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宗接代,單身幾十年的貧困老漢從街上撿了個小自己近五十歲的妙齡少女回家當老婆。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老漢如願以償有了個大胖兒子。可看着漂亮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他卻發了愁,甚至不斷懊悔當初自己撿回妻子的舉動。
分明願望已經實作,老漢為何後悔不已?年輕的姑娘又為何選擇留在年老又貧窮的老漢身邊,為他生育孩子、照顧家庭?
老人表示自己感到後悔
、76歲丈夫29歲妻
這個不斷發愁的老漢名為黎亞勳,因為不努力導緻的過分貧窮和非常一般的長相,幾十年來他一直沒能擺脫單身漢的身份。
等到年紀上來後,一沒有家人照顧二沒有存款積蓄的他日子過得越發艱難,隻能蝸居在村頭早已變得破舊不堪的屋子裡,靠打零工和國家補助勉強度日。
不過,雖說十分貧窮,但黎亞勳一直沒放棄過對孩子的渴望。在這個思想守舊的老人看來,窮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老黎家的種就要在自己這輩斷了!
黎亞勳老人
每每看到村裡孩童嬉戲奔跑的樣子,每每看到村民阖家團圓的美好畫面,黎亞勳心裡總會生出濃濃的遺憾之情。
他多想要個孩子,多想要個知人冷暖的老婆。隻是黎亞勳也明白,以自己這條件,别說是好人家的姑娘了,就算是腦子有毛病的姑娘,人家家裡人也不願把女兒推進火坑。
就這樣,在一聲聲的長籲短歎裡,黎亞勳走到了2000年,走到了人生的第66個年頭。
誰都沒有想到,就在這一年,黎亞勳的人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小平
2000年的一天,黎亞勳所在的村裡突然來了個流浪女孩。雖然外表十分狼狽,但這女孩的長相十分周正,被人問問題時,也能回答幾句。
據女孩自己所說,她的名字是楊小平,今年十六歲了。雖然經常見到各種各樣的流浪漢流浪女,可像楊小平這樣十分年輕又很漂亮的流浪女孩可不多見,一時間,手頭無事的村民們都趕了過來,圍着楊小平議論紛紛。
其中,就包括已經66歲的黎亞勳。
誰都不知道在看到神志不清的楊小平後,黎亞勳心裡想的到底是什麼,唯一能确定的是,就在幾天後,黎亞勳将楊小平帶回了自己那破舊的家。
當地居民回憶當時情況
起初,村民還以為黎亞勳是要把楊小平當成閨女養,畢竟他整日都念叨着想要個孩子。而且楊小平和他的年齡差距也實在不小,從外表看,兩人就像是一對爺孫。
然而時間一長,村民們都看出來了,黎亞勳哪裡是把人當女兒養,分明是把她當老婆來對待!
倘若是在其他地方,16歲的妻子和66歲的丈夫的組合必然是不會被認可的,可黎亞勳所在村莊既封閉又貧窮,村民們顧自己還來不及,哪裡有閑心管楊小平的閑事。
于是對于黎亞勳和楊小平這對老夫少妻,大夥很快就接受了。有老太太在閑聊時,還說楊小平是遇到好人了。
黎亞勳家用木闆封起來的窗戶
“雖然窮了點老了點,但人家黎亞勳可是願意給她吃的穿的住的,她也該知足了!”
在一聲又一聲附和聲中,神志不清的楊小平就此成了黎亞勳的妻子,被迫承擔起了給老漢生兒育女的責任。
二、在一起後,真的幸福嗎
也許在最開始,楊小平是不願意和黎亞勳在一起的。因為在被帶進黎亞勳那破舊的房子後,她曾多次嘗試過離開,可都沒有成功。
到後來,不勝其擾的黎亞勳幹脆把楊小平關進了門窗釘得死緊的屋子裡,不允許她随便外出。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等,都是他一手給楊小平包辦的。
黎亞勳給楊小平梳頭
時間一長,原本就神志不清的楊小平情況變得更加糟糕,整日裡昏昏沉沉的,很少有清醒過來的時候。
漸漸地,楊小平也适應了整日被關在屋子裡的生活。除了經常往牆上寫“我要回家”四個大字外,她再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反抗的迹象。當黎亞勳拉着她要生孩子時,她也隻是沉默地接受。
雖然因為身份年齡問題,黎亞勳和楊小平一直沒有領取結婚證書,但二人确實發生了夫妻關系。沒過多久,楊小平就給黎亞勳生了個兒子。
看着懷中活潑可愛的兒子,終于解決了傳宗接代問題的黎亞勳老淚縱橫。他給兒子取名為黎光友,一心隻盼望着孩子能順利長大成人,将他家的香火給一直延續下去。
兩人的孩子黎光友
可随着時間流逝,原本因兒子的到來無比歡喜的黎亞勳又陷入了愁思:
自己的年齡已經大了,顯然無法陪伴兒子長大成人。而即便生了孩子,楊小平也沒有清醒過來,這樣的她自然也不可能照顧好孩子。倘若自己離開了,年幼的黎光友該怎麼辦呢?
