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作者:想看世界的蛙

大家都知道,保險公司的安全性具有保障,即便破産也是由國家來安排後續接管流程,保單持有人以及生效保單不會受到任何波及。但是對于分紅險類别的保單權益,似乎給到大衆的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确的答案。來了解一下:内地和中國香港,對保司接管以及權益保障的規定詳情,以更好的避免收益損失。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内地監管

内地保險公司必須獲得相應監管機構的同意之後才能宣告破産解散,并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并由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接管。被接管保司仍在有效期的所有保單和責任準備金、續保保費、投資資産等相應的資産都應轉讓給接管保司,與其他無關保司簽訂的轉讓協定無效,不能影響原有保單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的合法權益。像之前天安、華夏、安邦被接管時,原保險公司的保單持有人利益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但是這些未受影響的權益隻是包含寫進合同中的保證權益,例如重疾險的保額,增額壽的額度遞增,現金價值,年金險的祝壽金等等……但如果像是萬能賬戶、分紅險、投連險,就隻提供保證收益,比如萬能賬戶的保底利率,分紅險的保證收益,而投連險這種高風險投資,就沒有具體保障。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香港監管

與内地保險公司相比,香港保險公司的發展曆史更悠久,在保司監管和運作體系方面也更為完善。迄今為止,近200年來香港保險曆史中,暫時沒有一家保險公司破産,甚至是連被接管的保險公司都近乎于無。最近被接管的保司,還要追溯到2019年,香港富衛保險接管大都會人壽及美商大都會人壽在香港的保司,除更名外,未對客戶的保單造成任何影響。這是因為香港除了自由多元的金融市場外,還有更為嚴格細緻的監管制度。

香港《保險業條例》第41條規定,若人壽保司發生瀕臨倒閉破産,香港保監局應出面讓更具實力的保司進行接管兼并,同時做好清算工作。我們能夠得知,除去能夠保障保單持有人的保證收益之外,原來保險公司的分紅保單,保單持有人有暫未提取的分紅及利息,如累計周年紅利及利息、現金紅利等公開且固定不變的分紅,現接手的保險公司應繼續保障紅利收益。但分紅中非保證紅利,如未來的複歸紅利、公開但也浮動的終期分紅等,都會根據現保司的真實經營狀況及紅利配置設定比例而有所波動。而其他萬用壽險、投資相連險等高風險保單,紅利保障與内地相同。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香港保司經營管理規範

香港保險公司為什麼幾乎不會倒閉,主要原因是香港保監局在保司的日常經營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對香港一般保險(财險、旅遊險、醫療等短期保險),須在香港維持足夠的資産進行後續的賠償。而對于長期保險(重疾險、儲蓄分紅險、人壽保險等),要求更加嚴格,不僅要求較高的實繳股本(2000萬港币)、嚴格的償付金比例(人壽150%)、足夠的再保險安排、股東及管理人員的嚴格篩選。針對儲蓄分紅險和萬用壽險等預期收益較高的保險,還有更為嚴格的風險告知、不同經濟情況披露,分紅實作率。政策的公布、資料精算調查,甚至連禮品贈送,保費回扣等都有詳細的規定和相關的懲罰标準。

簡單來說,内地保險公司和香港保險公司在對抗風險上,本質其實是不同的。一方側重于“亡羊補牢”,而另一方則更考慮“未雨綢缪”。如果是普通長期保險來說,保險公司出現經營不善被接管的情況,對保單持有人的影響确實不大。但是對分紅保單的持有人來說,一旦更換保險公司,最終的預期收益始終是要受到一定影響,是以如何避免保司被接管,對保司日常經營的合理幹預,保障保單持有人的合理權益,香港保司相對來說做地更為優秀!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香港保司可以破産嗎?

