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冰雪旅遊火爆“出圈”,成為這個冬天中國文旅經濟最閃亮的景觀。“爾濱現象”引起廣泛關注,人們在紛紛點贊的同時,也不免會問:哈爾濱的走紅隻是流量的狂歡嗎?會不會“昙花一現”?
記者調查發現,“爾濱現象”的出現固然離不開網際網路助力,但更重要的是“勢成之”:“乘勢”——“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啟迪之下,哈爾濱憑借優越“冷資源”和深厚文化發展特色文旅“熱經濟”;“造勢”——當地政府和企業“預則立”,為疫情過後首個冰雪季早早做起功課;“順勢”——妥善應對挑戰後“爾濱”愈發自信,市民主人翁熱情迸發,社交媒體熱度持續。是這樣的時與勢,讓冰城“火”了。
“‘爾濱’這次火爆出圈,煙火氣滿滿、活力滿滿、熱情滿滿、信心滿滿”,哈爾濱市的城市管理者說,“我們更有底氣書寫特色文化旅遊的新篇章”。
“井噴式”增長,“冰城”今冬如此耀眼
這個冬天,來哈爾濱賞冰玩雪,成為全國各地人們的新時尚。
1月25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第39天。夜幕下,這座巨大的冰雪樂園人潮湧動,流光溢彩。遊客觀賞冰雕雪塑之餘,争相體驗超級冰滑梯、雪花摩天輪等“王牌”娛樂項目,跟随網紅主持人“左右哥”的密碼盡情舞動,現場化作一片歡樂的海洋。“好看又好玩,不虛此行!”西安遊客盧暢笑着說。
不僅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熱門景點景區人頭攢動,紅專街早市、道裡菜市場,甚至一些洗浴中心都人氣十足。這個冰雪季,“冰城”迎來“高光時刻”,成為國内最熱門的冰雪旅遊城市。資料顯示,僅2024年元旦假期三天,哈爾濱累計接待遊客達304.79萬人次,旅遊收入逾59億元,均創曆史新高,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0.5萬人次,同比增長93.8%。
“爾濱”火了,帶動起黑龍江全域冰雪旅遊熱。廣西“砂糖橘”、四川“小熊貓”等萌娃組團“勇闖”黑龍江,所到之處受到東北“老鐵”熱情歡迎,網友通過直播平台開啟“雲看娃”模式。黑龍江冰雪熱的巨大流量和關注度,讓全國各地文旅部門由心動到行動,紛紛“整活”,圍繞當下“熱梗”、話題,宣介自家旅遊産品,形成“全國文旅大聯歡”之勢。
不僅如此,“爾濱”還出圈到國外。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瑞士國家旅遊局局長馬丁·尼德格爾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對哈爾濱冬季旅遊的火爆歎為觀止,并用中文喊話,歡迎中國遊客前去瑞士觀光旅遊。
“爾濱”的閃亮,也使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次被看見,為東北振興帶來久違的人氣和寶貴的信心,使這裡的資源禀賦、政策優勢、人文特色和巨大潛能直覺地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
現象級爆紅,偶然還是必然?
