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疏影帶火的雪球結構化産品,未來有1000萬才能投資
不割窮人

作者 | 小債
來源 | 債市觀察
最近這段時間“雪球”産品頻上熱搜,先是傳出一名投資者“湯總”投資雪球産品200萬被告知本金、票息皆無,後又有知名藝人江疏影投資雪球爆倉沖上熱搜,如此一套組合拳将一款高風險高收益的金融衍生理财産品推在鎂光燈下。
事情是這樣的,1月22日中午“女星江疏影因雪球爆倉去了申萬宏源總部”的傳言迅速在社交平台發酵,頂着女明星、雪球爆倉兩大流量标簽,一時間相關截圖、照片迅速被傳播。
但據财聯社消息,關于江疏影的網傳截圖是不實消息。江疏影此前确有在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投資過雪球産品,但是網傳因“爆了”而去電萬宏源集團總部的消息是假消息,所謂現場的相關圖檔,也是某拍攝現場,而非拍攝于申萬宏源。
來源:财聯社視訊号
然而關于雪球爆倉的讨論熱度卻持續不減。
此前一位淡定投資者“湯總”,僅用一個“嗯”字回複自己投資的200萬雪球産品本金、票息皆無的截圖在社交平台刷屏。截圖顯示,“湯總”被告知,其參與的存續期為24個月的中證500指數雪球于2024年1月15日到期,因合約保證金率為25%,且中證500指數期末價比期初價跌26.83%,其此次投資的200萬本金和票息全無。
淡定“湯總”虧本回複“嗯” 圖源:網絡
雪球産品熱度飙升,也引發衆人紛紛猜測“雪球”産品是否與股票基金平台雪球有關。但事實上此“雪球”非彼“雪球”。
1月22日下午雪球平台專門釋出澄清,辟謠“雪球結構”産品與雪球平台無關,且指出部分機構在發行自動贖回型期權産品上冠以“雪球結構”引起的混淆和誤導,既侵犯了雪球公司的商标權益,也損害了雪球使用者的利益。
另據21财經1月24日晚間最新消息,目前個人投資者多是通過認購私募基金産品的方式間接參與雪球産品,認購門檻為100萬人民币。未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辦法》正式釋出之後,個人投資者參與雪球的門檻有可能會提高到1000萬人民币。
01
“雪球”産品到底是什麼?
而網絡熱傳的“雪球”産品究竟是什麼呢?
公開資料顯示,“雪球”産品已有近20年的發展曆程,誕生于海外,法國巴黎銀行在2003年首次推出“雪球”産品。而後,從2019年在國内興起,開始逐漸進入各大财富公司和三方平台。産品賣方一般是券商自營,或者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等機構,買方基本為專業投資者,包括銀行理财、私募基金等産品及機構投資者。
“雪球”産品也叫雪球結構産品,是一種創新式金融場外衍生品(不在交易所交易),帶有一定杠杆機制。之是以被稱為“雪球”,是因為這款理财産品的收益能像滾雪球一樣,隻要市場不發生雪崩式下跌,持有時間越長,獲利就可能越高。但與高收益對應的,它也是一款高風險投資理财産品。
目前市場上的雪球産品,大多挂鈎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合約存續期以1年期、2年期為主,敲入線多數為70%-80%。
雪球産品設定有挂鈎标的(也就是跟蹤目标)和敲入敲出條件,其最終損益取決于挂鈎标的表現情況及敲入敲出事件是否發生。
投資者購買雪球産品,本質為賣出一個具有敲入和敲出條款的場外看跌期權。
若标的資産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敲出價),雪球産品提前終止,投資者獲得存續期間的固定收益。若标的資産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敲入價),則要根據到期日标的資産價格決定損益情況。其中敲入、敲出價格以當天收盤點位為準。
若沒有觸發敲入敲出事件,則持有時間越長,獲得票息收益越大,但若出現極端行情,則需要承擔與标的跌幅同比例的虧損。
雪球産品收益情況彙總
據紅星新聞消息,隻有一種情境出現才會引發投資者虧損,即“發生敲入事件,未發生敲出事件,且到期價格<期初價格”。
也就是說,即使觸發了敲入,隻要到期價格高于期初價格,投資者依然可以保障本金安全。
另外如果雪球産品先發生了敲入的現象,但在到期日之前觸發了敲出,那麼投資者也可以獲利,并按照敲出的時間計算出相應的投資收益率。
圖源:罐頭圖庫
而網傳“湯總”投資雪球産品本金全無的情況是否會真實發生呢?
