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作者:今日工程機械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由今日工程機械雜志社承辦的“中國工程機械十大新聞”評選,至今已成功舉辦28屆(1996-2023年),是業内外人士梳理和總結過去一年産業和市場發展脈絡的重要管道,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為重要的年度事件之一。

///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文 | 今日工程機械 編輯部

本文約4200字,閱讀時長約7分鐘

01

行業發展品質進一步提高,獲國家高度關注

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品質進一步提高,受國家高度關注。國家上司人深入湖南山河科技、鐵建重工等業内企業進行調研和考察,并指出實體經濟特别是制造業是大陸經濟的根基所在,堅守制造業的決心不能動搖,做強制造業的力度必須加大。要緊緊圍繞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戰略統籌謀劃,推進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更新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發展,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在接受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采訪時表示,大陸工程機械領域通過科技創新引領行業高品質發展,取得了諸多新成績。其中,行業在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鍊現代化水準進一步提升,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盾構機、樁工機械、混凝土機械等多類整機産品先進性、适應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繼續提高,一些關鍵零部件通過技術更新逐漸實作自主可控和更廣泛的實際應用。

2023年12月28日,《2023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中國制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23)》(以下簡稱《綠皮書》)在北京釋出。工程機械作為16個中國制造業重點領域之一首次釋出技術路線圖,再次展現了國家對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高度關注與認可。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2

信用銷售十字路口,“去擔保”呼聲再起

伴随大陸工程機械行業飛速發展,一大批産品産銷量躍居世界首位。曾經,依托“反擔保”模式的工程機械信用銷售被公認為市場規模擴張的重要推手,也在如今市場下行期被指責為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的罪魁。盈利不足、回款困難、壞賬加劇、現金流吃緊,信用銷售隐藏的風險在市場下行期放大,大部分代理商出現嚴重虧損甚至退出,制造商也無法獨善其身。

無論是制造商還是代理商,大家都認同“反擔保”在前期發展階段對行業和企業發展起到的支撐和拉動作用,但也都不否認現階段該業務模式面臨的局限和亟待解決的問題。2023年,“反擔保”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2023年《今日工程機械》雜志社在對10餘家主機及代理商的調研結果顯示,為下一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工程機械信用銷售模式逐漸降低直至免除制造商及代理商的“反擔保”責任是符合市場預期的。基于企業的經營能力狀況、市場競争狀況、國内的信用體系和司法體系的完善狀況,應進一步創新風險收益配置設定機制,壓實對借款人的資信稽核與管理,使金融機構歸位盡責。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3

出口持續增長,“四位一體”國際化發展模式加速落地

2023年,是中國工程機械産品出口繼續穩健增長的一年,出口金額繼續保持高位。據海關資料統計,2023年1-11月工程機械進出口總額為469.28億美元,同比增長9.53%。其中出口總額446.22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再創曆史新高。意味着中國工程機械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争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2023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助力東南亞、非洲等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三一重工、柳工、山河智能等為代表的大陸工程機械産業龍頭踴躍出海,融入、紮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建設中,結出豐碩成果。2023年11月,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工程機械産品金額合計210.5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7.19%。

除此之外,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近些年已形成海外建設基地、本土優質服務、跨國兼并收購和全球産品研發的“四位一體”國際化發展模式,轉向“自主”出海,全球競争力持續增強。以徐工、三一、中聯重科、柳工、臨工為首的國内制造商紛紛在海外加快生産基地的建設,讓“布局海外”變得更加具體落地。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4

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制三十年,代理商管道價值再次被高度确認

2023年7月,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核心企業的柳工簽下了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中的标杆企業浙江立洋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管道發展程序中的标志性事件。2023年11月,作為老牌裝載機制造商的山東臨工啟動了第二次将直營公司推向社會化代理的股改。

2023年,恰逢工程機械代理制作為一種管道營銷模式從國外引入中國三十年。凝聚着國内工程機械制造商和代理商奮鬥史的《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制三十年》一書,重磅問世。

盡管工程機械行業新一輪深度調整沖擊着大部分行業從業者的信心,但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生态重塑,回歸本源,這一年,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的管道價值再次被高度确認,也為未來代理商的發展注入強烈的信心。

完善和發展代理制的路徑是曲折變化的,但是推行代理制的目标是堅定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主機制造商和代理商在過去三十年合作共進的過程中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也愈發成熟。雖然仍存在不确定性,相信未來都将更加理性、更加包容地合作,以共赢之格局,協力推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5

數字高效 綠色可靠 BICE 2023時隔四年成功舉辦

2023年9月20日至23日,闊别四年的工程機械國際展覽盛會——第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展(簡稱“BICES 2023”)在北京成功舉辦。BICES 2023 展出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展館容積率再創曆史新高;參展商總數1320家,其中全球工程機械頭部企業均以總部直接參展;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5萬人次專業觀衆線下到場參觀,展會期間線上線下觀衆超30萬人次。

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風向标和2023年度歐亞地區全球工程機械頭部企業直接參與數量最多,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品質展會,BICES 2023不僅展示出了近幾年來全産業鍊、供應鍊競相湧現出的全方位的創新發展、融合成果和蘊含的豐富機遇,還展現出了行業企業紮根中國市場,以本土化和多元化掀開在中國及全球市場發展新篇章的堅定信心,更是彰顯出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砥砺奮發、勇毅前行和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6

