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長文創作季##追夢##奮鬥吧,我的青春##女性成長##主持人#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268位真人故事
曾經的我,總是被同學孤立,雖然沒有校園霸淩的那些恐怖片,但因國語說的比别人好,總是會被同學刁難,青春期的我非常自卑。
2013年被她人嘲笑否定後,有點自卑的我開始申請轉經貿專業,可一張一甲證書改變了我的命運,很快我就幸運的獲得了去電視台試鏡的機會。
我看着台裡的字幕從實習主持人莎莎到主持人璐莎。
我才慢慢自信起來,我覺得,我的這些特長不應該是我自卑和與别人不一樣的地方。于是我放大特長,勇敢追夢,開始一次次向前輩取經。
(被父母寵成公主的女孩終于長大了)
我是璐莎,湖南人,現在是某衛視主持人、記者,是家裡的獨生子女。
爸媽30多歲時才生了我,是以他們對我萬般寵愛。父母都是國企幹部,我的家庭一直比較美滿,條件在當地可以,爸媽總是讓我上最好學校,沒有讓我吃過苦。
小的時候,因為爸媽就是想讓我不要被學校的人看不起,讓我開心,自己省吃儉用,給我買非常貴非常漂亮的衣服穿。
我對門的鄰居是東北人,他會教我國語,而和我一起的同學,他們說話都會帶一些方言,小時候我的國語在我們那邊是很标準的。
那個時候,班裡的老師對我印象都很好,特别是國文老師,每一次上課都會表揚我,點名讓我去念國文課本上的某一篇文章。
從幼稚園到國小我成了學校的小明星,國小的時候也獲過一些朗誦比賽,那個時候主持人的天賦就開始展現出來。
可能是我國語說得好,爸媽又把我打扮的像小公主,老師也喜歡我,可偏偏那些小朋友都不喜歡我,他們都不和我玩。那時候我就很自卑。
(曾經的我是個自卑的女孩,努力慢慢自信)
其實國小進國中時我成績很好,可我的性格因為國中和高中時的那些自卑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我覺得同學對我不是很友善。
總是在想,為什麼同學們看我的眼光不一樣,為什麼總是被同學刁難。
我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就偏偏會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那個時候,正好是青春期,我始終是爸媽的乖乖女,因為自卑,成績一落千丈。
我國中的時候獲得了全國作文比賽一等獎。我從湖南來到北京,很遠很遠,我來領獎。遲子建老師就覺得我很不容易,她鼓勵我,希望我未來成為一名作家。
還去哈爾濱參加獲獎旅遊,因為我是代表我們學校,我們學校隻有我一個人是全國的新世紀的作文比賽的一等獎獲得者。
當地的日報還要發表我的文章,當時我所在的國中班級,我成了傳奇人物。
我又是個小書迷,很多同學那個時候就在貼吧上面說希望他的作文能跟我一樣好就好了。
(因為國語和作文表達能力,才有主持人的天賦)
也會有人私信我,給我留言,因為那件事,我又變得自信了一些。但成績掉下來了,一下子很難上去。
在後來慢慢成長裡,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看到學校有一些文藝晚會,唱歌之類的主持節目,我會踴躍報名。
那個時候才發現,我的這種特長并不應該成為我自卑或者我跟别人不一樣的地方。
我覺得我不應該去在意别人對我的看法,我應該放大我的特長,來主導我未來的方向。
我的理想,本來是想考一個好一點的一本,可是那時候我很焦慮,我想憑我目前的成績二本都不知道能上不。
而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我标準的國語。讓我有想報考藝校的想法,那時,藝考并不是那麼容易。
當時我沒有想過未來要做主持人,我隻是想,媒介就是大學的敲門磚,用我就藝考的方式考上一個一本,然後我再去轉專業。
(不再自卑,勇敢追夢,有了上鏡頭的機會)
雖然我聯考考了我們學校第一名,但是由于我的身高不不是很高,是以我在報校考的時候直接就被一些學校拒之門外。
那段時間我就想哭,因為我小時候比較嬌氣,我覺得我的夢想要破滅了。
但還是有一些學校收留了我,可能我的專業還行,就是說外在形象,身高沒有那麼的出挑。
2012 年我考上了浙江的一個工科類的學校,那個時候的我對未來有所改觀,又慢慢更加得自信了一點。
在2013 年,也是快要大一轉大二的時候,我們學校的經貿專業比較好,我的專業課排名也是前幾名。我的國語居然考過了一甲。
我可以去轉經貿專業的,我那年的新聞成績也是第一名,我的老師不讓我轉,他其實是在勸我,因為我們那個學校考了一甲很不容易。
他覺得我很活潑,很陽光,是以他就說,要不我推薦機會你去電視台試鏡,如果說電視台沒有要你,那你再來轉專業。
(當初老師的一句話,真正影響到我的人生)
當時老師跟我說了一句話,也許老天會賞你一碗飯。如果你不去嘗試一下,你就辜負了老天對你的期待。
