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作者:半點清流

偶然跟一個在上海打工了多年的朋友聊天,聊到了他最近的生活狀況。因為過去忙于工作的原因,他在上海基本上三點一線,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上班下班的路上。多年來的高強度工作,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租住的小區周圍有什麼商業業态。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最近呢,他失業了,在考慮怎麼吃晚飯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們小區門口還有兩家生鮮超市。聊天的時候是晚飯的時候,他就邊走邊讓我看小區周圍的狀況。并表達了對當下流行的所謂刺激消費的看法。在他看來,吃飯是個既想吃好,又不想多花錢的事情。作為失業者,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買菜自己做。

過去早出晚歸給資本賣命,到失業的時候雖然有點存款,但是跟上海較高的物價相比,手裡那點存款真的不算什麼。看着一路上燈紅酒綠,感覺失業的自己跟這個城市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随着他的鏡頭,我看到好幾家店鋪,雖然燈火通明,但是顧客寥寥。用他的說法,刺激消費邏輯錯了,沒錢靠什麼消費呢?鼓勵生育也不成立,連自己都活在不确定中,又怎麼敢生孩子呢?

大陸外貿迎來了拐點,而這個拐點,反映了全球制造業供應鍊方面,則是全球商業貿易的重塑,而獲利者卻非我們。一個延續了四十年的經濟神話,正在迎來大變局時代。

大家好,歡迎來到半點清流。請及時關注本公衆号,避免錯過更多精彩内容。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2023年,中國出口在全球份額中有所下降,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導緻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中需求放緩。中國去年全年的出口首次出現了下滑。當然,這個是指的美元計價方面。以人民币計算的出口資料上漲了0.2%,基本跟去年持平。而以美元計價,出口金額接近3.4萬億美元,比去年下降了3.6%,這是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出口資料下滑。

進口方面,大陸去年以美元計價進口總額約為2.65萬億美元。進口以美元計價,下滑了5.5%。而進口從屬于出口和國内消費,就像是一個商店一樣,營業額下降了,也就不會進那麼多貨了。消費不及預期和出口疲軟共同導緻了出口的下跌。不過中國去年實作了8200多億美元的外貿盈餘,跟2022年8776億美元外貿順差相比,下滑的幅度就比較大了。

而導緻大陸進出口資料下滑的主要因素,正是全球局勢的變化。大家知道,疫情之前,大陸進出口總額還隻有現在的大約三分之二,但是疫情之下,中國出口猛然之間飙升了10萬億人民币,如此快速增長本身就不是正常的。

歐美作為全球主要的消費市場,在疫情中看到自己對中國制造過度依賴,都在有針對性地對我們搞産業鍊去風險。美國則出于大國博弈的角度,對我們的貿易進行制裁的同時,搞所謂友岸外包,主導産業鍊遷出中國。這些外部因素,都對我們的進出口貿易,形成了較大的壓力。

出口資料上雖然變化不大,但是考慮到汽車等中端商品的出口增幅明顯,勢必導緻低端制造業服裝鞋襪類的出口大跌。這些人力密集型産業産能下降,直接導緻了成千上萬人失業。而他們失業後,又不能進入中高端制造業,很自然的,也就沒有了收入。

這也是2023年一整年,大家都在關注通縮的原因。那麼我們到底有沒有通縮呢?

從去年全年看,我們不能将去年定義為通縮的年份。因為消費者價格上漲了0.2%,雖然是2010年以來通脹最低的年份,但是并未出現物價下降的情況。不過從後半年的狀況來看,CPI已經連續3個月處于收縮區間。這也是學界認定我們已經陷入通縮的直接證據。

資料對比上,上一次陷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滑,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當時因為外部需求下滑,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出現了短暫的CPI下滑。随後就被經濟刺激計劃給沖散了。

自從去年CPI陷入通縮區間之後,似乎經濟政策就失效了。人們在切身經曆經濟寒冬的同時,對于未來的不确定性越來越感到擔憂,于是我們發現,不必要的消費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家庭舍棄,食品反而成為了拖累CPI資料的關鍵。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正如大家讨論的那樣,又到了信心比黃金重要的時候了。在去年一年的密集調整中,大家的信心似乎依然沒有恢複,反映在消費上就是大家不花錢,少花錢,不花沒必要的錢。中國消費的減少,是進口減少的一部分因素。出口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似乎短期内也看不到恢複增長的曙光。

