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作者:文史充電站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該篇文章結尾

文/文史充電站

編輯/文史充電站

中國文化被劃分為多種類目,包括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喪葬禮儀、語言、美食等等,不同的風俗文化彙聚在一起就鑄造成了生活習慣各不相同的56個民族。[中國贊]

其中喪葬文化在部分地區雖鮮有差異,但大體環節也都差不多,在一場喪葬活動中人們為了逝者能夠獲得安息,大多會按照逝者生前遺願選擇棺材、骨灰盒、骨灰罐等容器來安置逝者的亡靈。

這些容器中最常見的就數見“棺”發财的棺材了,棺材作為喪葬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其曆史和文化内涵豐富多樣,從古代的木棺、石棺,到現代的金屬棺和水晶棺,棺材的材質和形式随着時代的變遷在不斷進行衍變。

棺材常常被視為逝者的安息之所,寓意着庇護和永生。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也有着各自獨特的棺材制作工藝和裝飾風格,比如苗族的龍鳳棺、壯族的銅鼓棺等。

01

添“釘”發财

在逝者下葬前,人們就會在棺材上釘上7顆釘子,這時有朋友會認為這幾枚釘子僅僅是為了固定棺材蓋,但實際上釘子的作用遠不止于此。

在古代由于技術和材料的限制,棺材的封閉并不嚴密,古人為了防止逝者在棺材内移動或溢出,便用釘子來加強棺材,這時古人們還相信,釘子可以“封住”逝者的靈魂,使其不再回到陽間。

随着時代的變遷,棺材的設計和材料也在不斷改進,但釘子作為固定和保護的作用依然不變。在中國古代釘子的形狀和材質都有講究。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例如在明朝時期,棺材上的釘子被稱為“壽釘”,寓意死者長命百歲,這些壽釘通常用銅或鐵制成,形狀為圓形或六面體;而在清朝時期,棺材上的釘子則更加華麗,常常鑲嵌玉石或金銀,以顯示死者的地位和财富。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進入現代社會後,盡管殡葬文化在不停地随着時代衍變,但釘子在棺材上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

現代棺材多采用木材或金屬制成,其封閉性和堅固性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時為了滿足一些人的傳統觀念和心理需求,釘子仍然被廣泛使用在棺材上。

從傳統文化上來講,釘棺的釘子通常一共有7枚,并且這7枚壽釘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人們以7枚壽釘表達對逝者的精神寄托,以及利用這7枚壽釘領略逝者的一生。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第一枚壽釘寓意“初生”,這代表着逝者出生時就開啟了人生中的第一步,這是每個生命降臨人世間的見證,作為一個重要的起點,象征後人希望逝者能順利開啟一個新的輪回。

第二枚壽釘寓意“理想”,人這一生中總會有一件事情是牽領人生的,這事也多為個人的精神支柱和生活的動力,這就是逝者生前一直所追求的理想,象征着後人們告訴逝者沒有忘記他的理想。

第三枚壽釘寓意“家庭”,家庭是圍繞每個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家庭帶來的溫暖是其它事物給予不了的,象征着後人們對逝者無形的陪伴。

第四枚壽釘寓意“友誼”,人生在世有三五知心好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些沒有血緣關系的朋友相當于自己親手挑選的“家人”,象征着後人們希望逝者在另一個世界中不要感到孤單。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第五枚壽釘寓意“愛情”,一段美好的愛情相當于人的一生中的一場昙花一現,收獲一場甜甜的愛情也不枉走過人間這一遭,象征着後人們希望逝者雖陰陽兩隔但能夠被溫柔以待。

第六枚壽釘寓意“事業”,一場完美的人生必定是愛情事業雙豐收的,誰都不願意自己平凡一生碌碌無為,象征着後人祝願逝者在另一邊不要就此消沉,要好好“生活”。

第七枚壽釘則是“安息”,有新的開始就會有結束,究其一生領略過無數風景,奮鬥過、努力過也享受過,這最後一枚釘子就等于給逝者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号,象征着後人真心希望逝者的靈魂得到安甯,并以此來告别。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02

躲釘

壽釘也被稱作“子孫釘”,連結北鬥七星,祈禱雖逝者如斯,但家族後人将人丁興旺;另一種說法是7枚壽釘分别代表了

魑魅魍魉魈魃魋這7煞,其目的是為了能讓逝者在極樂世界少受苦難。

與此同時還有“躲釘”這一說,以前在入殓儀式的過程中,“躲釘”就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由于各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同,是以殡葬禮儀相差甚多,此例不代表所有。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躲釘”是中國舊時一些地方在釘棺材時的一個說法,棺材的擺放是頭朝南腳朝北,合棺的時候死者的晚輩通常是跪在棺材前面哭,哭得越響越孝順。

