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殺富濟貧還得民心的9件事,該不該辦?

#精品長文創作季#

一、孩子上學不接送。

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孩子越來越少,個個都是家中寶。目前,接送孩子上學不僅是家長的負擔,也是重要的交通安全隐患,凡是孩子上學或放學的時段,學校門口道路兩旁幾百米的地方,都擁擠着不同型号不同種類的車輛,人們更是摩肩擦踵,熙熙攘攘,時常出現車輛剮蹭,互相頂撞、追尾或擠壓,不但造成交通擁堵,還存在一定的以外傷害隐患。

随着城鎮化水準不斷提高,人口的減少,學區學校的撤并也是大勢所趨,過去村村有國小,鄉鄉有國中的學區學校規模結構已經不複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小都往縣城集中,偏遠鄉鎮也把學校集中在鎮政府所在地,孩子上學放學的接送,成為各個家庭重要的任務,由此衍生的交通事故也逐年增多。如今網絡發達,線上教育發展迅速,很多優質教育資源都入駐網絡教育平台,為學齡兒童少年提供網課,尤其是鄉村、城鎮等居民區都實作了5G全覆寫和千兆網,這對于解決孩子上下學不用家長接送問題創造了條件,國家不要再往個學校投入線上教育資源了,不如結合實際,充分利用鋼結構和裝配建築技術、網絡技術的優勢,在各村和居民生活區,增設網絡學校,學生可就近上網課,把現有學校的教師,根據居住遠近,就近安排看管學生。現有的學校定期集中學生進行體能、實驗訓練,組織相應的考試,把學校的功能分開實施,老師也有專業分工,講課的、看作業的、考試的、組織活動的等各自突出特長,進行專業化教學,把線上線下的重疊功能分開發揮,使孩子上學不再接送。

二、合作醫療+保險→推動全民免費醫療。

目前,居民醫療保險收費實際上已經成為基層沉重的負擔,每年僅此一項,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社會資源,随之增加的還有各種考核,督促檢查等,并且,居民繳納醫療保險的積極性逐年走低,怨聲載道的呼聲很高。究其原因,就是看病貴,部分醫院、個别科室或相關醫生涉嫌嚴重騙保,違規收費,破壞了較好的醫療秩序,有傷害了廣大老百姓的感情,由此産生的社會不安定因素不斷增多,媒體不斷曝光的醫患沖突導緻的兇殺、傷殘案件就是有力的證明。是以,隻有看病不收費,醫院醫生在工作中沒有任何經濟利益驅使,才能真正消除醫患沖突,把醫療機構的功能優勢、技術優勢、醫者仁心優勢等充分發揮出來,使整個社會充滿溫情。是以,結合合作醫療和醫療保險的功能特色,就是全體居民按年度收取一定量的合作醫療費,300元、500元、1000元等,抽出一定比例,投入看病花銷風險較大的項目,保證絕大部分病種能夠給予治療,進而實作全民免費醫療。

三、農村、城鎮居民養老金月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

農村、城鎮的一般居民工作崗位和個人收入不穩定,加上城鄉差别、貧富差距等社會基礎條件所限,農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才推行了沒有幾年,個人養老金月收入由起初的100元,增長到了160多元,穩步發展的勢頭比較明顯。與物價因素比較,用實際居民生活水準需要衡量,養老金月收入明顯偏少,微不足道。因為就全國城鎮、農村的居民而言,每個人的收入水準是不同的,比如城鎮化擴張區域開發地段有地的農民,有的人就是暴發戶,一夜之間與群衆在收入上拉開了差距。這類人本就不應該出現,因為土地是集體的,開發地段的土地補償金應該歸集體所有,群衆應該按人頭分錢,然後,剩下的土地重新配置設定,但是,土地承包後,把土地的集體所有權也承包沒有了,村集體沒有能力把開發後剩下的土地按人頭配置設定,是以,地主隻能各自為政,近水樓台先得月,誰承包的地在開發地段内誰發财,不在開發範圍值得受窮,繼續種地,這都是管理無序和基層自治組織無效原因,随着房地産開發的深入,這種沖突逐漸尖銳,貧富分化嚴重,與很多部門、機構不作為,不研究實際有直接關系,現在也無法糾正了,隻能随波逐流,讓其自生自滅。是以,優先考慮一批有條件的城鎮、農村居民加入養老金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行列,也按照養老保險模式,提高月繳費檔次,逐漸擴大居民養老金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隊伍,直至實作全體居民養老金月收入高于3000元。

