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2歲進入甲級隊
單濤,身高2米16,1970年生人,河北唐山人氏。
單濤的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分别效力于南京軍區男籃和女籃,正因為如此,單濤從小在南京長大,幸運地避過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單濤的印象中,他有七位親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那是他們一家永遠無法忘記的悲痛記憶。
單濤小時候跟着父母和哥哥住在南京軍區大院裡,父母練球的時候,他就和哥哥在一旁幫忙撿球,是以對籃球産生濃厚的興趣。
軍人出身的父親對單濤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性格方面,單濤幾乎是繼承了父親雷厲風行但又不失鐵血的性格,打球風風火火、不懼對抗。
單濤兄弟從小就展現了很好的身體天賦,在國小時期就被田徑隊、排球隊搶來搶去,弄得單濤父親單玉臣猶豫不決,于是便問他:“你到底喜歡練什麼?想不想打籃球?”
單濤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願意,于是單玉臣就給當時在北京青年隊任職的戰友王瑞卿寫了一封推薦信,邀請對方來看看兒子适不适合打球。
王瑞卿收到老戰友的來信之後,沒有絲毫怠慢,馬上就趕到了南京,那時單濤12歲,身高長到了1米75,這讓王瑞卿頗為驚訝,于是便帶着他前往軍區醫院測骨齡,一測發現單濤将來能夠長到2米17,如此出衆的身高,王瑞卿實在是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因為是小兒子,單濤從小就被父母和哥哥寵着,哪怕長得牛高馬大,生活上卻還無法自理,洗衣服也是往桶裡一扔,倒下洗衣粉,随便踩兩腳就算完事了。是以在去北京之前,父母對他進行了緊急教育訓練。
但即便如此,父母仍不放心,于是便讓單濤練排球的哥哥單渤改行練籃球,加入了北京部隊男籃,在北京照顧弟弟。
進入北京青年隊之初,單濤因為沒經曆專業籃球訓練,加上對陌生環境的恐懼而變得沉默,一度不被其他教練看好,但王瑞卿力排衆議,認為單濤身體條件好,球性也不錯,是個可造之才。
國小畢業就是孩子身高猛漲的階段,單濤也不例外,僅僅半年,身高就漲近20cm,随着單濤逐漸适應新的環境,技術方面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成了隊内的重點培養對象。
當時北京男籃的主教練是馬家驿指導,他聽說青年隊出現了個好苗子,馬上就前去考察,對單濤非常滿意,當即決定讓他在甲級聯賽中報名,于是12歲的單濤成為了年齡最小的甲級聯賽隊員。
因為身體沒有長成,單濤雖然進入了北京隊,但并沒有上場,而是在隊内跟着訓練,在轉身投籃、勾手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單濤第一次登上聯賽賽場是在1985年,在對陣八一男籃的比賽中,北京隊内線被穆鐵柱和馬占福兩位前輩給打得滿犯離場,單濤得到了和80年代最紅的球星穆鐵柱對位的機會,這是他最珍貴的籃球記憶之一。
1986年,16歲的單濤入選國青隊,他和馬健搭檔内線,幫助國青隊獲得同年的亞青賽冠軍,自此一戰成名,進入了國家隊的觀察名單。
1988年,18歲的單濤身高已經超過了2米10,力量和基本功也得到了不錯的提升,他作為主力中鋒代表北京男籃參加了全國籃球聯賽,雖然最終隻獲得了第八名,但是單濤在對陣王立彬、王治單等著名中鋒的時候,都打出了亮眼的表現,獲得贊譽聲一片。
02 黃金一代的中鋒
1988年漢城奧運會慘敗之後,男籃國家隊因為人事沖突導緻大部分當打之年的隊員離隊,來自山東男籃的孫邦指導成為新任主教練。
後排中間是單濤
孫邦上任之後,決定把青年隊的幾位主力單濤、馬健、鞏曉彬、鄭武(因傷退出)等人選進國家隊,當時孫邦指導繼承了錢澄海指導的“小、快、靈”戰術,對中鋒的跑跳能力要求很高,而年輕時的單濤在跑跳能力上都很不錯,非常靈活,完全契合國家隊的要求。