其實多年後,我都非常感謝我的那位老師,他對我的這個鼓勵非常的好,以至于我後來的人生。每次面臨波折和困難的時候,我都會回想那一句話。
通過一甲證書,我走進了浙江少兒頻道,那一年我19歲。
作為一個初到的年輕新人,一些重大的活動也給不到我,我也很有挫敗感,因為我在我們學校也是數一數二的成績。
可我來到電視台,我什麼都不是,我可能隻能給老師端茶送水,我隻能幫老師拿快遞,拿外賣,當時我都有點想放棄了。
有一天,我在幫老師貼發票的時候,那個老師對我也很好,他就跟我說:“要不然,我們有一個三八婦女節活動,他們叫辣媽節,因為少兒頻道是跟親子類比較相關的一些活動,這種辣媽節需要一個出鏡的人物。
(通過努力勇敢追夢,迎來了出鏡的機會)
我們這邊人手不夠了,他問我,你要不要試一試?”但是那個制片人對我是很不自信的,因為那是一場直播,如果被我做砸了,可能就是非常不堪設想。
而我很有勇氣的對他說,我很想試一試,然後我就去試了,而我在錄制節目前一天晚上,我一夜沒有睡覺。
我就把那些詞都背得很好,第二天去錄的時候就是基本上一遍過,拍出來的效果也很輕松,很好看的。
因為那一次出境的機會,我的好運就慢慢來了,那個作品在我們的浙江廣電集團大螢幕上播放,首站少兒頻道的大型活動三八辣媽節。
(你越努力就越幸運,請不要否定自己)
那天,浙江廣電集團大上司,路過了那個大螢幕,看到了鏡頭裡的我,他就問陪同他身邊的人,他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個主持人,新招的嗎?
陪同上司的老師跟他說,這是我們的剛剛招進來的一個新主持人,才20歲。
于是,我就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去各種國際頻道、衛視訊道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去亮相,有的是主持人,有時候朗誦,有時候唱歌,有時候跳舞。
那個時候我走得很順,我們頻道的一些老師,他們知道我很不容易,因為我一直幫他們貼發票,貼了好幾個月,有很多老師也會幫我。
有一天我們有個男主持人,他說:“第二天那個活動太早了,我起不來,我有點别的事情,我想請個假。”問我:“你能不能幫我去主持一下?”
(每次采訪你都要有應變能力,他們會問你不同的話題)
做為新人隻要有出境的機會,我當然願意。
于是,我就去主持了一期以我為主的節目,可能那些節目,對于老主持人來說沒什麼,但對我來說那就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我很感謝他們,也許是越努力越幸運,你努力了,你優秀了,就會有人不自覺的去幫你。
因為我的努力,我被安排在浙江 少兒頻道做主持人。那個時候,我走在路上也會有一些小朋友說,“你是電視裡那個莎莎姐姐嗎?”
我去學校裡面拍活動,他們都說今天莎莎姐姐來了,就想見到你什麼的,家長也會跟我說,孩子都很喜歡你的節目。
是以我那時候是有一種喜悅,有點小小的飄飄然,覺得自己是個小明星了。
但是另外的一個方向,我又會思考,就是現在孩子們都喜歡我,因為我很年輕,但未來我老了,我不叫莎莎姐姐,我叫莎莎阿姨了。
他們是不是就不會再喜歡我?
(辭職了的少兒頻道,再次來到北京追夢)
那是不是我就沒有辦法勝任這份工作了?因為少兒頻道她對于女生的花期,包括各種風格,生活任何一個發展是有限制的。
那個時候,我内心又有點恐慌,我覺得可能他們喜歡的就是20歲的我,如果我30歲了,40歲了,可能就沒有辦法在少兒頻道成為大家喜歡的莎莎姐姐了。
我就有想出國念研究所學生的念頭,我中間可以有保研的機會,但我當時為了做主持人放棄了,後來我覺得我應該給你充個電,然後我非常想出國。
就在我決定出國的時候,媽媽得知我有機會保研,她怕我研究所學生念完,錯失了主持人的崗位,于是在郵寄獎狀加分環節,媽媽就猶豫了,我也猶豫了。
那幾年國外有一些動亂,父母也擔心我的安全。是以我就隻身來到北京。
(通過自己的努力,再次從幕後走上舞台)
初來北京的過程不是很順,因為我在浙江少兒頻道已經是做得很成熟的主持人,到北京,又開始隻能做一些幕後工作。
當時浙江衛視主持人伊一老師,在北京一場晚會上偶遇我,她聽到我的經曆,替我感到遺憾。
我剛來北京的時候住在火車站旁邊的一個地下室。又小又黑暗。從小沒吃過苦的我,也有想放棄的念頭。
但我看到那些畢業後來北京的大學生,他們什麼都要從頭開始,而我已經擁有了一個做主持人的起點和能力,後來我就一直在找機會。
我最先是幫著名的主持人肖東坡老師,做一些整理雜物,對對稿子,維護肖東坡幕後工作。
後來有一天,對我來說有了一個很大的機會,我們有一個節目需要一個配音,他讓我來配音。
肖老師對我說:“璐莎呀!你真的不應該做幕後,你的天賦被浪費了,你這麼年輕,我希望你能擁有更多在外面展示的機會。”
(采訪了很多成功人士,也通過他們不斷成長)