蓋棺時,披麻戴孝的孝子、孝婦們會取下自身的幾根頭發絲用來纏住壽釘尖,還有的會取頭發的一小撮,然後将它們用黃色的紙包住,再将其套在壽釘釘部。

當釘棺輪到釘“主釘”時,就要請到舅舅或表兄弟來完成,這時為了讓逝者不操心後人的生活,舅舅就得借此來指出那些家族中不孝順的後輩們,同時還要設計一些稍微困難一點的題目。

孝子們必須根據舅舅提出的問題回答出正确答案,一旦回答錯誤,這根“主釘”将會不予楔釘,就因為孝子沒回答出正确答案使棺材少了主釘那怎麼能行,其實對這個困境人們也有相對的解決方法。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孝子沒回答對問題時,就要有請到家族中聲望比較高的長輩出面說情了,這時孝子隻要真誠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跪在地下磕頭謝罪,舅舅還是可以選擇答應繼續楔釘的。

還有一些地區,如果逝者為男性,就要由同為男性的長輩來執斧楔“壽釘”,反之,逝者為女性的話就由女性長輩來着手。

準備釘釘前,逝者家屬會統一跪在靈前,為了告知棺材裡的逝者注意躲釘以免其受到驚吓,如果釘子都在左邊釘,家屬就會大喊逝者朝着右邊“躲釘”,如果釘子要從右邊楔釘,家屬就會大喊逝者朝着左邊“躲釘”。

躲釘儀式完成後就可以準備入殓棺材了,屆時人們還會帶上一些陪葬品和逝者生前喜歡的一些小物件随着棺材一同埋入黃土,以此來表示對逝者的關懷。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03

見棺發财,大吉大利

人的一生中總要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在路上碰見白事或者路遇出殡的隊伍是一件非常晦氣的事情,其實轉念一想,這些事情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避免不了的,這時候就有人會說上一句“見棺發财,大吉大利”了。

很多人聽到見棺發财這句俗語就會覺得摻雜着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那麼這句神秘俗語的來曆又是從何而來呢?

其實并沒有相關史料明确記載過“見棺發财”的由來,歸根結底這句俗語的由來就是人們對傷感事物的一種心理暗示,而且對于“見棺發财”還有許多種不同版本的解釋和傳說。

在中國古代,棺材隻有達官貴人才能使用,富人們為了彰顯自己的财大氣粗,有些人就會把棺材提前預訂好,在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元素和材料後,就會略顯刻意的将棺材放在一個比較顯眼的位置來彰顯自己的地位,是以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把棺材與發财聯系到一起了。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另一個版本說是這句俗語開始流傳與清朝,在當時有些做殡葬生意的店家為了更好的推銷出自家的産品,就會把自家的招牌棺材擺放在店鋪門口,與此同時店家會敲鑼打鼓吸引來往路人們的注意,伴随着“見棺發财”的廣告詞,久而久之,這句俗語就在群衆口中流傳開來。

時至如今,“見棺發财,大吉大利”已經成為喪葬文化中的一句祝福語了,對于棺材這種喪葬物品來說,它直擊人們内心中最不敢面對的“死亡”,以至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偶遇棺材時心有餘悸。

“棺”同“官”,寓意着見到棺材很快就會升官,對見者的仕途是一個非常好的預兆,會讓見者認為近期在工作上會較為順利,在工作上遇見的困難也能迎刃而解。

“材”同“财”,寓意着見到棺材會對見者的财運有所提升,而且偶遇出殡隊伍是一件機率不大的事件,也有“遇見棺材,必有橫财”的說法,人們都願意相信好的事物,是以與其對棺材帶有偏見,不如将棺材劃為吉祥的寓意。

棺材闆為什麼要釘釘子,不是多此一舉嗎?人死了還能跑了不成?

也正因如此,人們就把“棺材”二字與“官”、“财”二字聯想到了一起并賦予了它一些吉祥的寓意,以此用來減輕人們内心的偏見,達到一個自我安慰的效果。

人們常說死亡其實并不可怕,真正令人感到害怕的是被在乎的人們遺忘,就像餘華老師在書中描寫的“親人的離去不是一場暴雨,而是此生漫長的潮濕,我永遠困在這潮濕中,在每一個波瀾不驚的日子裡,掀起狂風暴雨”。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入殓儀式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5%E6%AE%93%E4%BB%AA%E5%BC%8F/16841462?fromModule=search-result_lemma-recommend

[2]百度百科:喪葬文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7%E8%91%AC%E6%96%87%E5%8C%96/1873041?fr=ge_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