香港保司是可以破産的。2022年7月,香港最大的車險公司之一,泰加保險因資不抵債,提出清盤申請。不過在香港,車險和人壽保險是分開監管的,是以最後是香港汽車保險局、保險公司(雇員補償),無力償債,最後監管局為其兜底。和内地保險公司一樣,香港保險公司也可以破産,但不會輕易破産。因為從法律角度來說,不管是依據内地保險法還是國際慣例,持有長期人壽保單的保險公司都不能自行解散。

《保險業條例》(第 41 章 )第46條規定:

也就是說,經營不善的香港保險公司,是不會輕易宣布破産的,而是會轉讓給另一家有财務實力的保司繼續經營,這一點和内地保險法相通,最終都是在法律和監管層面,保證了投保人的保單利益不受損失。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那香港保險公司究竟會不會破産倒閉呢?

香港保險公司,破産的機率非常低!

原因如下:

從無破産案例:

香港保險業從1841年發展至今已有180多年,已經非常成熟和穩健,還沒有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倒閉破産的案例。即使2008年金融風暴波及全球時,世界投行、銀行都有破産,保險公司依舊堅挺。

保險是支柱産業:

保險作為金融行業的支柱産業之一,也是金融行業的最後一道防火牆,“Too Big To Fail”(大到不能倒)。香港保險公司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不會輕易面臨倒閉的風險。而且從市場社會經濟的穩定考慮,政府也不可能讓保險公司破産,即使保險公司出現問題,政府也會出面解決。精确的精算分析。

保險公司有嚴格的匯率計算和風險分擔系統。公司精算師團隊精準把握自身的承保能力及風險。

妥善的再保險安排:

根據監管的規定,香港保險公司必須備有足夠的再保險安排,将部分風險轉嫁給再保險公司。即使在不可預測的情況下,再保險公司将分擔一部分賠償責任,保證保險公司能夠有效應對突發風險。

保險公司實力雄厚:

香港的保險公司大多是跨國保險公司,發展曆史悠久,實力雄厚。國際保險公司資産龐大,保險投資以各國政府國債占比較多,除非多國政府同時倒閉,是以這些香港保險公司直接倒閉的可能性十分低。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政府嚴格監管:

政府的嚴格監管深入到保險公司的核心,也是確定其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措施一。香港政府會在每家合法經營的保司的核心精算部門,派駐政府任命的精算師,從内部監管保司的運作,以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此外,政府還限制保險公司,隻能投資政府認可的低風險投資工具,確定資金安全。

超高的償付能力:

償付比率是保險公司重要的名額。

保險公司償付比率=實際可用資本/最低資本要求,必須大于100%,越高說明保司償付能力越強。

截至2022年,香港五大保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如下:

像香港保誠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高達612%,說明該保險公司的雄厚财務實力。

對香港保險公司的幹預:

《保險公司條例》規定,監管有權在保司出現異常情況時采取适當行動,以維護投保人和潛在保單持有人的權益。如限制保費收入、規定資産保管等。這些幹預措施確定了市場的穩定運作。

以上種種,皆為香港保險市場的穩定營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使得香港保險公司在動蕩的金融環境中依然屹立不倒。

内地和香港保險差別有多大

香港保司若破産,保單怎麼辦

當然有人會問,機率低不代表不會發生,萬一保司破産我的保單該怎麼辦呢?

根據香港《保險業條例》規定,香港領先世界的保險監管制度會采取以下措施:

1、用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代管的注冊資本,讓保險公司繼續經營,但不再繼續售賣新保單。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産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質形态。

2、清盤轉讓。如果實在運作不下去了,讓其他有相同業務類型的香港保險公司,接盤破産公司的已有業務(即售出保單),確定投保人的利益不受損害。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産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質形态。

3、即時賠付已有保單,減少保險公司負債壓力。簡單說就是保險公司主動退保,投保人不會受到經濟損失。總之一句話,香港保險不會因為保險公司破産而失效,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産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質形态。

每1份保單,都有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為保民“兜底”,保單權益是有保障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