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産業化和市場化程序加快

2023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高技術與傳統産業全面結合。挖掘機、裝載機、盾構機等一大批産品産銷量躍居世界首位,一批企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市場競争能力不斷增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水準持續提高。

行業在産品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等各方面取得突破,科研成果收獲累累,成為行業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共29項科研成果獲2023年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其中中聯重科“超高米段臂式高空作業平台關鍵技術及應用”“基于高寒海拔環境的智能高效混凝土攪拌站及關鍵技術”“面向沙漠油田施工的 ZRT1100 起野輪胎起重機關鍵技術及應用”分别獲評“一、二、三等獎;13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其中中聯重科“臂架監測方法、系統、工程機械及機器可讀存儲媒體”獲專利金獎、徐工集團“履帶起重機”獲外觀設計金獎,另有11項分獲專利優秀獎和外觀設計優秀獎。

産品方面,三一集團推出全球首台全電控旋挖産品、全球首台SCE800TB-EV純電伸縮臂履帶起重機、首台搭載自主開發的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攪拌車等新品;徐工集團重磅釋出了全球最大噸位、可上綠牌混合動力全地面起重機XCA300L8_HEV等多款産品;鐵建重工成功研制全球最大直徑8.61米盾構機整體式主軸承,打造主軸承自動化生産線和全球最大主軸承綜合試驗台,實作從直徑3米到8.61米主軸承産品型譜的全覆寫、全國産化。這些行業企業所研制的一批高端工程機械和重大技術裝備,極大地滿足了重大工程和項目建設需求。

與此同時,全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加強政産學研用合作,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更新,企業創新能力繼續提升,産業結構更加優化,産品品質品質持續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批新型高技術産品實作産業化,多項智慧施工技術裝備得到有效應用,一些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和産業薄弱環節得以解決和改善。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7

新能源勢頭強勁,電動化程序突飛猛進

2023年随着工程機械電動化産品的持續導入,電動化市場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

目前,叉車電動化滲透率超60%,升降工作平台電動化滲透率超90%,裝載機電動化滲透率超過10%。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1-11月電動裝載機總銷量為3079台,同比增長184.3%,11月當月銷售電動裝載機436台,呈六倍速增長,2023年電動裝載的月度滲透率已超過10%。與此同時,電動挖掘機、電動礦用自卸車、電動推土機、電動壓路機和電動汽車起重機等均已投入工程應用。

全行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發展戰略,一批又一批的企業被列入國家級綠色工廠,行業企業研發制造的多種電動、氫能和混合動力等新能源工程機械不僅在國内工程施工領域受到好評,且已走向國際市場。工程機械行業綠色轉型的步伐一再提速,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8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6-2020)》釋出

2023年9月21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編撰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6-2020)》在BICES 2023展會現場重磅釋出。作為回顧行業曆史和展望未來發展的宏觀資料,《行業志》對于促進工程機械行業全面可持續發展、堅定工程機械行業高品質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6-2020)》是《行業志》接續第一冊(1949-2005年)、第二冊(2006-2010年)、第三冊(2011-2015年)出版後的第四冊。重點梳理和總結了2016-2020年“十三五”時期中國工程機機械行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突破。

梳理過去,展望未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強國之路任重道遠。相信《《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6-2020)》的出版,将為傳承行業優秀文化作出更大的貢獻,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強國夢積蓄更多的力量。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09

甘肅抗震救援,彰顯“大國重器”責任與擔當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地震造成震區部分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受損。截至12月20日9時,死亡人數達113人,782人受傷。

災情就是指令,時間就是生命。災情發生後,有着國家和人民需要時總能沖在搶險救災第一線光榮傳統的工程機械企業立即行動起來,徐工、三一、中聯重科、柳工、山東臨工、廈工、浙江鼎力等行業企業及其代理商第一時間組織起救援隊伍,調派工程機械機械裝置,攜帶救災物資和款項,投身到抗震救災行動中。

廣大業内企業充分發揮工程機械在搶險救災中的優勢,利用挖掘機、裝載機等裝備對倒塌的建築物進行清理和挖掘,為救援人員提供安全通道,用實際行動诠釋“大國重器”的責任與擔當。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10

歐盟、英國、印度等地對華啟動雙反調查

2023年11月13日,歐盟委員會釋出公告,決定對原産于中國的移動式升降作業平台整機和成套散件産品發起反傾銷調查。11月15日,英國貿易救濟署釋出公告,應英國JCB公司的申請,對原産于中國的11噸及以上噸位的履帶式挖掘機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12月27日印度商工部釋出公告,對原産于或進口自中國的輪式裝載機進行反傾銷終裁。此前,2021年美國商務部也曾針對中國出産的高空作業平台啟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在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闊步海外的同時,挑戰性和不确定性也日益加劇。雖然雙反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雙反調查最後加征關稅,但國内企業仍應引起警醒和重視,避免在海外市場重蹈國内惡性競争的覆轍。

從長期看,在全球貿易摩擦加大的形勢下,可能會加速中國企業在海外産能的布局。面臨貿易壁壘的增加,國内工程機械企業在實施海外經營戰略的同時,應積極開展風險綜合評估,加強企業自主技術創新和海外經營人才隊伍的培育,提升抗風險能力,注重高品質、高效益和高價值的輸出。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卓衆工程機械傳媒機構

2023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聲明:凡本公衆号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檔、音頻、視訊檔案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公衆号釆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檔等内容無法逐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本公衆号所選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登載供讀者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涉及費用問題,需要删除“不宜上網供大家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釆取适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