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作者:INTERWINE科通名酒展

紅酒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酒精飲品之一,但自2012年以來,紅酒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市場地位,世界各國紅酒産量及消費量量都呈逐漸下降态勢。這其中中國紅酒市場的“不景氣”尤為明顯,

資料顯示,自2012年中國白酒産量達到138.2萬千升的高點之後,2013-2016年,國産葡萄酒産量降幅相對較小,仍穩定在100萬千升以上,而2017年則近乎腰斬,産量僅為67.91萬千升。疫情三年,酒水市場更是迎來消費寒冬,使得國産葡萄酒産量進一步下探,2021年,國産葡萄酒産量為26.8萬千升,2022年中國葡萄酒産量為21.4萬千升,比上年下降22.12%,不足高點的六分之一。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中國葡萄酒消費量也在連年下降,中國葡萄酒消費量位列全球第五位,2020年開始下滑至第六位。

而在此期間,在白酒頭部酒業帶領下,白酒進一步擠壓紅酒生存市場。加之國内消費者對葡萄酒品類認知不夠,紅酒行業開始進入深度調整之中,于是,中國内紅酒經銷商開始了屬于自己的轉型之路。“紅轉白”和“紅轉醬”甚至“紅加白”成為紅酒經銷商常态。

紅酒經銷商亟待轉型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如何成功轉型成為近年來紅酒經銷商的煩心事,抛棄原有市場,走出舒适區,調整經營政策,挑戰新的賽道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如何尋找新的貨源管道、挑選新的優質品牌供應商、物色新的合作夥伴,對于經銷商來說都是一次挑戰。

白酒在中國曆史悠久,擁有廣闊的消費者基礎,市場廣大,但這也同時意味着有着一定入行門檻。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三大香型各領風騷,百億元營收酒企數量達14家。如果懵懂入局,很容易深陷“泥淖”。

01

入局全新品類,對新市場了解不夠

酒商入局白酒,需要提前對市場有更多的考量、了解,盲目入局隻會加大自身經營風險,蜂擁而至一個即使是“風口”的藍海市場,也會有一定沉沒風險。而一個優秀的展會平台,能夠讓新入局者,全面、細緻地了解這個全新的品類,對新的市場有了足夠多的了解,以便經銷商對白酒市場、行業趨勢作深入調查、學習,把握行業大勢。

中國名酒展彙聚行業頂尖資源,以會帶展,旨在打造一個彙聚行業領袖、專家和從業者的交流平台。展會同期也将舉辦一系列的頂尖論壇活動,聚焦白酒各個細分領域、各大熱門香型,廣邀業界領袖大咖,讓從業者與專家現場對話,聚焦行業動态、市場趨勢、技術創新等多個方面,為與會者提供深入探讨、交流、學習的契機。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02

選擇賽道,還有選擇市場

确定轉型後,還要确定市場,想要在一個全新的區域培育一群新的忠實消費者,初期必定舉步維艱。酒業中得華南者得天下,而廣東作為華南市場的龍頭,一直都是中國白酒重要戰略性核心市場之一,酒類市場整體容量超過600億元,其中白酒市場容量約300億元。越來越多的高端白酒品牌着力布局華南市場,華南成為中國高端白酒根據地,可謂是“空間廣闊、大有可為”。

而中國名酒展深耕華南酒業領域二十年,以深耕大灣區,面向全中國,布局全球”為定位,現在已成為連結廣闊管道資源、見證發展潛力趨勢的白酒行業盛典。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03

缺少優質合作夥伴

開辟全新賽道,原有的品牌資源和自身産品格局都将改變。如何挑選新的供應商、品牌商是重中之重,大型頭部品牌追求供應鍊的穩定和效率,而經銷商則希望所經營的品牌擁有一定影響力和吸引力。産業鍊上下遊都渴望達成雙赢的局面。

中國名酒展拟邀中國十七大名酒,二三線名酒共聚一堂,各大白酒産區分設專館,展現各自獨特的魅力和品牌實力。此外,主辦方還與宜賓、遵義等标志性白酒産區合作,組織各地經銷商前往産區進行商務考察,拜訪當地知名酒企,幫助經銷商深傳入連結接、了解白酒産地,真正了解行業,最終促成雙方合作,實作價值共創。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亟待轉型 丨酒業紅轉白趨勢加劇

随着消費市場的不斷更新,消費者對于酒類的需求正在變得多元化、場景化,這也促使品牌商、經銷商對産品布局和經營戰略不斷更新。拓展多酒種、多香型的管道經營,滿足更加多元、細分的消費群體,才能與管道和市場形成更緊密結合。

大勢之下,勢必有一批新的經銷商、品牌商抓住紅利機遇,脫穎而出。細分賽道,多元布局,或許更能實作銷售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