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問題,是國與國之間紛争的核心,俄烏沖突是如此,巴以沖突也是如此。而近日,美國和俄羅斯,也因為領土問題,出現了一些小争議。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韋丹·帕特爾)
日前,一名記者突然在吹風會上向美方表示,稱根據俄總統普京的一項法令,俄方此前出售給美國的阿拉斯加,是“非法的”。對此,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立刻進行回應,稱俄羅斯在19世紀已經将阿拉斯加售賣給美國了,是以這塊土地俄方是無法收回的。
目前,中東局勢正亂,北約也要進行圍俄軍演,這樣的背景下提及阿拉斯加問題,這名記者着實存在煽風點火的嫌疑。而他提到的法令,其實是普京在本月18号簽署的一份總統令。
總統令要求,俄羅斯聯邦将配置設定資金來制定一個特定任務,即尋找、記錄并維護屬于俄羅斯的海外不動産資産,這些不動産不僅包括當代俄羅斯擁有的,還包括前蘇聯時期以及更早的沙皇俄國時代的不動産。
也正是因為總統令中有了“包含沙皇俄國時代的不動産”這麼一句,就觸動了美方敏感的心,随即将阿拉斯加問題聯系了起來。
對此,當下俄方還沒有一個正式回應,隻是愛湊熱鬧的梅德韋傑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開了個“小玩笑”。梅德韋傑夫表示:“我們也在等待阿拉斯加随時回歸,若是美方這樣說的話,那麼戰争是不可避免的了”。在文字的最後,他還特意添加了一個“笑哭”的表情包。
(梅德韋傑夫發文)
要知道,當下國際社會正因領土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若美俄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在這時要探究探究阿拉斯加的問題,那可不是個小事情。
但當下對于俄羅斯而言,擺脫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所設下的經濟和政治包圍網,并把好遠東地區的發展方向,才是重中之重。而美國所處的局面更為複雜,其一邊需要繼續在中東展開外交和軍事部署,以保持對該地區動蕩局勢的控制和影響,同時在台海和南海局勢緊張的背景下,美方還需緊盯亞太動态,另一邊新一輪的總統大選活動已經拉開序幕,國内政治局面也在消耗美方的精力。
是以現在對于美俄兩國來說,都不是追究阿拉斯加問題的好時機。
但是,從梅德韋傑夫的這番“玩笑話”,我們也能看出,丢掉的阿拉斯加,早已成為俄方的心頭痛了。
阿拉斯加這塊地兒,是在1741年俄羅斯探險家維特斯·貝林戈發現的,之後俄羅斯人就在這裡設定貿易站點,進行皮毛交易等活動。但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氣候惡劣、管理困難以及經濟上的考量,俄國對這塊領土的開發始終有限。
到了19世紀中葉,俄羅斯帝國認為,維持阿拉斯加殖民地陳本太高,在未來的戰争中還有可能會倍英國從海上攻占而丢失,加上俄國在克裡米亞戰争後急需資金重建經濟,于是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就做了一個決定:出售阿拉斯加,并且為防止英國擴張,俄方就找上了美國。
(阿拉斯加克朗代克金礦的發現引起淘金熱)
1867年,美國國務卿蘇厄德,就與俄國代表簽訂了《阿拉斯加購買條約》,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手中買下了阿拉斯加,算下來相當于每英畝兩美分。當時成交後,美國國内不少人還諷刺蘇厄德愚蠢,覺得拿大筆錢買了阿拉斯加這麼荒涼寒冷的土地不值得。
但事實證明,買下阿拉斯加,稱得上是美國最劃得來的一筆交易。
首先,從資源角度來說,阿拉斯加是一座寶藏山。1896年克朗代克金礦的發現,不僅引起了馳名全球的淘金熱,還掀起了一股前往阿拉斯加的移民潮。進入20世紀,阿拉斯加再次因其廣袤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而聞名世界,這些資源的開采不僅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的經濟增長,也為美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從長遠角度看,這對維護美國的工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關鍵作用。
其次,就是戰略價值。在冷戰時期,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就使其成為了監控蘇聯活動的理想之地,極北的地緣政治重要性,更是确立了其作為美國戰略軍事陣地的地位。直至今日,美軍仍在該地部署有軍事基地。并且從更廣泛的安全環境來看,阿拉斯加的存在,為美國提供了一個觀察和應對全球挑戰的有利視窗,確定了美方在國際舞台的主導地位。
(阿拉斯加美軍基地)
更為重要的是,阿拉斯加北部的海岸線直接接壤北冰洋,是以接手該地之後,美國正式成為了北極理事會的成員國。這不僅意味着美國可以直接參與北極事務,還更表明美國能與俄羅斯等國家一道,參與到巨大的北極資源争奪中去。随着全球氣候變暖,北極航道開放的可能性日益增加,這将為國際貿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而阿拉斯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将愈發顯著。
綜上所述,擁有如此重要戰略意義的地方,美方必定是輕易不會松手的,而從俄方的玩笑話來看,俄方對于阿拉斯加也是有意願收回的,但最終能不能拿回來,還要看未來的國際局勢如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