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肚疼,最少被轉3個科室,是醫院過度檢查還是另有隐衷?

作者:特級營養師老劉

就為了看一個肚子疼,居然被醫院轉了三個科室,依然沒有查出毛病。一個肚子疼,真的有那麼難治嗎?醫院到底在做啥?

56歲的張惠芳一直右下腹疼痛,在家人催促下到醫院就診。誰知道,第一次就診就不順利。因為醫院兩個導醫護士之間發生争執,一個認為她應該挂普外科,另一個則認為她應該挂婦科。

一個肚疼,最少被轉3個科室,是醫院過度檢查還是另有隐衷?

張慧芳猶豫不決,最後在一個護士建議下挂了個婦科專家号,經過一個多小時等待,張慧芳終于見到專家,專家讓她做陰超後回診。

張慧芳做完檢查已經上午11點多了,一直等到下午,她好不容易等到回診,專家看了B超,又讓她去普外科。

到了普外科,醫生比較詳細地問這問那,最後建議她做腹部B超。考慮到做完B超再看醫生,可能耽誤她接孫子放學,是以她決定第二天上午做腹部B超。結果雙腎、輸尿管和膀胱都未見異常。

一個肚疼,最少被轉3個科室,是醫院過度檢查還是另有隐衷?

醫生又讓她做鋇灌腸檢查,看看有沒有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等疾病,結果一切正常。于是又轉到消化内科,最終确定是膽囊炎。

聽了張慧芳的求醫經過,許多親朋好友認為,這是醫院為了賺黑心錢,故意讓患者過度檢查,一點兒醫德都沒有。

但是大部分醫生卻不這麼看。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的診療流程:醫生看病就像公安人員破案一樣,需要一點點排查摸索,才能最終鎖定犯罪分子。

一個肚疼,最少被轉3個科室,是醫院過度檢查還是另有隐衷?

北京朝陽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尚占民博士認為:右下腹部在醫學上屬于三角區,它是泌尿、婦科、腸道和闌尾的交彙之處,牽涉到多個科室,醫生檢查後,大學室沒有發現問題的,轉到其他科室,這是很正常的流程。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内科主任醫師王澤民認為,疼痛隻是身體疾病在某個部位的反映,不經過檢查,很難确定是哪個部位出了問題。

一個肚疼,最少被轉3個科室,是醫院過度檢查還是另有隐衷?

比如同樣是肚疼,可能是胃病,可能是肝病,可能是闌尾炎、膽囊炎,也可能是心髒病。

又比如,有的人牙疼,其實不一定是牙齒問題,可能是心髒病、心肌梗塞導緻,是以經驗豐富、有責任心的牙科醫生,會讓患者轉到心内科就診。

鑒于右下腹疼痛比較複雜,是以專家給出了一個大概就診流程:

一個肚疼,最少被轉3個科室,是醫院過度檢查還是另有隐衷?

1,如果是急性右下腹疼痛,高度懷疑是闌尾炎,是以優先考慮挂外科。

2,如果是長期慢性疼痛,可以先挂内科,通過血正常、尿正常、腹部B超等等,看看是否是腸道疾病。

3,至于肛腸科,其實也是外科的一部分,如果原來就有肛腸病史,可以直接挂肛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