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頤和,我在愛中慢慢的成長(下)

作者:愛與幸福

接上篇:在頤和,我在愛中慢慢的成長(上)

在頤和,我在愛中慢慢的成長(下)

剛開始拉練的時候,我還是會有些抱怨,雖然比之前在成長營好很多,但是還是會有些情緒,而且自己也非常反感拉練,因為我總是不想讓自己很難受很累,其實是我自己很懶,總待在自己的舒适區裡。

鄭委老師點評:這是當代多少孩子的通病呢?不讓自己難受和累的孩子,是沒有意志,沒有自控的孩子,深入一點說,是責任心不強的孩子,孩子們不突破這一點的話,很有可能這一輩子都尋找不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像一隻一直待在溫水中的青蛙一樣。

但幾次後我發現自己的抱怨少了很多,而且也不會産生什麼情緒了。

其實我對拉練最大的一次突破是走30公裡山路那一次,剛開始我還是願意的,因為聽說不用走很遠,但後來第一次休息的時候,聽說這是30公裡,當時我真的挺崩潰的。

但在同學們的支援下我也漸漸沒了什麼情緒,後來下山的時候我心情特别好,一路上有說有笑,張鳳老師都被我感染着,我挺開心的。

我覺得當時我想到的就是一句話“反正都是要走,還不如享受享受呢”就是這樣我堅持走了下來,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我可以走完全程,我當時很累但是真的很感動。

在我到車上時,我眼眶都紅了,真的覺得挺不容易的。從那以後,我整個人都有了一些自信吧,覺得自己其實是可以的。

鄭委老師點評:在體驗中說出”反正都是要走,還不如享受享受呢“的這麼有深度有哲理的話,對于孩子未來的人生來說——反正要遇到問題和錯誤,還不如開心快樂的去面對呢!這樣的心境,又有幾個成人具備呢?

一直和姿儀姐姐總是形影不離,但也産生了幾次沖突,姿儀姐姐是那種不會說的人,直到有一次我本來覺得自己對同學們的南京遊學分組不好,再加上當時姿儀姐姐和我産生了沖突,我當時真的特别難受,覺得整個世界都沒了顔色,我就去找文月老師。

文月老師從我的家庭開始分析,從我的爸爸媽媽、我以前的成長的環境,我家庭的情況來分析我自己,再來跟我講和姿儀姐姐兩人之間的事情。

也是在文月老師的鼓勵下我真實向姿儀姐姐表達了,當時姿儀姐姐也跟我分享了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自從那時候我們與彼此的關系邁了一大步,我覺得自己心裡也強大了很多,知道了更好與别人相處的方法,也知道了在别人有情緒的時候自己的态度,我當時真的如同有人把我從黑洞裡拉了出來,感覺整個人豁然開朗,發現自己不僅與姿儀姐姐,更加與身邊其他的同學的關系也更近了,那時候真的感覺特别美好。

在頤和,我在愛中慢慢的成長(下)
鄭委老師點評:在愛中真實,在真實中擷取愛的力量,當一個人真正會用愛和智慧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這個人才真正的成熟起來。

鄭委老師說我們總是玩手機是想逃避,隻能在虛拟世界裡找到真實的自己。

我原來也離不開手機,也不自律,在家總是很懶不想去收拾東西。

但應該是在我來後的一個月吧,我發現,自己在這方面真的進步了不少,更明白了手機網際網路對我們來說的意義,我也不會再很懶得去收拾,有時候見宿舍很亂,如果是小事我都會一個人收拾好,但如果是很亂的話我也開始向宿舍其他同學提醒然後大家一起去收拾東西。

以前特别喜歡吃東西,特别是在自己上了國中以後,隻要東西好吃自己都會忍不住。

但來到了頤和,因為條件的不允許,我也沒吃那麼多零食了,有時候也會克制住自己那個胃,再加上每天都要做運動晨練什麼的,我發現自己健康了不少,也感覺特别開心。

鄭委老師點評: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可是一項重要的本領哦!

我突破了自己,這個暑假報名了雛鷹營的志願者,其實在我寫完申請書後我挺猶豫的,我真的害怕自己沒有那個能力,但我覺得就是因為自己的恐懼才要去挑戰自己吧,我就果斷地把申請書交了上去,我交完後仍有些猶豫。

在頤和,我在愛中慢慢的成長(下)

但後來自己也内觀,覺得自己還是要挑戰一下自己,不能總讓别人來愛自己來溫暖自己,自己也想做一個能傳遞給别人愛和溫暖的人,很想改變自己,不要再像以前那樣脾氣總是很容易上來,更因為是小朋友,是以會對自己要求更大,挑戰更大,最終我也做好了當志願者的準備,我覺得自己是可以的!

鄭委老師:在愛中成長願意付出愛,在愛中成長學會内觀,祝賀如瑩,沒有想到短短的兩個多月你就有這麼深刻的領會,如果這樣下去,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之後呢?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聽說下個學期有更多的同學要來,感覺到了頤和要更加熱鬧了,也感覺到了一些壓力吧,畢竟我們老同學要起個帶頭作用,但還是非常期待的,一個學期就這麼過去了,在自己來的短短不到3個月裡自己的改變挺大的,我很期待自己下個學期能成長多少,能收獲多少!

柯如瑩

2017年6月22日星期四

(全文終)

本文知識産權歸愛與幸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