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作者:盈成财經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這是我們的精神堡壘。”

近日,錦江國際集團2023年度“青春錦江”立功競賽評選結果陸續公布。該項比賽旨在激勵和引領廣大錦江青年積極投身集團市場化改革,做優做強錦江民族品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為錦江酒店(中國區)團組織報送參賽代表之一,錦江之星拉薩布達拉宮上海大廈酒店總經理何濤同志被集團團委授予“青年管理能手”稱号。我們就此展開專訪。

下面請跟随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這位駐守藏地的“青年管理能手”的日常。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何濤同志日常工作照)

人物事迹

何濤于2014年大學畢業加入錦江,于都江堰某錦江之星任職4餘年。2019年2月調入藏區,适應期過後加入錦江之星拉薩布達拉宮上海大廈酒店。

錦江之星拉薩布達拉宮上海大廈店地處上海駐西藏辦事處所在地。2023年全年,何濤同志帶領全體員工接待了超200個上海援藏團隊,其中包括醫療援藏組、教育援藏組、上海企業考察團及各區黨政代表團,為各個援藏團隊提供最優質的住宿和餐飲體驗,讓援藏幹部們切身感受到錦江服務。同時,作為黨支部書記,他着力做好拉薩市雪社群扶貧工作,每月深入走訪社群貧困戶并進行重點幫扶。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日常工作分享

由于高原的嚴寒及缺氧環境,何濤在工作中帶領團隊共同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接待方案。

接到客人訂單後,如果是團隊客人,會先與團隊帶隊人聯系,了解團隊的年齡層、性别結構、客人籍貫等資訊,提前為客人準備洗漱包、抗高反藥物等物品,以保障客人到店後盡快回到房間休息,為客人适應高原環境提供時間與保障;客人到店後,熱心與遊客分享當地旅遊攻略、抗高反技巧等。

此外,門店員工會提前一天對已預定的房間進行檢查,確定房間内供氧裝置、加濕器、空調正常運轉,并提前打開裝置,将房間調整到舒适的濕度和溫度,盡可能為客人創造更舒适的休息環境,恢複體力以對抗高原反應。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工程維護日常巡檢)

愛心“高原餐”

此外,何濤及其員工團隊會根據當日到店客人的籍貫,與錦江之星餐飲品牌“錦江大廚”同步,“錦江大廚”會根據客人籍貫提前準備餐食、定制适合每一位客人的“高原餐”,保障餐食營養均衡的同時讓客人盡可能的吃到自己熟悉的“家鄉菜”口味。保證客人到店辦理入住後能第一時間攝入營養,緩解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适感。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團隊接待備餐工作)

感動瞬間

何濤在訪談中驕傲地分享道:我們門店每一位員工都是應急能手。由于青藏高原缺氧環境的影響,許多客人在到達門店入住的第一天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

是以,門店員工在查房時會格外關注第一天入住的客人的身體狀況。曾在國慶期間,接待了幾位來自北京的遊客,其中有一名遊客在到達西藏前已經處于感冒的狀态,到達門店辦理入住後并沒有吃飯而是直接回到房間休息。這位客人的狀态引起了門店員工的關注,在客人入住一小時後員工便前往客人房間查詢客人的健康狀況,進而發現該名客人的身體狀況已經十分危急。便迅速采取緊急措施,用門店擔架配合救護車将客人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在客人親屬到達醫院、確定客人身體狀況轉危為安後何濤及其團隊才從醫院離開。

事後,客人通過送慰問物資、錦旗的方式對門店員工團隊表達了最誠摯的問候及感謝。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入住時貼心提醒客人抗高反技巧)

屬于“錦江人”的堅守

據悉,門店共有34位員工,全天候待命接待客人,確定客人從入住到離店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門店團隊氛圍和諧,員工歸屬感極強,許多夥伴是從門店2008年開業工作至今。在工作之餘,門店還會開展許多康樂活動,給予員工充分的人文關懷,對于門店團隊而言,錦江之星拉薩布達拉宮上海大廈酒店的意義早已超越工作本身,而是一個實作自我價值、充滿挑戰而又不失溫度的平台。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青春錦江|“青年管理能手”何濤專訪

(團隊成員才藝展示及節日活動)

何濤及其門店員工專業的服務水準及細緻的服務态度,無不彰顯着錦江之星酒店作為國民旅居品牌的社會責任擔當,同時,這種精神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錦江人。

品牌故事

2022年,錦江之星正式推出5.0版本,終結了十年無産品更新的曆史,産品設計全面煥新,單房造價優化至6.1萬元,再定義經濟型酒店。

2023年,錦江之星-白玉蘭品牌BU開啟“醒獅煥新”巡演,助力老投資人提升翻新改造信心、酒店業績恢複和市場口碑恢複。截止2023年年底,錦江之星全年新簽約項目99家,其中錦江之星5.0占87%,品牌總規模數達到1140家。同時錦江之星積極投身ESG落實,在環保和社會責任上都有着積極的行動并初具成效,真正實作品牌的暖“星”質選。

錦江之星經曆28年發展後,逐漸從數量轉向品質,從規模轉向效益,從粗放走向精細,品牌煥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