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供地的黃埔,2024年還能買嗎?

作者:言藍樓市

前幾天,廣州公布了2024年供地藍皮書。

雖然未必是今年的所有出讓地塊,但也算覆寫了絕大多數,依然有不少的參考值。

相比往年,今年的供地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區域變化,更側重外圍區域。

這當中,很多人會覺得,最出乎意料的,是黃埔。

畢竟0供地。

0供地的黃埔,2024年還能買嗎?

01.

黃埔0供地,意外嗎?

說實話,不算意外。

其一,這隻是來自廣州層面的供地藍皮書,主要是統籌全市各區的儲備用地,精選全市重點功能片區用地,并不算完整版。

比如2023年的供地藍皮書當中,黃埔區也隻有長嶺居元貝剩餘地塊、科學城KXC-N4-1地塊出現在上面。

其次,具體到廣州各區,也會有各自的地塊出讓供應計劃。

尤其是黃埔區,雖然這兩年土地出讓情況一般,但儲備住宅用地并不少。

比如去年年中,黃埔區在2023年城市高品質發展研讨暨土地推介會上,就集中推介看8宗居住地塊。

其中黃埔圖書館北側地塊、知識城華附西側地塊這些地塊在去年成功出讓。

0供地的黃埔,2024年還能買嗎?

其三,黃埔這幾年的建立商品房,基本以舊改供應為主。

尤其是老黃埔闆塊,接下來幾年有大量舊改支撐供應量。

珠江村融資區項目、新溪舊改、文沖東舊改,都有希望在這兩年陸續入市。

這些舊改的體量,甚至高于招拍挂淨地出讓。

02.

确實,這兩年的黃埔市場,土地出讓表現一般,新房市場的存在感,也被番禺拉開了不少身位。

前段時間,我們跑了一趟黃埔市場,和市場一線的銷售聊了下,他們私下的感受是,現在黃埔絕大多數樓盤都處于長期的在售階段,純新盤不多,目前入場的客戶體量并不多。

而資料的表現,則更加客觀。

來自廣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去年的黃埔新房市場,區域供應同比大減 50%,整體的市場以去庫存為主,同時,市場持續性不足,整體表現平淡。

具體來看:

全年黃埔區一手住宅供應89萬㎡,同比大幅縮減50%,為近五年新低;一手住宅簽約117萬㎡,同比減少16%,低于近五年年均水準。

其中,9月樓市松綁利好政策出台後,對黃埔有短期刺激作用,9-10月簽約量高于6-8月平均簽約水準(約7.7萬㎡) ,仍低于一季度高位水準。

0供地的黃埔,2024年還能買嗎?
0供地的黃埔,2024年還能買嗎?

我們看了下去年的單盤成交情況,成交較好的,基本集中在過往大家比較熟悉的老面孔。

從這些次元來看,黃埔新房市場,确實有壓力。

03.

熱度不高、存在感不足、表現一般,并不意味着黃埔新房,就不适合買了。

今年的黃埔市場,有兩個刺激次元值得注意。

一個是我們前面說到的舊改供應,另一個則是以交通為代表的基建配套利好。

去年年底,5号線東延線、7号線二期同步開通,從長遠效應來看,會把黃埔的節點串聯起來,有更好的虹吸互動,形成「長臂」效應。

這些實質層面的變化,會傳遞到市場層面,給予更多的市場信心。

0供地的黃埔,2024年還能買嗎?

是以,我們對于黃埔的觀點判斷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

一個區域值不值得被選擇,除了要有大量的城市配套、城市發展厚度和廣度打底,更重要的還在于居住價值夠不夠。

畢竟有居住價值,才有人氣,才能迸發出充沛的活力和進階煙火氣。

這點,黃埔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至于怎麼買黃埔?

老黃埔,靠近天河,居住氛圍比較濃厚,但商業配套稍顯不足,城市界面有待煥發新機。

優質變量在于舊改多,而且還有海絲城的規劃在持續落地。

0供地的黃埔,2024年還能買嗎?

科學城,既要科學,又要城,在産城融合上做的不錯,城市配套也更為集中,有大量的城市配套打底。

知識城,從知識城的規劃以及整體規劃配套推進來看,還是值得期待的,但距離感和發展周期,是目前的短闆。

同時,規劃範圍較大,同樣是知識城,兌現速度以及規劃紅利享受程度大不相同,即便是地鐵配套也有天淵之别。

剛需要在價格、地段、交通上綜合考慮。

而長嶺居,從自住的邏輯看,長嶺居的交通和配套短時間依然是痛點,但教育資源相對不錯,居住舒适性也很高。

如果契合度很高,那麼長嶺居就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居住選擇。

還是那句話:

闆塊的發展現狀不同,城市資源也有差異化,再加上區位不同,買黃埔确實需要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