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作者:壹平說

文:壹平

狼狽為奸

自從拜登上台之後,美國政府很快就借助着烏克蘭代理人戰争的爆發,把特朗普時代打得稀巴爛的盟友體系重新鞏固在一起。

這是美國傳統政治的一部分!強行樹立一個靶子來維持自己的霸權體系。

和在俄羅斯身邊糾集整個北約直接開打不同的是,目前拜登政府圍繞中國所展開的是更加陰險的印太綜合戰略。

這是一個包含了經濟戰,輿論戰,貿易戰,金融戰,産業供應鍊整合戰在内的很複雜的一個大的戰略。

在這個大戰略當中,印度被整個美西方寄予厚望。

按照拜登政府一開始所設計的路線圖,印度将在美西方的重點扶持之下,很快就會替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假如美西方和印度真的在短期之内聯手實作了這樣一個目标,毫無疑問就會起到三大戰略作用,會讓中國乃至全世界南方國家相當被動難受。

首先,這肯定會讓中國遊離于世界貿易體系之外,從長遠上動搖中國的國本。

其次,如果拜登政府的這個陰謀詭計能夠得逞的話,目前以中國和俄羅斯為基礎的整個金磚平台的前景也必然會受到極大的重創,使得美西方的話語權迅速滿血複活。

還有一點就更加陰險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整個人類社會運作的一個最起碼的法則,所有成年人都懂這個道理,沒有錢光有口号是沒有任何用的。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美西方聯手印度的陰謀詭計能夠得逞的話,他們最終勢會很快赢得同時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布局。

等到真的到了這一步,事情就變得相對比較簡單了,因為美國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回過頭來掐斷印度的發展,然後整個國際社會就會重新回到二戰之前的殖民體系當中,廣大亞非拉開發中國家都會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當然也包括印度自己了!

但是印度現在根本不願意看到這一點,也沒有這個境界。

他們就想吃中國的人血饅頭實作自己的快速增長,至于整個人類社會的前景要等印度發展起來再說。

這就是印度總理莫迪的小九九!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不過,雖然莫迪這些年來一直跟美國總統拜登狼狽為奸,而且印度也始終不願意負起大國責任,但是好在這個世界還有中國,美國想要讓印度替代中國的大戰略也并非那麼容易就能夠實作。

表面上看目前北約跟俄羅斯的戰争會更加激烈,但實際上中國這兩年來所面臨的整體外部環境一點也不比俄羅斯輕松。

連續兩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拜登擺明了就是要把中國剔除出現行的國際貿易運作體系,想要強行塑造另外一個以美西方和印度為基石的全新體系。

但他們現在最大的困難就在于整個美西方的産業空心化非常嚴重,中國已經成為超過135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甚至是很多美西方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我們目前已經成長為全世界唯一的一個全門類工業體系國家,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美國想要讓印度替代中國談何容易?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但嘗試總是要有的!

在過去幾年時間,包括蘋果在内的很多美西方龍頭企業都廣泛的在印度布局,希望能夠強推印度成為中國的替代者。

但是在剛剛過去的1月19日,美國著名媒體《華爾街日報》就再次刊文分析了印度目前的整體社會結構和問題。

美媒認為由于印度始終存在四大頑疾,是以印度注定很難在短期之内替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哪四大頑疾呢?

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1,印度女性地位實在太低

這一點全世界都知道。

在印度的宗教文化體系裡面,女人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而印度的民間傳統更增加了這種社會風氣。

長期關注印度的網友都知道,印度的結婚風俗跟中國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中國是男方首先必須給女方很大一筆錢作為彩禮,然後雙方的婚戀才能繼續下去,但印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男人非但不用給彩禮,而且女性在出嫁時還要賠很多嫁妝,如果沒有說得過去的嫁妝陪嫁,這個女人将來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會非常悲慘,甚至會經常面臨家暴。

低種姓的女性就更是如此了。

這是印度社會文化最讓人難了解的一部分。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自備嫁妝

按照華爾街日報所統計出來的資料,印度的适齡女性就業率不到1/3,隻有20%左右,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适齡女性參與工作的比例高達71%以上。

華爾街日報還給出了另外一個資料,全球所有欠發展的國家當中,适齡女性平均就業率在50%左右,這個資料也遠遠的高于印度。

印度目前的發展狀況跟中國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差不多,所承接的很多工作都是衣服,鞋襪或者電子産品組裝類的工作,在這種特殊的曆史發展時期,女性天生的細膩和耐心會大大提高産品的品質。

在中國經濟騰飛的初期,廣東和江浙一帶沿海的省市都有很多打工妹,她們後來都取得了巨大的人生和事業成功,也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時代貢獻。

但印度不行!

印度這種女性社會地位極低,而且強奸案件每天都會爆發的特殊環境之下,很多女性都不敢住宿舍,也不敢加班工作。

這種特殊的文化傳統造成柯印度有将近一半的優質勞動力沒辦法工作,人口優勢也就根本展現不出來。

那還怎麼快速發展?!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2,貿易壁壘嚴重

如果說上面第一點是從社會傳統和文化的角度來務虛說事的話,那麼現在要講的第二點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關系印度發展的重要問題。

根據華爾街日報給出的資料,莫迪政府現在由于想要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讓所有的産業鍊盡快印度本土化,是以他們就在很多零部件進口方面設有超高的關稅。

華爾街日報特别舉了一個例子。

目前即便是能夠拿到印度最惠國待遇的國家,比如說美國,在相關零部件的進口關稅上,依然要高達18%以上。

整體進口那就更高了!