在肖老師在鼓勵下,我開始全力追夢,出席一些大型國家展會、旅遊節日、服貿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這些。做各種各樣的記者專欄采訪。
知道什麼時候哪個上司會來,沒有什麼稿子該說什麼話,很多時候都是現場發揮。
正是因為我有幕後工作的積累,就曾經在少兒頻道當過主持人,是以我現在才能是一個有完整思維的媒體人,我可以一個人從台前到幕後,比較完整的去完成,這是我的一個優勢。
需要這種優勢,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完成下來,而作為媒體人,所具備的能力需要是全方位的,除了國語,任何能力的臨場發揮,都要做到面面俱到。
正因為我的一份努力,讓很多編導老師看到了我的能力,像當初在浙江少兒頻道一樣,我又慢慢的擁有了很多機會。
編導老師會讓我去做那些大型活動的主持,而那些大型活動,你的頭腦永遠都要保持足夠的清醒。
(有一次,跟同僚一起我參加的飛盤活動)
因為自己一直處于高壓工作,那些年有一些追我的男孩,我都放棄了戀愛,對于青春最理想的選擇,我還是以事業為重心。
我也一直感謝我爸媽支援,因為不是每一個爸媽都能夠放心讓一個女孩來每天來闖蕩。
其實我爸媽媽在我最初起飛時,也是我一直鼓勵我說:“沒關系,你人生的道路如果退一萬步,失敗了,大不了再回父母身邊。”
即使人生無法發光,也無法走得更遠,起碼還是能保證粗茶淡飯的日子。
是呀,我一個湖南三四線城市的孩子,雖然父母小時候給到我物質上優越的條件,那也隻是他們省吃儉用。給到我最好。
我沒有一點強大的背景,我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立足北京,走進央視。
也用自己那幾年奮鬥得到的結果,在海南給父母買了一套海景房。曾經小時候他們給到我的愛,今日我所有的回報都不值一提。
(工作之餘我也會參加很多活動,享受青春)
偶爾我也會去陪陪他們,遺憾的是我的假期确實太少,因為新聞記者是一個高強度工作,經常到全國各地采訪。
如果打開海南衛視的新媒體視訊賬号,也會看到曾經我的一些短視訊的作品。
我會帶大家去看一些展會,去拍一些小視訊,有一些不認識的我人通過視訊認識我。
因為主持人和記者的這個身份,會見到一些很厲害的人,我每次跟他們做一些高端的訪談,我會把你成功經曆做為自己的一個精神食糧,我會去從這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裡面去找方法。
比如說我前段時間,采訪了海外留學回來的90後新農人。他叫林東東,他的這個橘子就遠銷海外,因為我們中國很多那種那個蜜橘,他們那邊的就叫湧泉蜜橘。
他明明有很多的選擇,但是他去選擇用自己擅長的網際網路的思維改變了整個農村,讓農村振興,讓家鄉脫貧。
(采訪了90後海外歸來的創業人士林東東)
我也不希望自己看上去很高大上,現在的我隻想一個更親民的事,離大家更近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想離父母近一點,能照顧好他們的晚年。
人生有很多條路,适合自己,我還是願意做群衆身邊的那個媒體人。
有很多人可能就是你身邊的一個朋友,跟上了時代風口媒體的潮流,從離觀衆遠的地方走到觀衆界的地方。
媒體人是一個綜合性的職業,不光是大家看到的主持人、記者,傳媒行業裡的制作,設計,業務,策劃,推廣等職位的人員都叫媒體人。
随着社會不斷的發展和改革,有了更多的新媒體人湧現和突出,且現在還有很多新媒體不斷的誕生。很多主播人也抓住了新媒體的風口。
未來,我的理想還是想做一些新媒體的嘗試。
因為傳統行業其實說實話這麼兩三年代,人一定不能向現實低頭,每個人都必須用個人能力談話。
(拍一些直播,希望做群衆身邊的媒體人)
我不隻是眼前這些東西,我的内心還有 詩和遠方,我的青春也不會就這麼奉獻掉了,我還有很多的可能性,這也是我想要去鼓勵到更多的人。
因為我們以前的人類的眼光,曾經以為30歲都定性了,其實30歲才剛剛開始,我讀研究所學生的同學們,那些三十五六的的女生朋友,一次又一次跳槽,一次又一次得更好,飛得更高。
是以我覺得特别是女生,真的不要輸給時間和自己,也不要輸給時代的否定性,要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勇于挑戰,你要努力,要有野心,一定會有成功的曙光。
(璐莎Sally,請關注我)
【口述:璐莎】
【編輯:範彩霞】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裡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選關注哦!@人間千面故事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号友情提醒:請自行辨識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