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作者:月亮灣拾貝

#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制造#​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介紹,當初規劃的繞月、落月、采樣傳回現在基本完成。将在載人登月之前,完成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預計到2028年左右,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可以建起來,大陸航天員有望在2025年至2030年間登上月球。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月球探測器和月球車

㈠ 陳冬、葉光富和王亞平有機會加入大陸首批登月團隊

大陸航天的第一批航天員即将退休,人們将目光轉向第二批航天員。在第二批航天員中,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年輕,他們到2030年接近50歲,是最有希望成為中國登月的第一梯隊。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葉光富、王亞平和翟志剛

美德日選拔的登月宇航員比較注重洞穴生存訓練。這是因為已經探明月球上存在數百處天然洞穴,宇航員在地下洞穴裡可以抵禦宇宙射線和微流星傷害,并且避開月球表面極大的晝夜溫差變化。借助3D列印的工具,宇航員可以在洞穴裡友善建造生活設施。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葉光富、王亞平和翟志剛

葉光富曾在意大利撒丁島與國外宇航員一道完成過六晝夜的洞穴生存訓練。該訓練要求參與者完成對洞穴未知區域進行探索和勘測,分析勘測資料和進行3D模組化,并對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借助這次經曆的優勢,葉光富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登上月球的第一人。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葉光富與國外宇航員一道完成過六晝夜的洞穴生存訓練

㈡ 陰謀論稱美國人從來沒有登上過月球

就在中國緊鑼密鼓開展探月活動時,大洋彼岸的美國高調宣布,将趕在中國之前于2024年進行載人登月。為什麼時隔五十年後,美國急着再次進行登月呢?

1969年7月21日2點56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艙,踏上月球,向全世界宣布:“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美國從1969年7月16日至1972年12月19日,總共分6次成功将12名宇航員送上過月球。其中在月面停留時間在幾小時到3天不等。

讓人費解的是,從此美國的登月活動戛然而止。五十年後的今天,科技早已日新月異了,似乎美國再啟登月還有技術困難。于是,有人懷疑美國登月拍攝的視訊和照片都是人工僞造的。針對此類質疑,美國官方從不予以回應。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說,五十年前美國宇航員的确登上過月球,這是事實。我相信歐陽自遠院士的判斷,陰謀論的猜想是站不住腳的。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從月球上看地球

㈢ 什麼理由驅使美國急于再次登月

美國當年啟動阿波羅計劃是因為蘇聯于1959年9月12日率先向月球發射了無人探測器,以及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遨遊太空第一人。後來,蘇聯的載人登月計劃一直沒有能夠成功實施,美國就沒有繼續登月的必要了。而阿波羅計劃耗資200億美元,相對于當年美國GDP7000億,也是很大的負擔,美國借此可以将這筆資金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現在美國急于再次啟動登月計劃,其理由是應對中國的挑戰。就像當年對付蘇聯那樣,美國絕不允許中國率先開發月球。何況,美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本來就有優勢。

美國在這個時候決定重新開機載人登月,還絕不是意氣用事。就在12月13日,美國媒體鋪天蓋地報道矽谷成功實作雷射核聚變淨增益達到120%!這就意味着聚變能離商業應用更進一步了。人們會更關心,聚變能距離商業應用到底有多近呢?中科院張傑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答了這個問題: 未來二十年内大機率會看到希望。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受控核聚變示意圖

一旦聚變能技術成熟了,人類就可以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基地。中美都發現月球上除了儲藏有豐富的稀有金屬外,還含有大量的氦-3,初步估計儲量有100萬噸。氦-3就是聚變能電廠的原料。

美國從上世界七十年代開始,不斷向太陽系的各大行星發射探測器,收集了大量行星的資料。經過五十多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準備,已經具備了探索其他星球的能力,在月球上修建太空艙或科研基地,是水到渠成的事。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月球基地想象圖

㈣ 月球基地是人類探索其它星球的最佳中轉站

中國探月工程經過前三期的探索,基本上掌握了月球土壤、氣候、空間環境和地形地貌等知識。這為第四期建立初步的月球基地設施,以及第五六期的載人月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科學家通過繞月探測器傳回的照片發現,在月球表面上存在有數百個坑洞,坑洞深度從幾十米到數百米不等。當坑洞底部被太陽光直射的時候,從接收到的圖像和溫度資料表明: 這些坑洞的結構很多都在地下連接配接成了網絡結構,且坑洞内部的溫度長期保持在17攝氏度到19攝氏度,非常适合人類在此建立月球基地。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從月球上坑洞望地球

此登月計劃中,中美兩國都選擇在月球南極附近建立月球基地。這樣的考量是因為宇航員可以從月球南極的山體内部陰影處擷取水冰。基地不僅能從水冰中擷取水,而且能将水分解成氫和氧,這是火箭燃料的主要成分。水冰的開采對未來的火星登陸也是極其重要的。

人類未來準備登陸太陽系的第一個行星将會是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類基地是早晚的事。然而,要從地球上發送大量物質到火星上,需要大推力的火箭克服地心的引力,并且在成本上也不合算。月球的引力隻有地球上的1/6,月球非常适合作為人類探索火星的理想中轉站,大量的物質可以在月球上生産或者進行組裝後,再從月球發送到火星上去。

地球的大氣層不利于地球與火星基地之間的資訊接收和傳送。同時,地球和火星各自都在自轉。月球基地也可以作為地球與火星基地信号傳輸的中轉站。

人類在不遠的将來必定會開發月球,中國探月工程必将不斷創造佳績, 由跟跑逐漸進入領跑。

陳冬、王亞平和葉光富最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批登月團隊

(在閱讀本文之前,請點一下旁邊的“關注”,小編将優先解答您的疑惑,感謝您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