而被印度特别針對的中國企業和中國制造的進口關稅,那就更加離譜了。

相比較而言,目前中國的進口關稅一般都在7.5%以下,而且對很多國家和産品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執行免稅政策了。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美國媒體的意思非常明顯。

印度想要強行彎道超車,他們就必須有相比較中國更加優惠的政策,隻有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但是莫迪政府現在很顯然并不想成為美西方的商品傾銷地,而是想要反過來把美國當成他們的棋子,想要借助美國打壓中國的态勢實作印度的産業更新。

這肯定讓老美心裡很不爽。

這些年來,美西方本來就不想看到中國的産業更新,沒想到莫迪政府遠比中國要狠太多,不光随便拿捏在印度發展的外國企業,而且更要求外國企業要強行幫助印度産業本土化,擺明了就是要吃定去印度發展的外資企業。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中國在這一點是深有感受的。

在剛剛過去的這兩天,根據印度商業旗幟報的報道,印度目前在全國範圍之内又要進行新一輪的突擊檢查,要搞所謂的整風運動。

而且印度媒體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們這一次的整風目标就是要針對中國企業,因為他們懷疑中國企業又參與到了商業洗錢之中。

此事印度每年都要搞幾次!

輕車熟路了。

因為在莫迪政府的執政理念裡面,那些在印度發展的企業賺的錢絕對不能轉出去,無論給出什麼理由,隻要想轉出去,那就涉嫌洗錢!

這還有王法和天理嗎?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也正因為此,自從2020年到現在,去印度投資創業的企業正在逐年下降。

莫迪為他的短視行為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甚至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究其根本,還是他們太着急了,太想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一下子就替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但是他們卻不懂這中間的關鍵因素,也就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魂。

這個魂究竟是什麼呢?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3,中印兩國創業激情完全不同

個人認為要想實作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個魂就是整個社會要形成一種積極創業,敢于創業的風氣。

而且要立足于自主研發。

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他人。

這一點就連華爾街日報都已經看到了,他們認為目前印度國内普遍的風氣不太健康,真真正正搞創業的人是非常少的,這就導緻了很多去城市打工者的收入還沒有在農村老家高,不願意去城市工作,造成勞動力和時間的極大浪費。

雖然印度這兩年的GDP在7.5%左右,但是中國在經濟騰飛的90年代,GDP的增速常年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從來都沒有下過10%。

即便目前經濟總量已經很大了,但依然有5%以上的高速增長,這跟印度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為什麼會産生這種巨大的反差?

個人認為跟印度的整個社會氣氛有很大的關系,既然可以把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内的企業都當成肥豬來宰。

那又何必辛辛苦苦創業呢?

而且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印兩國在整個世界範圍内也有一種非常鮮明的對比,印度的很多精英都進了外資企業當高管,而中國真正的精英都會回國創業,是以中國才會有阿裡巴巴,拼多多,百度,位元組跳動,騰訊,華為,大疆,比亞迪這樣在各行各業領先與全世界的大型企業。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具體到個人,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看到過《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或者電視連續劇?

我個人始終認為路遙這本經典小說裡面的兩個主人公,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兄弟,他們所經曆的人生拼搏過程就是整個中國在經濟騰飛時期的一個最好的縮影。

隻要有這個民族魂在,中國就注定會有今天的成功,而印度恰恰缺少了這個創業之魂,拼搏之魂。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往大了說,中印兩國兩種不同的民族性格必然注定印度沒辦法替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我們中國人想問題更多的是大境界的布局,而印度更多的則是小九九的算計。

這從一件事情就能夠看出來。

那就是對一帶一路工程的不同看法,中國已經引領全球153個國家在轟轟烈烈的幹事業,印度卻始終猶猶豫豫,懷着小人之心羨慕嫉妒恨。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4,政府債務超過GDP85%

這一點就比較專業了,是從金融層面來講印度的發展前景。

華爾街日報作為一個專業的金融體系内的媒體,他們對這一點的看法肯定是相當專業的。

我個人就不展開來說,主要是引用華爾街日報的一些資料。

根據這家美國媒體的統計,印度目前的地方和政府債務已經高達GDP的85%,這對于一個開發中國家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都知道美國目前的國債規模就更大了,他們的GDP大約在27萬億美元,但是美債規模已經超過了34萬億,占比超過了126%。

但印度跟美國沒有任何可比性,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跟美國都沒有可比性,美國可以随時印鈔票來放水,讓全世界承擔泡沫。

其他國家行嗎?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華爾街日報認為印度這種高負債率就會導緻一種極高的風險,那就是他們的财富非常容易被外資洗劫一空。

阿根廷和巴西就是兩個最好的例子,他們很多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企業都基本上被美西方套牢了。

印度這樣發展下去,也注定會成為華爾街大鳄們眼中的下一個目标。

如果真的成了這樣,他們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可能性就會急劇增加。

随時爆雷。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結語

總之,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對印度的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

無論如何,在印度和美國始終眉來眼去的情況之下,我們還是要從戰略高度留心印度這個國家,不要讓他們兩家的陰謀詭計得逞!

莫迪很想有所作為,但這4大頑疾,讓印度成不了下一個中國

@壹平說​: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