在歐美主導下,墨西哥,越南,印度成為了本輪博弈的最大受益者。美國商務部資料顯示,去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商品占全美進口額減少了20%,而從2004年就是美國第一大進口國的中國,已經被歐盟,墨西哥,加拿大超越,位于美國進口商品的第四名。具體份額上,大概占美國進口商品總額的不到14%,這是17年來的最低。

美國對大陸商品加征關稅,外加主導産業鍊遷出中國。這一影響之下,大量國内供應商在墨西哥建廠。在去年12月,美國不再對安裝了中國産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材料的新能源汽車實施稅收補貼,這導緻特斯拉将全球最大的工廠建在了墨西哥。而且還準備帶走我們幾十家的新能源汽車供應商。特斯拉的做法,神似蘋果帶走富士康的模式。而特斯拉的出走,不僅僅是GDP被帶走,更是高品質的投資以及大量的就業機會消失。

現在想想,有些事情都是注定的,根本沒辦法挽回。關稅導緻我們的産業鍊失去比較優勢,而地理位置上,墨西哥之于美國,就像是東南亞之于中國。反映在中美貿易博弈上,墨西哥具備天然的優勢。

說實話,咱們也在加大對墨西哥的投入。不為别的,美國已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博弈歸博弈,但是資本是逐利的,他們自然會跟随美國這一客戶的需求而轉變。畢竟訂單還在美國采購商手裡。

這就像蘋果拉着富士康去越南印度建廠一個道理,面對客戶的需求,供應商隻有服進而沒有選擇。如果富士康不聽蘋果的,那麼有的是供應商願意聽從蘋果的召喚。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這些都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歐美依然掌控着全球供應鍊的話語權,我們手裡掌握的産業鍊的優勢,終歸要聽從供應鍊的需求。也就是說,這方面,我們依然受制于人,而不是我們真的可以用産業鍊将歐美鎖住。

中國對美出口的大幅度下跌,反映在國内的狀況上,就是物價指數出現了08年以來最低漲幅。國内嚴峻的經濟形勢也說明了,我們在供應鍊上實際上是受制于歐美的。之是以受制于歐美,是因為歐美個人所得高,他們的群眾有能力消費,創造出了巨大的消費市場。

這就像是你商業上的客戶,你位于供應者的角色,自然客戶的需求,就是你轉變供應方式的依據。舍此之外,别無其它。目前中國企業大量出海,去越南,墨西哥投資,不就是這一問題的最好說明嗎?

實際上,從人力成本上說,墨西哥并不比中國便宜。即便是越南比中國人工成本更低,也不是産業出海的根本原因。一切的一切,還是生産者跟着需求者,或者說歐美品牌的需要在轉變。而這種轉變,對我們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上面我們說到,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幅度非常低,大家不敢花錢,内部大量外貿企業員工失業,收入減少或者直接沒有收入,國内消費低迷,這導緻專注于内銷的國内生産企業也出現了産業過剩的現象。

在市場倒逼之下,中國本土品牌也不得不走出國門,深度參與國際競争。當下,火熱的汽車價格戰一輪接着一輪展開,生産速度嚴重超過消費需求。新能源汽車出海建廠,就是最好的說明。

産業鍊外遷,國内品牌出海,外貿迷航,進口下滑。這一切的資料都會給人一種未來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又反過來增加了居民的儲蓄。根據最新的資料,截至2023年末,大陸居民存款規模已經高達137萬億,僅去年一年新增存款就高達16.67萬億。總規模上,已經超過了大陸去年126萬億GDP的規模,這個數字是非常可怕的。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預防性儲蓄增加,居民存款會導緻貨币運作不暢,企業和居民之間的貨币循環也會出現運轉不暢的狀況。大家不但不想消費,甚至對于理财的興趣也在下降。反映在資料上,去年上半年,中國理财産品投資資産餘額約為27.7萬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少了4.11萬億元。半年度新成立公務基金數量,在2021年下半年沖到1,046隻以後,到2023年上半年隻有599隻了

