗試嚴重脫離了大衆的口味。

就像該劇裡被網友吐槽到“前後劇情不統一,瞎編的吧”的那些劇情和台詞,劇組充滿想象力和情懷的“創作”完全無法得到普通觀衆的認同。

沒有共鳴的劇本,再多的戲劇沖突也無濟于事。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是以作為商業電影電視,光有制作組自己的理念和情懷是不夠的。我們也慶幸這部戲的失敗能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警醒更多劇組注意對于觀衆訴求和視角的把握,這是繞不開的必經之路。

中老年演員還有施展空間,期待更多适齡角色被開發

盡管《夏花》以失敗告終,但我們也不能是以否定中老年演員的空間與潛力。事實上,很多資深演員的表演經驗和技巧,還遠遠優于新人和小輩。

以言承旭為例,他在戲路、情緒把控等各方面的造詣,依舊讓後起之秀望塵莫及。隻要給予他合适的角色,依然可以在銀屏上大放異彩。

我們有理由相信,經得起歲月洗禮的好演員,一樣可以演繹出讓觀衆欲罷不能的精彩故事。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是以,并不是演員老了就無戲可拍,而是好的角色和機會本身就較為匮乏。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編劇站在中老年演員視角,開發更多适合他們年齡段發揮的劇本。

也希望導演們能給予他們施展才華的舞台,讓敬業而又優秀的他們脫離年齡桎梏,全身心投入并享受工作的樂趣。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精彩,不分年齡,我們都渴求着精彩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需要一個恰如其分的講述者。這是這個行業最基本、也最動人的魅力所在。

年輕演員也需努力,隻有各得其所才能成就經典

當然,就像故事需要适合的講述者,出色的演員也需要恰到好處的角色。是以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失敗案例就否定所有年輕演員。

求求了!46歲就别再演偶像劇了,

以新人徐若晗為例,她雖表演生澀,但這也側面反映出大部分年輕演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期待着,這些紮根娛樂圈的小鮮肉們能不斷豐富自己的表演技巧,提高對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的了解與把控能力。

也希望他們能在選擇角色時,秉持積極進取的态度,但也要積累經驗,避免選擇與自身實力嚴重脫節的角色。徐若晗這樣的新人若直接去演繹一個艱深複雜的人物,勢必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而随着時間的沉澱,這些演技尚未成熟的年輕演員也必将日趨成熟。屆時,我們期待他們能挑選一個真正适合自己的角色,契合度極高地将之演繹出色,這時才是一個演員生命力與潛力的最大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