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信為何遲遲不适配鴻蒙作業系統?

微信為何遲遲不适配鴻蒙作業系統?

文/王新喜

華為Harmony OS NEXT鴻蒙星河版首批200+的鴻蒙原生應用裡居然沒有微信(但是有QQ音樂)。微信何時适配鴻蒙引發争議。

微信為何遲遲不适配鴻蒙作業系統?

微信作為國内最大的社交平台,其服務的廣泛覆寫性和使用者粘性極高,中國手機使用者是10億7千萬,微信使用者達到10億4千萬。可以說,每個中國手機使用者,基本上都是微信使用者。

鴻蒙系統隻有微信支援之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帶動更多的軟體廠商加入鴻蒙,甚至也是決定鴻蒙能不能成為一款主流作業系統的關鍵。

如果微信不支援華為鴻蒙系統,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華為手機使用者的體驗,進而可能對華為手機市場佔有率造成壓力。

那麼問題來了,微信為何遲遲還不适配鴻蒙作業系統?

微信為何遲遲不适配鴻蒙作業系統?

首先是開發鴻蒙的巨大成本因素以及不确定因素。首先我們知道,目前純血鴻蒙(鴻蒙next)使用者有多少本身就是個未知數。或者說說未來華為會讓多少使用者更新為鴻蒙next?又會有多少使用者會選擇更新鴻蒙next?假設未來純血鴻蒙會成功,站在和iOS和安卓同一高度,但是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呢?

以微信的體量,投入鴻蒙,是增加了巨大的成本,首先是需要加班加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入适配工作,而且由于目前微信架構體系臃腫,自定義架構元件和核心太多,單純的适配難度比較大,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是以趕不上第一梯隊。

但問題是,鴻蒙的發展還有不确定性,下一個版本是否依然适配安卓還有不确定性。

如果下一個版本适配安卓,那麼意味着這些前期的投入可能是巨大的損失。是以說,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越早适配越不明朗,衆多軟體廠商與其說不願意适配,不如說在觀望。

尤其是以微信這種龐大複雜架構的軟體來說,就更是如此。

其次是,微信一直以來比較強勢,國民級第一軟體産品的地位在這裡擺着。現在很多手機廠商都是逆向做适配,按照着你微信的規則來,比對你的相關運作機制。即便是蘋果,也不敢對微信太過強勢。

微信一直以來都有它自己的軟硬體适配的要求,但華為也很強勢,鴻蒙系統的規則是否會有針對性的比對微信的運作機制,讓華為對微信讓步,去适配微信的規則,按照華為一向強勢的風格,華為可能不會這麼做,是以,這種硬碰硬的風格,讓華為在尋求更多合作夥伴的過程中,制造了一些難題。

如果延伸來看,微信與鴻蒙的運作機制上其實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分歧,沖突點就在于小程式,小程式就是微信的作業系統,在微信上開發小程式,可以同時支援iOS、安卓、鴻蒙等作業系統平台,小程式對原生應用的替代,降低了廠商開發APP的成本,很多小廠商,開發了小程式,其實就沒有必要再開發APP了。如今微信小程式的體量非常大,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微信小程式日活使用者數為6.91億人。

微信為何遲遲不适配鴻蒙作業系統?

如果微信上了鴻蒙,那麼必然會有很多廠商直接在微信上開發小程式,而不願意再開發鴻蒙原生應用了,但是對于華為來說,目前更希望APP廠商開發鴻蒙原生應用,做大鴻蒙自己的軟體生态,而不是都去開發微信小程式。

在過去,微信小程式一度曾經遭受到了來自蘋果的巨大壓力,蘋果原本是不允許這種小程式這種形式的功能上架的,隻不過,面對微信,不得已妥協了。在今天,小程式已經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原生iOS、安卓的市場佔有率了。在這種情況下,鴻蒙其實也是有顧慮的,按照華為一向強勢的風格,會不會打壓微信小程式,是否會設定相應的規則來阻止微信小程式的發展,也是未知之數。

這對微信來說,其實也是面臨着不确定性,如果因為上了鴻蒙,需要閹割小程式功能,這對于微信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如果在鴻蒙上取消了小程式,那麼恰恰給對華為來說,微信上線鴻蒙,一旦微信在鴻蒙上的小程式發展起來,對華為原生作業系統也會形成擠壓效應。

是以,從今天來看,微信還沒有适配鴻蒙,這背後雙方都有自己的商業利益考慮,但問題是,鴻蒙如果要說服更多軟體廠商加入鴻蒙生态,它需要微信的支援,隻有微信支援鴻蒙,鴻蒙才能夠真正快速起量,帶動更多軟體廠商加入,更快的形成生态效應,這可能需要雙方在小小程式的功能上雙方都能有所妥協,形成共識,在目前,鴻蒙還處于發展階段,未來更長遠的利益不是它目前所應該考慮的,它目前需要支援抖音、微信這種國民級軟體,才能稱得上是一款真正的主流作業系統,華為在發展鴻蒙的過程中,可以改變一下強勢的風格,讓利APP開發商,對外強硬,但對國内友商适當柔和與讓利,可能是鴻蒙走得更遠的關鍵。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