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初探: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是什麼#收到頭條君推送的話題,我是認真的。如題所說,我認為: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是: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想改造者和被改造者,居然是一對沖突體,那.........确實不太好辦啊?!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初探: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

就拿我們小區來說吧:我們小區,也被列為改造對象了,是以,我對這類話題,特别關注,下面我說說我擷取的資訊和想法吧:

前幾天,我聽老公說:我們小區要被改造了,讓去簽名,我老公痛痛快快地簽了,并且很高興地向我彙報。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初探: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

之後,我去菜店買菜的時候,聽院裡的一個老太太說:咱小區要拆遷了!聽說27年以上的小區都拆遷。對于這個資訊,我一點也不相信,我回家跟老公說,老公也不相信。因為,就我知道的,比我們小區更破舊的小區,有很多很多啊,如果按照年限,應該是先輪到他們才對啊。

之後,我又碰到我家樓上的鄰居(五樓),聊起小區改造這件事情,他說:我們都沒簽字,沒簽字的多,簽字的少,這事沒弄成,就算黃了。

他還說:什麼小區改造?是物業打着小區改造的幌子,變相地漲物業費、要停車費罷了。現在的物業費是5角多,簽了字以後,小區改造不改造還兩說着,物業費立馬就漲到7角多了;目前,咱們小區還沒收停車費,簽了字以後,不等開工,馬上就收停車費了。

我們是外地人,五樓上的鄰居是當地人,消息靈通,我甯可相信五樓上的鄰居,也不相信我老公。這次黃了,下次再讓簽字的時候,我得先跟五樓的鄰居溝通一下,再做決定。

通過我們小區改造簽名比例不夠,這事沒弄成功這件事說明,老舊小區改造最大的難點是: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的确是太難了,第一回合,“矛”,沒刺破“盾”。

其實,這個矛已經來刺我們小區的盾,不止一回了,我沒記錄,這次就算第一回合吧。

通過這件執行個體,我還認為:我老公的頭腦比較簡單,做事比較草率,簽字這事,連個招呼也不打,随随便便就簽了。

關于我們小區改造,我跟老公的想法完全相反,我的想法是:我們小區,是27年前的小區,那時的建築材料和建築設計,跟現在沒法比:存在管道老化、室内設計不合理等,諸多問題,說實話,我也盼着拆遷。

老舊小區最大的痛點是:

1、上下水管道設計缺陷和老化

我家是一樓,最擔心的是下水道堵塞跑水。前年,我家對門的下水道堵了,跑水了,通過跟上邊四家人溝通,每家出了800元,換了下水道。當初,對門說,你家也改了下水道吧,一勞永逸,我家老公太保守了,沒當回事,錯失了良機,追悔莫及。

甚至,施工的時候,我看了一下陰井,各家的排水出口,離得陰井的污水很近,稍微淤堵,水就排不出去了。

這點,成了我們避寒旅居的最大障礙。每當看到很多候鳥們在海南避寒旅居的視訊,我就蠢蠢欲動,還寫了旅遊、旅居大綱:50後老人的旅遊觀:先旅遊,後旅居;不爬山、不鑽地、不去無人區;50後老人的旅遊觀:公共交通:不坐飛機、不坐高鐵、不坐長途汽車;50後老人的旅居觀:有三甲醫院、大中型超市;不包吃住,不住民宿。可是,一想起前年,對門的下水道堵塞跑水的那種,髒兮兮的場景,不得不暫且忍受,室内溫度17度左右的現實。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初探: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

2、暖氣管道與流量需求不比對:

連續五六個冬天了,過了冬至以後,我家的室内溫度,基本是17度左右。這與現在時興的地暖有關,很多人買了房子,都換了地暖。我問過畢大姐了,她家換了地暖,室内溫度還行,20多度。我也問過好幾家鄰居,我們這些沒換地暖的,室内溫度基本是17度左右,有時16度,有時18度,18度是常态。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初探: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

3、戶型設計落後

我家的戶型不好,83平,兩室一廳,最大的缺點是:客廳在陰面。這是我家的第一套商品房,買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一點戶型知識也沒有,懵懵懂懂地買了,住了才體驗到:躺在陽面的床上曬的冒油,客廳卻總是陰森森的。

我家的戶型跟對門是一樣的,對門是70後,我跟老公是50後,20多年的代溝和差距,我時時感覺落伍和生存危機。以後,我還是要選擇:多聽聽年輕人的建議,不要倚老賣老,自以為是。如果,我們小區都是老年人,沒有年輕人的智慧支撐,真不知道何去何從!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初探: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

我隔壁的小區,戶型也不咋樣,前幾年一直想換房子,看了很多家,90平的,步梯,二樓,衛生間沒窗戶。通過這幾年,我對房型設計的關注和研究,衛生間沒窗戶,還不如客廳在陰面呢,缺點更大。

雖然,我對我家的房型不滿意,但是,27年、30年、40年........也不一定能輪的上拆遷;介于:我們小區諸多不宜居的痛點,我認為:改造意義不大,是以,對舊房改造興趣不大。

總之,老舊小區改造吆喝了好幾年了,甭說是貼牆面了,就連安裝電梯,高層住戶實實在在的受益,不知道為什麼,幾乎都不響應:夏天的時候,我跟老公散步,各小區轉悠,所見到的,就一戶裝電梯的。

是以,我感覺,舊房改造這事,好像俗語:皇帝不急太監急!又好像: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這隻是我的初步認知,這個話題,值得繼續關注和探讨.......

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難點初探:拿主觀理想的矛,去刺客觀現實的盾

#我來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