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作者:奔放的小豆豆

這兩天寒潮來襲,天冷的不得了

我今天在外面拿手機打了5分鐘電話

我就感覺我的手被凍僵了,就是冰凍住的感覺

突然間可以了解為什麼長津湖戰場上會出現那麼多凍傷的人

甚至出現了好幾個冰雕連。

回到今天的正題

有一說一,長津湖戰役,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

應該是當時所有美軍指揮官内最清醒的一個。

為什麼這麼說?看看他幹過的事情就知道了。

本文是長津湖之戰的第八章節,對前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滑至文章最後的合集部分。

01

把時間調回到 1950 年 11 月 8 号,42 軍從黃草嶺撤退誘敵。

陸戰一師,從五老裡啟程,他們根本就沒有追,直到 23 号,才走到了富盛裡

西線那幫鐵頭王子咱就不說了,東線另一隻美軍主力美 7 師,11 月 11 号,在港口登陸北北韓,19 号,就不要命的竄到了鴨綠江。

陸戰一師,半個月的時間在富盛裡的南北分别修了兩座機場,他就是下碣隅裡機場和古土裡小型機場。

正是這兩座機場,救了陸戰一師一命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12 月 5 号長津湖的三個陣地,隻剩最後一個下碣隅裡,當天他們先後運走了 5000 多名傷員,志願軍就隻能眼巴巴的看着。

因為我們沒有防空能力,其次我們打不進敵人的環形防禦陣地,這也是從長津湖開打以來,陸戰一師慣用的陣型。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所謂的環形防禦陣地,就是外圈靠戰壕 拉起一道屏障,向内依次按火力等級和射程設定的步兵圈、坦克及輕炮圈,核心為重炮圈。

明擺着就是欺負志願軍火力不足這一特點。

12 月 6 号,陸戰一師做突圍準備他們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上至軍官,下至大兵,每人滿負重背足彈藥

第二件事,除輕武器外,所有武器滿負載裝填向着下碣隅裡至古土裡發射其目的在于 一來炸通逃跑路線,二來不給志願軍留下一點有用的東西。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第三件事,集中銷毀所有物資,棉被、食物、營房、以及剩餘彈藥

最重要的第四件,美軍 7 個航母戰鬥群,趕到了興南港,共計約 600 架戰機,輪流出動,對陸戰一師進行不間歇空中巡邏與支援。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這天志願軍的陣型有幾個關鍵的點,第一個,打狗關門的 89 師,打通了在社倉裡遭遇的美軍王牌阻擊力量美 3 師 7 團。

并且已經埋伏在真興裡一帶,趴在茫茫雪原之上。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20 軍 60 師占領了古土裡以南,黃草嶺附近的小高地。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新興裡,由 80 師駐防,因為依然要防止美 7 師從側翼過來包抄我們的可能。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26 軍快馬加鞭趕至前線。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其餘所有兵力,圍在下碣隅裡,以上這些,隻能說 9 兵團全都成功抵達戰略位置,不能說他們完成了目的。

看上去番号挺多,其實可用兵力少得可憐了。

02

拿圍殲北極熊團後,在新興裡休整了三天的 80 師來說,12 月 6 号,真正戰力每個團隻能合并 4 個連。

每個連 4、5 班,每班 6、7 個人,這還是休整後的可用兵力。

時間來到 12 月 7 号,26 軍終于趕到了下碣隅裡戰場,敵人也闖過了這道煉獄之火峽谷,來到了古土裡。

從5 号,到 7 号從下碣隅裡闖到了古土裡,盡管陸戰一師有着神仙級的火力配置,但這 18 公裡,他們足足用了 38 個小時。

平均每小時 500 米,下一站,機動部隊唯一能同行的路線,路線之上有一座大名鼎鼎水門橋。

這裡便是他們的煉獄之門這天起,我軍的主要陣地集中在水門橋和黃草嶺之間的山坡以及東西兩側的高地。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其中尤以東側為主,因為敵人經過水門橋後,還需繞行至這邊高地之下,才能下山。

這兩天的寒潮,或許你會對這場戰争體會更深 《半島戰争》第19章

下期,冰“憾”水門橋繼續。

如果喜歡本文,請關注我,轉給好朋友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