以“湯總”購買的雪球産品标的中證500指數為例。
按照網傳截圖推測,該産品中證500期初指數為7097.76點,敲入條件為期初價格75%,敲出條件未知。當中證500指數收報5323.32點時,就會觸發敲入事件。若按一般産品的敲出條件即期初價格的103%計算,當中證500指數收報7310.69點時,就會觸發敲出事件。
但2年的合約存續期内,該産品沒有觸發敲出事件,直至2024年1月15日到期,中證500指數收報5193.30點,觸發敲入條件。全程符合“發生敲入事件,未發生敲出事件,且到期價格<期初價格”這一情境。
按理說“湯總”隻需要承擔投資虧損即可,為何卻本金全無呢?原因是他在投資中動用了杠杆。按截圖資訊來看,“湯總”應該是加了4倍杠杆,跌幅25%直接平倉,全軍覆沒了。
02
“雪球”還是“雪崩”?
近年來,雪球這種非保本型收益憑證受到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關注,随着利率整體下行,收益率超過10%的雪球産品在市場中的影響也逐漸增強。
目前國記憶體量雪球規模大約在2000億元至3000億元。因雪球産品敲入價一般設定比較低,按照常理來說很難敲入,就算敲入也可以耐心等待,是以很多投資者會忽視雪球的風險,把它當成一個類固收的産品。
但高收益意味着高風險,其高票息的背後也隐藏着潛在的風險。
2022年以來,A股市場呈現較大波動。截至2024年1月18日,中證500指數較2021年年末下跌31.15%,中證1000指數較2021年年末下跌32.92%。
指數加速探底,雪球産品的敲入風險也被市場關注。
圖源:罐頭圖庫
随着A股市場的持續波動,加上近日真實投資者“湯總”、知名女星江疏影雪球爆倉的消息流傳開來,“雪球結構産品集中敲入”的話題不斷發酵,甚至有傳聞稱,“雪球集中敲入時券商對沖盤調整是加速指數快速下跌的重要原因”,進一步引發了衆多投資者對市場的擔憂。
淩瓴科技研究負責人劉福宸在接受券商中國采訪時表示,券商在雪球結構産品敲入之前,會把對沖的倉位加到比雪球規模更大一些的持倉比例,比如120%。如果發生敲入事件,券商可以通過敲入規模大緻測算需要賣出的量,市場擔心的正是這部分券商賣出倉位傳導至股票現貨市場所造成的沖擊。
那麼券商大量的減倉或者賣出操作會不會對現貨市場造成沖擊,導緻現貨大跌,進而發生“越跌越賣,越賣越跌”連鎖反應呢?
據财聯社消息,敲入發生時,如果券商采取平緩地調整政策來降低風險敞口,來避免市場的劇烈波動,則對市場影響有限。另外,現貨市場可能相對獨立于股指期貨市場的波動。
故從期貨市場傳導現貨市場的鍊條并不通暢,雪球産品對股票現貨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其影響主要集中于股指期貨的價差走勢上。
業界普遍認為,目前,雪球敲入帶來的風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後續尚未敲入的産品敲入點位較為分散,風險相對可控。
在劉福宸看來,雪球結構産品之是以近幾年比較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可以在一個比較震蕩的市場裡獲得比較高的票息收益,是以在票息比較高、市場點位比較低的時候,是比較适合投資雪球結構産品的。“什麼樣的市場環境下票息會變高?其實票息主要與市場的波動、股指期貨的貼水相關,如果市場波動越大、股指期貨貼水越高,這種情況下票息就會越高,投資雪球的成本效益就越高。”
但雪球産品實質上為“溫和看漲 看不大跌”的産品,具有尾部風險,一次的敲入虧損有可能會抵消掉之前很多次的敲出收益。如果市場已處于高位,下跌風險很大,跌破可能不小,投資選擇時就不适合配置雪球産品了。
一位十多年前投資過雪球産品的陸律師向債市觀察回憶了當年的投資經曆,稱其當時在蘇州一家外資銀行購買了雪球産品,投資100萬,一年期,收益率涉及好幾個利息結算标準,最後賺了15萬。
提到投資風險,他說主要是在于專業不對等。“我這樣的專業人士面對那麼多的合同條款也來不及消化,銷售人員的講解隐瞞了很多問題,最後是因為股市上漲盈利,類似産品可能更合适于所謂的平衡市,就好像前段圍繞3000點左右的行情。”
圖源:陸律師某社交平台發表投資感受
話說回來,雪球這類産品更适合高風險偏好人群,前文中提到的“湯總”一次虧損200萬能如此淡定,大機率說明他能夠承受的了這筆投資血本無歸的風險。但是對于普通投資者,如果投資經驗不足,風險承受能力不強,還是要避免選擇雪球這類高風險、高收益的金融産品。
即便有風險承受能力,投資雪球結構化産品前,也一定要做好充分評估和考量,畢竟一次敲入虧損,可能本金全無,辛苦多年積累的資金就打水漂了。
你身邊有人購買雪球産品嗎?投資收益如何?你認為此次雪球爆倉的熱度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