1989年,單濤在亞錦賽上迎來了自己的國家隊首秀,在和日本中鋒山崎昭史對位中,單濤因為力量不足,隻能頻繁犯規,沒多久就被對手打得滿犯離場,從那之後,他就下定決心苦練力量和對抗。
1990的北京亞運會,單濤經過一年的苦練已經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在面對亞洲其他内線時打得遊刃有餘,一舉坐穩了國家隊主力中鋒的位置,自此進入了職業生涯的高光期。
在90年代前中期,基本上沒有人能夠動搖單濤亞洲第一中鋒的位置,他連續參加了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四屆亞錦賽,全部奪冠,還參加了兩次奧運會、兩次世錦賽、兩次亞運會。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94年世錦賽和96年奧運會,在這兩次比賽中,中國男籃都打進了八強,創造了隊史至今無法打破的紀錄,這兩屆國家隊都被稱作“黃金一代”,在兩份名單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單濤的名字。
在這些世界大賽中,單濤有着很多精彩瞬間,1992年奧運會對陣波多黎各,單濤單場拿下22分7籃闆;1994年世錦賽,單濤在對陣西班牙的關鍵比賽中拿下全隊第二高的13分,幫助球隊以78-76險勝對手,依靠着這場勝利,男籃成功出線。
當然,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1996年奧運會對陣美國男籃的那一幕,當時單濤和奧尼爾跳球,單濤因為反應慢沒有起跳,直接說了一句自己的經典四字名言,“吓”得奧尼爾在空中淩亂,把球撥給了中國隊員,這戲劇性的一幕,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在效力于國家隊期間,單濤為球隊做出了巨大貢獻,幫助球隊創造了中國男籃的一個“黃金時代”,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單濤在國内賽場的表現同樣驚豔,他和巴特爾組成了叱咤風雲的雙塔組合,雖然因為後衛線上乏力導緻北京始終無緣登頂,但是在1990-95年期間,北京男籃一直穩居八強,在1991年和1995年都打入了四強,在八一男籃和遼甯男籃争雄的年代,這個戰績已經不算差了。
03 CBA“常青樹”
單濤為人仗義,說話幽默,又愛聊天,見到誰都能侃侃而談,是以被人稱作“侃爺”。
著名中鋒巴特爾就是單濤的忠實粉絲,兩人性格都是風風火火,非常合拍,在北京隊期間就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兩人在内線聯手,就像是兩座巍峨的大山,讓其他球隊頭疼不已。
1995-96賽季是CBA的第一個賽季,單濤交出了一份場均21分7.5籃闆的資料,和巴特爾把球隊帶到了第四的位置,而排在他們前面的三支球隊,八一男籃擁有劉玉棟、王治郅、阿的江、李楠、張勁松五位國手,遼甯男籃擁有吳慶龍、吳乃群、李曉勇等國手,廣東宏遠雖然沒有現役國手,但是卻聚集了張勇軍、李春江等一大批不服老的“老國手”。
看到這些名字,大概就能想象到單濤和巴特爾的第四名的含金量。
但單濤風風火火的性格成為了職業生涯的攔路虎,在3-4名争奪戰中,北京客場挑戰遼甯,單濤和遼甯男籃的王守強發生沖突,大打出手,最終導緻兩人被禁賽大半個賽季,單濤還被罰了一萬元,這相當于單濤當時一年的工資。
在1996-97賽季,單濤因為被禁賽幾乎無法出場,巴特爾獨木難支,北京首鋼一度跌到了保級的邊緣,但在單濤回來之後,球隊又迅速回到了四強行列。
然而好景不長,脾氣火爆的單濤很快又搞出了不少大動作,先是在和北京奧神的德比之戰中和記者發生沖突,是以被禁賽一場,罰款1000元。
不久之後,單濤又與北京少帥闵鹿蕾發生沖突,再加上對薪資待遇的不滿,單濤和北京隊發生了不可調和沖突,一怒之下,直接宣布退役,抛下了好兄弟巴特爾去機場當起了保安。
當保安的日子很悠閑,但卻很無聊,甚至連說自己經典語錄的機會都沒有,單濤很快就厭倦了這種生活,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球場快意恩仇。
