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玉樹淨無瑕,輕送寒煙冷到家。欲蔔年豐今有驗,枝頭密結霧凇花。”近日,随着龍江冰雪産業不斷“出圈”“破圈”,位于北大荒集團的遜克農場有限公司第八管理區周邊的大平台霧凇也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冷資源”成為當地職工群衆增收緻富的“熱經濟”。
絕美霧凇景色
吳連平是遜克農場有限公司第八管理區種植戶,秋收過後,與大多種植戶一樣習慣性地開始“貓冬”生活。
2011年,中國藝術攝影協會将遜克縣大平台村命名為“北國霧凇攝影基地”,他第一時間在大平台村開了飯店,依托“冰雪經濟”找到了增收緻富的新路徑。
“有了攝影基地以後,每年冬季全國各地的遊客都前來采風,飯店的接待量在2000多人次,收入能達到10萬多元。”吳連平說。
攝影迷齊聚這裡拍攝
大平台霧凇風景區庫爾濱河由梅山、西豐、陽光、克林、豐桦和翠北6條主要河流彙聚形成,發源于伊春友好林業局,經遜克縣注入黑龍江,河流長達300多公裡。上遊建有庫爾濱水庫,蓄水量達3億多立方米,因庫爾濱水庫的水電站每天發電都要釋放零攝氏度以上的水,河水常年不凍形成濃濃的霧氣,和冷空氣融合交鋒,形成了壯觀的酷似童話世界的霧凇奇景。
“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份,是觀賞霧凇的最佳時期,我們特意從廣西過來,來體驗一下冰雪的美,拍了很多照片,也希望大家都能來看一看,很神奇、很壯觀。”遊客小朱由衷地感歎。
絕美霧凇景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随着“北安模式”的持續深化,越來越多的職工群衆加入到規模家庭農場,從土地中解放了雙手,紛紛将自家房屋改成了“農家樂”,為前來觀賞采風的攝影愛好者、遊客提供吃飯、住宿等服務。
農家樂
“去年,我加入了規模家庭農場,将200畝土地全部進行托管,種、管、收、銷都不用操心,耕地和飯店兩項的收入在20萬元左右。”40多歲的吳連平每天都笑容滿滿。
特色飲食、傳統民俗,讓大平台霧凇奇觀的名氣越來越大,目前已經有10多戶居民做起了“借雪生金”的旅遊生意。
文/霍春旭 記者 姜斌 劉暢 攝/霍春旭 紀向南 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