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作者:生眼觀景

#頭條文章發文任務##頭條創作挑戰賽##冬日生活打卡季##徽州風光及人文地理##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4#

【原創影記】行攝皖南20:秀村容溪

  容溪村,徽州區呈坎鎮西面、豐樂水庫邊的一個小村子,自古為黃山之要隘,依山臨水,景色秀麗,傳說仙人容成子曾遊此地,故附近的山名容成峰,山中清溪,得名容溪。

  據說容溪村是徽州區内一個移民村,大都于1973年建設豐樂水庫時搬遷建成。這些年來,水庫早已變成了景色優美、宛如仙境的豐樂湖,因為這裡“湖如青羅帶、山似碧玉簪”的秀麗風景,成了一處在網上逐漸走紅的小衆景點。越來越多的遊客趕來容溪豐樂湖、網紅島走一圈,身臨其境感受“人間仙境”之風光。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容溪過去一直是文人雅士出入黃山的休憩驿站。明代汪道昆《遊黃山記》夜宿容溪載有“薄暮,席堤上亭,一艇系垂柳,泊堤下。乃命漁人進艇,舉網而漁,有獲辄烹鮮。急呼酒,酒至而日入矣。”勾勒出一幅古代文人泛舟湖中,随性灑脫、恬淡悠然的田園圖景。清末翰林許承堯也曾在容溪留下《容溪小橋夜坐》《容成台戲作》《遊黃山發容溪》等詩作。

  如今的遊客趕來容溪,更多是體驗徽派文化與湖光山色完美融合的感受。沿着公路走進村子,便可盡覽這個富有農家生活氣息的小村莊之全貌——村子依山傍路而建,公路就是其主要街道;粉牆黛瓦的徽派民居,錯落有緻地掩映在綠水青山之中;路邊閑坐的老人,微笑中迎接着南來北往的各地遊客......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容溪依山傍水, 環境宜人,生态優良。村子周邊布滿茶園竹林,一年四季綠意蔥蔥。

  這裡也是黃山毛峰的原産地,村周圍的山坡上遍植茶樹。村中随處可見長長的竹筒,蜿蜒曲折地引入山泉流入民居的家前屋後。你若時間充足,可在路邊茶館品茶,黃山毛峰若配以山泉,可真正感受曆史悠久的徽州茶文化與黃山毛峰之品位。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容溪雖然不是一個曆時久遠的皖南鄉村,但當你走進村中,卻分明感受到一種老舊和滄桑。走在容溪街上,最為突出的印象是民風古樸、時代穿越。兩邊粉牆黛瓦的徽派農居,随處可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智語,仿佛讓人感覺時光倒退,一下子穿越回四五十年前......

  筆者想來, 這是否與其有着光榮的革命曆史、或者是在1970年代大力建設豐樂水庫時移建而成有關(這兩說法均來自網絡,似乎有點沖突,又無法考證解釋)?據說,容溪村在解放戰争時期一度是中共歙太休工委的機關駐地,是皖南遊擊隊重要的活動區域,為地方解放作出了積極貢獻。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近年來,容溪村利用自然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産業,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着力打造“悠山樂水、仙姿容溪”鄉村旅遊品牌,先後建造了羅家寨、幕容溪、容溪碼頭等景點,引進了愛民公社等一批精品民宿和農旅綜合體,讓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如今已成為遊客們争相打卡的旅遊地。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容溪河畔的容溪碼頭,是容溪村的重要标志點,這一帶的羅家寨、環湖步道、水面浮橋、金牛島、網紅樹、觀仙島等“微景區”環線旅遊景點,就從這裡開始讓你領略容溪之美……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影記 | 行攝皖南之秀村容溪

特别聲明:

  本網媒“生眼觀景”凡是标注“原創”的作品,皆為本人原作、業經網編稽核通過的原創作品,包括文字與圖檔,其版權及使用權歸筆者本人所有。

  近來發現有人竟然将本人原創整篇文章竊為己作,原封不動地照搬到别處發表,如在“網易号”已發現數次剽竊本人文章;還有人将本媒所發的圖檔下載下傳,用于自己的作品。對于這些侵權行為,将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

  在此特意聲明:未經本人授權或許可,任何人不得将本媒所發圖、文用作己用!否則,将依法追究其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