宏觀經濟的風險和不确定性,事實上加重了投資理财和股市的風險。再加上我們股市上存在一些不能說的漏洞,導緻了越來越多的人對資本市場失去信任,銀行存款的固定利息雖然很有限,但是人們也不願意冒風險去金融市場理财。這種保守的儲蓄行為,本身就是對宏觀經濟的巨大傷害。原因是金融市場是宏觀經濟的催化劑,如果資本市場起不來,那麼宏觀經濟就失去了最大的驅動力。

如果十年之前,有人跟你說中國經濟會陷入如今的困局,估計你肯定是不會相信的。因為朝氣蓬勃,目标是星辰大海的十年之前,當時的憧憬放在現在去看的話,似乎就是一場美夢。今天我們事實上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大變局已經到來。我多次強調過,這個十字路口,需要下決心變革,進一步陽光燦爛,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宏觀資料上,14億人擁有137萬億存款,人均差不多10萬。這是個非常出色的成果,如果這些錢可以拿出來消費,我們内循環就會瞬間啟動,抵消出口下滑導緻的經濟困局。如果白岩松的問題是成立的,居民首先要有錢,然後再去探讨怎麼去刺激消費。至于“有錢”這個錯誤的前提,再次讓這個人被罵上了熱搜。

大家要清楚,我們對于中産的定義僅僅是月收入3000元人民币。達到這個标準的人群總數量才隻有4億人。還有10億人是月收入3000以下的人。這注定了,絕大多數人達不到人均的水準,你跟富豪一平均,可能人均都有幾個億,但是這幾個億并不是你的,可能你兜裡就剩下了幾個吃飯的錢。這導緻銀行裡躺着巨量的居民儲蓄,但是大多數人卻不得不面對收入不足的困境。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收入差異導緻的存款差異,直接決定了儲蓄轉化為消費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所謂有錢的前提也就是一些人用來粉飾的借口。過去四十年,高速增長的經濟紅利,創造了天量的财富,而這些财富,大多數都被少數人收入囊中。而大多數人,錢包空空如也的同時,還背着沉重的債務。這樣的環境,刺激消費,大多數人沒錢,怎麼去消費?這個底層邏輯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有錢不敢花“的前提是錯誤的一個道理。

而富裕階層即便手裡握着天量的存款,他們也不過一日三餐,一室而眠。即便是富裕階層再怎麼消費,也不可能拉動整個内需市場的良性循環。根據最新的胡潤資料,截至2023年末,中國千萬資産以上家庭數量211萬,500萬以上資産家庭數量500多萬戶。加在一起,富裕人群的總數量大約也就2000萬人,隻占據整個人口規模的2%左右。這還怎麼去刺激大衆的消費?

我們當下應該着力去做的,不是刺激消費,不是限制産業鍊出海。而是從政策端想辦法提高普羅大衆的收入。既然歐美對華去風險化已成定局,這個時候我們若不采取正确的做法,勢必導緻産業鍊持續流失,最終将我們的優勢産業鍊給掏空。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過,解開困局的鑰匙,就在于我們龐大的内部市場基礎。當下内部市場起不來,歸根結底是沒錢。這個時候,增加群眾收入是最先要思考的問題。但是工資收入高是有副作用的,勢必導緻工廠的産品價格上漲。價格上漲又會反過來導緻我們的出口下滑。似乎這也不是一個好辦法。賣不出去,用高工資的辦法勢必也是不能長久的。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将我們不具備比較優勢的産業設定貿易壁壘。這些産業在沒有貿易壁壘的前提下,不保護肯定會外遷,外遷之後的就業就沒了。最後就業就更少了,一地殘渣,什麼也剩不下。

倒不如幹脆,在逐漸提高大家收入的前提下,對部分失去比較優勢的産業設定高關稅壁壘,用這種辦法留住制造業,留住就業機會,就算國内14億人的需求,也足以養活一大批産業鍊,保住這最基本的産業鍊才是破局的關鍵。

白岩松的問題:如何讓群眾有錢才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用貿易壁壘将失去比較優勢的國外商品擋在國門之外,我們就有了給勞工開出更高工資的基礎條件。逐漸提高勞工的收入,大家有錢了,内部大循環就會自然循環起來了。白岩松的那個問題的前提存在了,他所提出的那個問題,也就沒有不存在了。

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刺激消費和培育内部市場方法論方面的問題。不能夠弄清楚這層邏輯,可能我們真的在大變局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