思來想去後,黎亞勳覺得,還是得找到楊小平的家人。
多年相處下來,黎亞勳清楚自己的妻子肯定不是一般人。雖說神志不甚清楚,但每當聽到音樂聲時,楊小平都會跟随音樂翩翩起舞,像是接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一般。
楊小平不斷在牆上寫下“我要回家”四個大字
平日裡,她還會經常拿着石頭在地上、牆上寫寫畫畫。在那個年代的山村,識字的人可不多,更不要說是姑娘家了。
和村民商量過後,大夥都覺得楊小平肯定不是天生精神有問題,否則她絕不會懂得跳舞寫字,一定是後天受了什麼刺激才變成這樣子的。
隻是在十裡八鄉打聽了半天,衆人都沒聽說過有哪家上學的姑娘丢過。由此看來,楊小平的家必然在更遠的地方。
得出這個結論後,黎亞勳幾乎要放棄尋找楊小平的家人了。畢竟以他家的經濟狀況,他肯定是沒法外出尋找妻子的家人的。
懂事的黎光友在做家務
懷着悲痛的心情,黎亞勳甚至帶着年幼的兒子來到了山上,在這裡給自己挖起了墳坑,打算趁着自己還有力氣的時候先把後事準備齊活,以免到最後落得個無人收屍的凄涼結局。
不過,就在黎亞勳幾乎已經放棄的時候,有人給他出主意說,為啥不找電視台幫忙,知道的人越多,找到楊小平家人的可能性就越大呀。
聽了這話,黎亞勳覺得很有道理。很快,他就找到當地媒體記者,向他們訴說了自己的心願,希望能借助媒體管道來圓了妻子的尋親夢。
三、最終的結局
接到黎亞勳老人的求助後,沒多久記者就趕到了家中,對這家人進行了采訪。
黎亞勳向記者訴苦
其實,黎亞勳手裡也不是沒有尋找楊小平家人的線索。在為數不多清醒的時刻,楊小平曾主動向人們透露,自己的父親叫做楊國兵。
從黎亞勳那裡得到這條線索後,記者當即趕往當地派出所,拜托戶籍民警在系統裡進行搜尋。
隻是隻有名字是遠遠不夠的,由于不确定戶籍所在地,又沒有其他關鍵線索,警方始終沒能找到任何有關楊小平家人的線索。
屋漏偏逢連夜雨,記者這邊沒有線索,黎亞勳一家那邊又出了新情況。由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一家三口原本居住的破舊房子被徹底沖垮,他們隻能匆忙收拾出勉強還能用的家具,暫時住到了村頭一間早已廢棄的破舊教室裡。
被迫搬到廢棄教室的一家人
看着眼前的破爛光景,黎亞勳後悔不已。他連連捶着胸口懊悔地表示,早知如此自己當初就不會和楊小平要孩子了,現在這樣不是給自己和還沒長大的兒子添堵嗎?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黎亞勳一家的這期節目在電視上播出後,社會各界紛紛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當地相關機關出資為黎亞勳一家重修了房子,并為他們申請到了貧困戶補助。一家愛心醫院主動聯系到了黎亞勳,為楊小平提供了免費治療的機會。
最令人驚喜的是,在收看了這期節目後,楊小平的家人也找了過來。在修繕後的房子裡,分别已有十多年之久的楊小平和家人終于再度團聚。
當地政府為他們蓋的新房子
此時,楊小平已經29歲了,撫摸着她不再細膩的皮膚,楊家人泣不成聲。
不過,或許是覺得楊小平已經有了家庭,或許還有别的原因,楊家人最後沒有帶走楊小平。在留下一些錢财後,他們便離開了黎家,讓女兒繼續跟着黎亞勳過日子。
想想楊小平曾在牆壁上寫滿了我要回家四個大字的舉動,再看看現在楊家人抽身離開的行為,還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其實,楊小平的精神疾病并非無法治好。在專業的醫生介入後,楊小平的精神狀況逐漸好轉,目前她已經基本恢複了自理能力,至少能保證在黎亞勳離開後,她能照顧好自己了。
一家人在一起
如今,黎光友已經長大成人。孝順的他在有了自理能力後,最終選擇外出打工掙錢,并且每個月都會将工資寄給遠在家鄉的父母,極大地減輕了壓在黎亞勳身上的生活負擔。
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懂事的黎光友能得償所願,和父母的生活能越過越好。
當然,将神志不清的流浪人士帶回家這種舉動,筆者還是不支援的。有人覺得黎亞勳将楊小平帶回家至少解決了她的溫飽問題,可卻忽視了楊小平本人的想法。
退一萬步講,社會上流浪女慘遭囚禁虐待甚至是殺害的案件從來不在少數,誰能保證每個帶走流浪女的人都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