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盧麟元:以前35塊錢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6000都不行,為什麼

作者:笑了禅師

盧麟元:建國後的前28年,35塊錢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6000都養不活了。

用購買力進行比較,以前的35塊錢的購買力,是現在6000塊的20倍!

盧麟元:以前35塊錢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6000都不行,為什麼

為什麼這麼大差異,這是資本的一種制度性設計,這種制度性設計在大陸已經持續了快20年了。

從20年到現在到今天,我們兩個問題還解決不了,一是資本積累率是負的;二是實質負利率。

我給大家用大白話解釋一下這兩條:

資本積累率是負的:說明賺的錢不夠用來維持或擴大經營,它的資本正在減少,而不是在積累。

實質負利率:是指實際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說白了就是把錢存銀行,它實際上是在越變越少的。

盧麟元:以前35塊錢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6000都不行,為什麼

盧教授介紹,以前的平均工資是35塊,現在是6000塊,而現在的6000塊錢都不如以前的35塊,說明老百姓這些年來沒有增加實際收入。

而前不久的資料顯示,現在3000塊就算中等收入水準了,規模有4億,也就是說,有10億人是低于3000的,根本還達不到6000的平均水準。

資本早就設計好了,讓你6000塊錢一個月工資能夠保證你的溫飽,但要繼續拼命工作才能活下去。

盧麟元:以前35塊錢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6000都不行,為什麼

為了證明這種說法的真實性,我看了大量的真實網友發言:

1、“以前父親一個人可以養一家四口。”

2、“父親49元五角養八個人,五個孩子,三個大人。”

3、“那個年代35塊錢一個月能養一家老小,還有結餘,而現在6000塊錢養個小孩兒,也壓力山大。”

4、“那個時候吃的是綠色安全健康的食物。那時的入托住房,醫療教育基本是免費的,工作不愁國家配置設定。人人平等,人人有工作,人有飯吃,無後顧之憂。”

5、“當年我父親工資36.5元,養活我家七口人,起碼是中等生活水準。”

盧麟元:以前35塊錢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6000都不行,為什麼

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