2000年4月,單濤受到老國手郭永林的邀請,在深圳潤迅隊(甲B)複出,但是因為在機場當保安的生活過于惬意,單濤體能下滑,無法通過球隊體能訓練,足足練了幾個月才回到球場。
來到深圳隊,單濤實作了降維打擊,帶領深圳潤迅輕松沖A成功,剛剛升入甲A的濟部男籃看到單濤31歲還如此迅猛,便把他挖到了濟部,2000-01賽季,單濤重新找回了狀态,在濟部打出了場均15.5分8.3籃闆1.6蓋帽的資料。
此時,中國籃壇的另一個狠人,特立獨行又多金的北京奧神隊老闆李蘇找到了單濤,開出了令他無法拒絕的合同,把單濤帶到了北京奧神隊。
單濤為人爽快,和奧神老闆惺惺相惜,兩人一拍即合準備搞點大動作,再加上姚明、王治郅、巴特爾三大内線紛紛前往NBA,單濤一時間又成為了國内第一中鋒,在内線予取予求,在2002-03賽季打出了場均21.7分8.5籃闆的表現,幫助奧神連續殺進季後賽。
然而,在2004年,因為奧神老闆拒絕了國家隊征召奧神隊内後衛孫悅的要求,奧神被禁賽一年,李蘇不服,為了表示抗議,直接宣布退出CBA,帶着一群年輕球員出國讀書去了。
年輕人去讀書,單老英雄可去不了,于是隻能乖乖在家賦閑一年,這一閑,直接把單濤的狀态給閑沒了,但即便如此,單濤并沒有選擇退役,而是輾轉為東莞新世紀、山西中宇、山東黃金等球隊效力,一直打到了39歲,實在是跑不動了,才離開球場。
26年職業生涯,單濤一共效力了8支CBA球隊,再加上曾為廣東和湖北打過全運會,一共效力十支球隊,在被問及為什麼甯願在球場苦苦掙紮也不退役時,單濤說:我愛籃球,因為它簡單又給我帶來歡樂。
他還說:“你看看我現在還有什麼?憑什麼還能在場上堅持?除了身高,我還有什麼優勢?如果不是喜歡這個項目,喜歡這個聯賽,我早已經退役了。”
04 “戎馬不解鞍,铠甲不離傍”
單濤職業生涯裡雖然惹了不少事,但實際上,除了性子耿直之外,他一直都是一個随和、善良的人,易建聯曾用“亦師亦友”形容單濤,他說:單濤待人真誠無私,在CBA賽場上又永遠都是我最強勁的對手,是場上盯防的重點人物。
單濤在生活中既是個慈父又是個孝子,因為職業生涯裡東奔西走,單濤很少陪伴父母,是以在2009年退役之後,他特地回到老家跟老父親過春節,他跪在地上對父親說:爸爸,謝謝您養育了我,給我了成長的機會。
因為常年征戰在外,單濤格外珍惜和妻子、兒子相聚的機會,每次回家都會把胡子剃得格外幹淨,生怕在親兒子時紮疼他的臉(小時候),他總會用柔得不能再柔得聲音對兒子說:親爸爸一口吧!爸爸明天帶你去動物園,讓你看看爸爸和大象比,誰更高。
退役之後,單濤考取了進階教練員證,但是他并沒有進入一線隊執教,而是選擇紮根于青訓一線,為國家和CBA、WCBA輸送優秀的年輕球員。
2012年,籃協成立苗苗訓練營,由單濤擔任教練,專門負責從運動員、教練員的後代中挑選9-14歲的好苗子,其中李楠、張勁松、紀敏尚的孩子,都曾參加過訓練營。
2013年,單濤海把自己的兒子單澤宇也貢獻給了訓練營,在測骨齡時發現,小單将來可以長到2米03,但是小單隻喜歡足球,不喜歡籃球,但單濤還是讓兒子參加了,他說:“小單不喜歡籃球,我也沒辦法,這次讓他到參加苗苗訓練營,就是希望能培養他對這方面的興趣吧,但我不會太多幹預。”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中國女籃的主力中鋒韓旭,也曾參加過苗苗訓練營。
自從退役之後,單濤一直在青訓一線,多次擔任青訓推薦官,以及CBA選秀訓練營教練。
“戎馬不解鞍,铠甲不離傍。”這是今天單濤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老一輩籃球人一生的追逐。隊友們說:“豐富的實戰經驗、出色紮實的技術特點和執教能力,一定能讓單濤的籃球事業走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單濤已經54歲了,他非常低調,幾乎不接受采訪,他說:我已經這麼大年齡了,大家再寫我,再宣傳我,我還是這個樣子,不會再有大的提高了。媒體朋友應該把目光對準更年輕的球員,多宣傳宣傳他們,一旦他們看到了關于自己的報道,一定非常高興,一定會更加努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