一個多月來,哈爾濱文旅市場熱度高位持續。攜程平台資料顯示,哈爾濱旅遊熱度從元旦延續至春節,春節期間,旅遊預訂訂單同比增長超14倍,成為全國增幅最高的城市。
“哈爾濱的走紅并非偶然,而是厚積薄發。”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何晶說。
冰雪是黑龍江的鮮明特色和優勢。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作為冰雪資源大省,黑龍江省近年來積極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産業鍊發展,将冰雪特色文旅作為實作全面振興的重要産業加快推進。黑龍江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正在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将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冰雪季接待遊客突破1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1500億元,讓冰天雪地更好轉化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如果說黑龍江是“冰雪之冠”,哈爾濱就是冠上最閃耀的明珠。1963年第一屆哈爾濱冰燈遊園會,1985年第一屆哈爾濱冰雪節,1999年第一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哈爾濱的冰雪節慶文化已有數十年曆史,“冰城”名副其實。作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奧運冠軍之城”和聯合國授予的“世界音樂之都”,哈爾濱的深厚文化底蘊讓遊客感到“見面勝似聞名”。
遊客可能沒想到的是,為了迎接這個冬天的冰雪熱,黑龍江省早就開始行動了。2023年,黑龍江開展夏季避暑旅遊“百日行動”和冬季冰雪旅遊“百日行動”,建立“文旅體驗官”制度,以遊客思維、遊客視角換位思考,着力改善旅遊消費環境,提升服務品質。在冰雪季來臨前,黑龍江省輾轉多個省份向全國人民推介自己的優質冰雪旅遊資源、産品和線路,運用新媒體平台多元度推介。
2023年12月18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拉開冰雪季旅遊大幕。不料,當天遊客衆多,因等待大滑梯時間過長直喊“退票”。哈爾濱市相關方面立即退票、道歉,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優化細化景區服務。這樣的誠意之舉打動了遊客,化危為機,赢得大量網友點贊,讓更多人堅定了來冰城“打卡”的心願。
“爾濱”此後漸入佳境,開啟“寵客模式”。索菲亞廣場升起人造月亮、街邊建成溫暖驿站……哈爾濱拿出“家底”,一波波暖心操作讓本地人感到“陌生”。市民的好客熱情也被點燃,紛紛加入款待客人的行列,在中央大街請遊客喝茶、私家車免費護送遊客……
市場有效,政府有為,市民有愛,再加上社交媒體加持,使“爾濱”在天時、地利、人和中成為“頂流”。
“爾濱現象”,如何成為“新常态”?
談起“爾濱現象”,業内人士認為,哈爾濱今年冰雪旅遊爆紅有偶然因素。不過,借着“3億人上冰雪”的冬奧效應、東北全面振興機遇等大勢,這座具有城市特質、曆史積澱、文化底蘊,有決心做好市場管理、高水準服務的城市,有望把“爾濱現象”變成文旅産業大發展的“新常态”。
近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啟存冰工作,為下一個冰雪季和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做準備。當冰雪熱潮遇上體育激情,“冰城”盛況可想而知。據悉,哈爾濱市聚焦國際冰雪旅遊度假勝地建設,将重構文旅發展頂層設計,以遊客為中心優化提升冰雪大世界等景區大平台,決心以亞冬會為契機推動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
“哈爾濱之美,何止冬天的冰雪。”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這座城市春有浪漫的“丁香花王國”,夏是宜人的避暑之都,秋有美麗的五花山色,這是哈爾濱發展全季旅遊的實力所在。
哈爾濱多元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融,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長紅”的最大底氣。市區保留着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哥特式等一大批曆史建築,被譽為“萬國建築博物城”。這裡是大陸傳承現代音樂藝術最早的城市。“迷人的哈爾濱之夏”品牌整合夏季旅遊資源,讓音樂會、美食節、啤酒節深度融合。人們有理由期待,“爾濱現象”的夏季版同樣精彩。
有關人士指出,“爾濱現象”為提高城市吸引力積累了寶貴經驗,也對城市未來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需要努力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和景區建設‘硬設施’,優化旅遊業态、消費氛圍等‘軟環境’。即便冰雪消融或是流量減少,這樣的城市也将在下一輪激烈競争中獲得更多先機和更充足的底氣。”黑龍江省政協常委、黑龍江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執行會長潘洋說。
“讓‘爾濱現象’成為‘新常态’,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東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講師張娜認為,“特别是要持續提高冰雪旅遊文化影響力,提高政府部門在冰雪旅遊發展中的服務、管理能力。”
專家還認為,“爾濱現象”對釋放冰雪經濟活力,促進文旅産業發展,探索“網紅”城市行穩緻遠路徑,提振高品質發展信心等具有重要啟示意義。“爾濱現象”及其未來發展,值得相關方面進一步關注和研究,探尋城市品牌塑造和營運規律,進而期待更多“爾濱”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