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1月16日,理想公布了1.8—1.14日的新勢力銷量排行。結果非常尴尬,在2024年的第二周,理想的銷量仍然沒有超過問界,連續兩周被對手壓在身下,讓出了新勢力老大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新勢力銷量“周榜”,其實是理想自己給自己量身定做的一個榜單。把比亞迪、特斯拉、埃安這幾家踢了出去,打算的就是自己獨享老大的位置。結果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問界,屢屢給理想汽車好看。更關鍵的是,問界其實是一個完美的理想“學習者”,它的很多戰略基本就是完美複制理想。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理想為何會被後來者問界反超,它還有機會超回去嗎?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抄作業抄成老大,問界連說sorry

理想汽車創立于2015年,2018年10月釋出了首款産品理想ONE,随後就開啟了自己的傳奇之路。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在所有的新能源車企中,理想絕對是獨樹一幟的類型。雖然有着電動化先天的優勢,理想卻不玩競速,從來不宣傳自己加速有多快、操控有多好。而且隻聚焦于家庭使用者,官方說法是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在技術層面,理想則是實作增程式電動汽車商業化的先鋒,一直不遺餘力宣傳增程電動路線的優勢。

不得不說,理想這套組合戰略還是很成功的。主打增程電動,讓它既規避了純電動的裡程焦慮,又比燃油車更加節能。而大空間SUV在家用領域也有着先天的優勢,雖然理想的車不便宜,但相對于BBA這些還是優勢很明顯的,順道還避開了特斯拉的競争。

這樣一來,理想品牌推出這幾年就一直在往上,直到遇到了問界。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作為華為的智選車品牌,問界誕生于2021年12月比理想晚了好幾年。首款車型問界M5,對标的也是特斯拉Model Y,賣點是搭載了HUAWEI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和HarmonyOS智能座艙。

問界的開局很紅火,隻用了87天就實作了累計破萬,創下了當時的新品牌單款車型傳遞破萬的最快紀錄。但随後的發展卻并沒有那麼理想,2022年8月,AITO問界系列單月整體傳遞量首次突破1萬輛,但之後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問界的銷量卻不升反降,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準。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随後問界就發現了問題所在,雖然技術層面上問界的實力很強,但在營銷宣傳以及産品設定上,卻并不聚焦。什麼樣的使用者應該買問界,這個理念并沒有傳達出去。問界應該怎樣做呢?很快就有了答案,那就是抄理想的作業。

從23年下半年開始,問界就将宣傳轉移到了家用領域。換代更新的新M7,最注重的也是舒适性配置增配。這樣一來,問界在中大型SUV領域就開始亂殺了。根據最新消息,上市四個月的問界新M7訂單量已經突破了13萬台,這個“功勞簿”可以說有理想的一半。

(2)專打理想痛點,問界的創新邏輯

國畫大師齊白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按理說一個品牌學習另一個品牌的政策,應該是很難成功的。那問界為什麼反而能反超理想呢?其實還是與兩者的核心有關。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首先說理想,前面也說了,理想的品牌戰略其實是非常優秀的,對于細分市場的識别和挖掘堪稱一絕。甚至李想本人都非常自得,之前還專門推出了一門講産品經理的線上課程,旨在炫耀理想在車型設計方面的心得。

說白了,理想的定位就是能燒油的電動車,同時還有大空間和不錯的豪華營造。當然了,僅靠這些顯然還不夠,理想也加入了一張王牌,那就是智能化,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域的造詣也算不錯。但理想的這些動作,幾乎都撞到了問界的視窗上。

以去年全面更新的HarmonyOS 3為例,這套系統将差異化體驗、原子化服務、AI帶入了座艙,一下子就讓車成為數字世界的新入口。不論是智能化表現,還是互動能力,HarmonyOS都遠超各大新勢力的座艙系統,這一仗理想确實沒法打。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再比如理想打算推出純電MPV MEGA,号稱是新一代的科技旗艦,結果與新推出的問界M9狹路相逢。後者可不隻是簡單的更新下尺寸,實際上基礎平台,電氣平台,車機系統,智能駕駛系統,甚至車燈和音響,都做了全方位的更新,理想隻有被動挨打的份。

最近傳出消息,理想又一次推遲了MEGA的正式傳遞時間,理由是廠家沒有信心在這種情況下讓這款新車交到使用者手上,可以說實慘。

理想能做的問界也能做,問界能做的理想卻做不到,這場不對稱的戰争,确實令理想感到難受。

(3)光靠降價難,理想需尋找新的賣點

在新年第一周銷量暴跌後,理想幾乎第一時間快速調整銷售政策,全系優惠到了3萬-5萬元。是以光從第二周銷量來看,理想其實與問界已經非常接近。

這裡面有喜有憂,喜的是理想的市場反應确實夠快,憂的是現階段理想能打的牌不多,通過降價拉升銷量,長遠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一直在去年9月份之前,也就是問界新M7開始收割市場之前,理想都是新勢力中價格最為堅挺的車企,可以說是一直堅持不降價。但之後的表現就是急轉直下了,理想汽車先是推出1萬元的保險補貼,後面又開始逐漸加大優惠幅度,如今僅僅四個多月内累計降價已經達到了4萬元以上。

關于這一點,理想也給出了解釋,從去年四季度開啟産品過渡。也就是說,如同當時放棄理想ONE一樣,理想要放棄現有的L7、L8、L9了。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如果隻能通過降價維持,那這套産品線确實需要慢慢淡出了。但問題的關鍵是,理想要拿出怎樣的産品來應對呢?

專打理想汽車的痛點!問界銷量力壓理想汽車,最尴尬的事出現了!

MEGA的遭遇已經證明,理想走純電路線并沒有優勢。畢竟理想既沒有足夠的超充站,也沒有一線的補能技術。那降價走成本效益路線呢?其實也很難,理想并不具備核心零部件自研的能力,這意味着它無法與比亞迪、埃安們打價格戰。

繼續走高端路線,幾乎是理想唯一的出路。隻是在生态位逐漸被問界占據的情況下,繼續往上的道路其實一片迷茫,而理想卻要立馬做出決斷。

(4)功夫拍案

新勢力們的發展真的是變幻萬千,19年最火的新勢力是蔚來,因為它率先實作了量産,并且定位足夠高,20年最火的是威馬,因為它的銷量上得足夠快,21年就是小鵬了,P7算是新勢力第一款出圈的車型。理想稱霸了過去兩年,卻在2023年的末尾摔了個跟頭,如今已是疲态盡顯。

蔚來、小鵬經曆過低潮後也有過二次爆發,小鵬G6和蔚來ES6都為它們重新迎來了關注。理想能做到這一點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