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相信很多國小生家長都聽說過這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國小生來說,一二年級的時候大家成績都差不多,看不出來啥差距。但到了三四年級,有些孩子的學習成績就開始出現下滑,而有些孩子則能繼續保持優秀。到了五六年級,這種差距就更加明顯了,優秀的孩子持續優秀,差的孩子越來越差,成績開始天上地下的差別。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一個疑問,為何到了國小三四年級,孩子的成績會出現兩極分化?如何才能讓孩子成為保持優秀成績的那一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一二年級的學習内容很簡單,多數孩子隻要稍稍努力,就能考個好成績,更别提很多孩子自幼稚園起,就已經提前學習了。
而到了三四年級就不一樣了,不僅課程内容更加深入,知識點更多,而且學習難度也相應增大。
比如,國文對閱讀了解,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了,數學開始學習乘除法,英語開始學習文法……
而這些,考察的都是孩子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能力!
一位在國中做了多年班主任的朋友曾說,家長若想讓孩子到了國小高年級乃至國中,成績不掉隊,就必須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全面培養孩子以上各種能力。
否則,孩子即使在國小能學習好,到了國中也可能會面臨種種挑戰,特别是在“小四門”這樣的學科上。
此時,家長可以積極為孩子提供各種教育資源和機會,助力他們全面發展各項能力。其中,鼓勵孩子多讀以下三類書籍尤為關鍵:
1)經典文學類書籍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國小時期閱讀經典文學類書籍,對于孩子們的智力發展、道德品質和情感體驗都有積極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幫助他們拓展視野、增長知識,培養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
國小三年級後,尤其是國中,國文學習的側重點,從基礎的聽說讀寫的考核,逐漸過渡到對閱讀了解能力、寫作能力、古文學習、文學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經典文學類作品,是人類智慧與精神文化的結晶,這類作品不僅語言優美、表達精煉,而且通常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豐富的情感、情節和精彩的描寫。
三年級後,父母可以适當讓孩子閱讀一些小古文類書籍,培養語感,養成習慣。比如,《我愛讀古文》《遇見小古文》等都是不錯的文言文啟蒙書。
相比其它古文書,這類古文啟蒙書的好處就是,專為國小生啟蒙而編寫,選文經典、标有拼音、附有注釋和插圖、短小精悍、深入淺出、易于了解。
比如《遇見小古文》這套書,包含3個分冊(學習篇、交往篇、志趣篇)。适合國小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做文言文啟蒙。
【淩晨爸媽】遇見小古文120篇古文國小生五步吃透國文課外拓展 ¥52.8 購買
三冊書根據主題,每冊精選30篇經典優秀短文,并根據讀者閱讀需求設定了“正文”“注釋”“古文今說”“微言大義”“國學驿站”欄目,采用“三步進階,五步吃透”的方式,幫助孩子吃透小古文,做好文言文啟蒙,為國中國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科普類與知識類書籍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森·斯賓塞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指出:幫助孩子成長的一個好辦法是,激發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提問。
到了國中,除了語數外三門主科,還增加了生物、曆史、地理、實體等學科。這幾門學科,不僅包含大量的知識,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如果孩子等到國中從零學起,往往會感到很吃力,甚至跟不上。
科普知識類書籍,主要是介紹科學的基礎知識和科學家的發現,讓讀者通過實驗、觀察和思考來學習科學,了解科學家們是怎麼發現新事物的,以及他們是怎麼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的。
閱讀此類書籍,不僅可以讓孩子提前了解小四門學科的基礎知識,還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這對于小四門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
是以,國小三年級後,父母可以多給孩子準備一些此類書籍,讓他們利用假期及空餘時間讀一讀,做好知識儲備,進入國中後,他們就能快速了解教材,掌握核心知識點,吸收消化能力非常強。
這個寒假,我給上三年級的女兒準備的科普書,是她最喜歡的生物類科普書《奇妙昆蟲記》。
一套書,共4冊,書中沒有用華麗的圖檔吸引孩子,但内容豐富,介紹了常見的幾乎所有的昆蟲,内容不枯燥,采用漫畫的形式,很容易讓國小生喜歡上。
書中的昆蟲類知識,能讓孩子大開眼界,能打開孩子的視野,擴大孩子的知識面,也能讓孩子對大自然,對生物界産生濃厚的興趣。
【淩晨爸媽】全4冊古生物學博士寫給孩子的昆蟲故事書奇妙昆蟲記 ¥39.9 購買
對于孩子來說,讀完這套書再去觀察各種昆蟲,肯定會有不一般的感受,是一套深受國小生歡迎的科普書。
3)曆史與傳記類書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讀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鑒今。
很多家長對于曆史的學習,認知是有局限性的,認為曆史沒有用,學好曆史也隻不過是能考取一個好的曆史成績。然而,曆史學習對孩子的重要性遠非如此!
曆史與傳記類書籍,語言通常比較生動、優美,閱讀此類書籍,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提高閱讀了解能力、詞彙量和寫作技巧。還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各種文體的寫作特點和風格,積累豐富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素材,為以後的國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曆史與傳記類書籍中涉及到的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通常充滿着各種沖突、沖突和發展變化。
通過閱讀這些書籍,還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批判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們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曆史事件和人物,形成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這對孩子各學科的學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以,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孩子閱讀此類書籍,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給女兒入手的曆史傳記類書籍就比較多了,從她國小一年級到現在,家裡曆史類傳記類的書籍不下幾十套,其中我最推薦的就是《寫給孩子的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被梁啟超盛贊為“千古之絕作”。絕對是曆史傳記類書籍中的鼻祖之作。
不過《史記》原著内容龐雜,晦澀難懂,别說孩子了,成年人閱讀起來都很費勁。
但本書不同,它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甄選了原著中若幹名作佳篇,添加了注音和插圖,并參考各類曆史文獻和資料,對原作進行翻譯解讀,以孩子能看懂的語言進行了整編。
【聯嘉圖書】寫給孩子的史記全5冊 注音彩圖版人物曆史科學經典閱讀 ¥39.8 購買
非常适合給國小生做曆史啟蒙書!
【最後寫給國小家長話】
國小階段是孩子思維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閱讀是促進孩子思維和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父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據孩子的能力發展規律,選擇适合他們的讀物,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促進他們的思維和智力發展。
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幹預孩子的閱讀選擇,讓他們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閱讀對于孩子成長的作用。
希望我今天推薦的書籍,可以對各位國小生未來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