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孟靜娴放得下身段。或者說,她沒有底線。
北島有兩句著名的現代詩,可能是他的代表作了吧:“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是的,卑鄙,或者說沒有底線,要不然就是放得下身段,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通行無阻的。
浣碧嫁給果郡王,也是使了些手段的。不過浣碧這個人很沖突,在驕傲與自卑之間掙紮。一方面,她要借助甄嬛,實作自己的認祖歸宗和生母的“進甄家祠堂”的理想,而另一方面,她又在暗暗與甄嬛比較甚至較量,有一種“扳倒了你,我就能取代你”的妄想——在後宮時短暫地背叛甄嬛、與曹貴人結盟,就是這種想法的表現。
嫁給了果郡王之後,浣碧明知道是甄嬛的替代品,也不由有一種“知道你愛他,卻偏是我嫁了他;知道你愛她,卻偏是你娶了我”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支撐着她,讓她甘心做果郡王與甄嬛聯絡的中介;這種滿足感也束縛了她,讓她不能進一步主動親近果郡王。
誰都知道果郡王愛甄嬛。是以一旦浣碧與果郡王有了夫妻之實,誰都會認定是浣碧“勾引”果郡王的。浣碧不肯落了人家口實。
孟靜娴就不同了。雖然她出身于國公府,卻一早就放出風來,對果郡王思慕若渴、思戀成疾,也就是用這思戀綁架了果郡王,才嫁給了果郡王。這麼破釜沉舟,真是連臉也不要了。倒難為她爹,頂着國公的爵位,由着女兒胡鬧,顔面掃地。
孟靜娴也是個聰明人。她很了解果郡王那種憐香惜玉的性格:即使不愛,也不忍傷害。于是她處處扮嬌弱,引得果郡王把照顧她當成責任,進而日漸親近。
果郡王并不愛孟靜娴。孟靜娴也知道這一點,并且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石頭也能捂熱了”,遲早感化果郡王。她隻是灌醉了果郡王,趁機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
果郡王同樣不反感浣碧。甚至因為甄嬛的關系,他對浣碧更有共同語言。如果浣碧也設計“灌醉”的戲碼,未必不能懷孕。隻不過我前面說了,浣碧那奇特的自尊束縛了她,讓她不能輕易拿出“勾引”這樣的手段來。
果郡王隻愛甄嬛,不愛其他女人;浣碧有自尊,不肯俯就。他們之間的真空,就被沒有底線的孟靜娴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