四、統一移動通信、寬帶管理,保障不再使用者踩坑。

目前,移動、聯通、電信、鐵通、廣電等移動通信營運商較多,在發展客戶中,各自打出的廣告花裡胡哨,有的公司打着“贈送”“回饋老客戶”“免費功能”等旗号,忽悠使用者老百姓,使使用者不斷踩坑上當,很多人不經意、不小心就被扣費。還有,就是移動通信公司之間利益沖突導緻老百姓使用者受害的情況。比如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電視家軟體不能看電視的現象。是以,現在最要緊的是要把多個移動通信公司進行整合,實行一個部門統一管理,廣電總局也好,移動公司也好、聯通也好,如此等等,要有一個機構管事兒,不要到處都是大王,公司間,機構間、技術壁壘間的糾紛沖突,互相掣肘,到頭來禍害的都是使用者老百姓的利益,不安全有之、恐慌有之、無奈有之;是以,必須本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采取有力措施,統一整合移動通信網絡資源,加強集中管理,使危害使用者老百姓的事情就此打住。

五、提高農村環衛水準。

目前,農村主要街道普遍實作了硬化,也配備保潔員,垃圾收集、轉運基本成為常态,綠化、美化也有很大的進步。但是,與城市相比,路燈照明、灑水淨化以及線路整理有待于進一步優化,尤其是對交通流量較大的農村街道,必須安排灑水車定期灑水,比如冬天天氣幹燥,晴天時,老年人尤其樂于集中在街道向陽地段聊天,貨車一過,灰塵長時間不散,嚴重影響大家的健康,也破壞了大氣環境。是以,各地必須重視街道灑水治理,確定居民擁有潔淨的大氣環境。

六、增加環衛勞工的福利和健康保護。

當下,多數環衛勞工都是年老的農民,五、六十歲的還算年輕,年齡較大有76歲以上的,這些人,早晨五六點上崗,風雨無阻,有的邊工作邊吃藥。為了應對查崗,穿着雨衣在雨中堅持在崗的是常态。是以,要從關愛的角度,替他們的健康想一想,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盡量增加他們的福利待遇,提高工資收入,别說給他們快樂、幸福的晚年了,給他們個安全的晚年吧!

七、保障快遞、外賣小哥的交通安全。

送外賣、送快遞,三輪車、電瓶車穿梭在衆多的機動車之間,為千家萬戶送去放心,由于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沒有設定快遞外賣專用道路項目,因而,路上安全保障風險很大,是以,交通管理部門要根據實際需要,精準施策,突出特色,切實加強快遞外賣人員的交通安全管理,保障他們的勞動條件不受侵害,尤其是他們的人身安全和意外傷害保護有待加強。同時,街道社群,結合有關政策實際,強化小區物業管理,徹底清除黑社會興緻的物業公司及相關人員,多給快遞外賣務勞工員一點關愛。

八、提高保安人員的待遇。

大家都知道,很多機關、企業、工地的保安人員都是來自鄉村的農民子弟。我們能夠擁有安全的工作、生活環境,鞏固社會和諧建設成果,跟保安們的辛勤勞動分不開,但是,目前,保安人員的待遇很低,尤其是工資收入每天就幾十塊錢,勉強夠喝一杯奶茶,大多數保安人員除了微薄的工資外,沒有任何其它福利,這是非常不公平的,平心而論有的保安人員一天的工資就二三十塊錢,甚是可憐。是以,各機關要根據實際,統籌考慮,切實增加保安人員的福利待遇,為社會助力溫情關懷。

九、引導教師發展專項技能。

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也是下一代為人的表率,在AI技術迅速普及應用的條件下,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尤其是中國小普通教育學校的教師,都要擁有一門絕技,唱歌、彈奏、書寫、文案、國術、球類、文藝、主持主播等等,無論掌握哪一樣,都要走深走實,苦練基本功,打造屬于自己的粉絲群和平台,把一件小事做到專家水準。不可否認,目前,很多中國小教師連粉筆字都寫不規矩,何談教書育人,教學者,斷文識字是最基本的基本功,連字也寫不規矩的教師,怎能堪大任,更不要說煮熟寫文章了。是以,有關部門要設定平台,加強管理,引導教師培育專項技能,為進一步儲備優質教育資源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