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營銀行高利率産品背後:攬儲困境疊加品牌弱化

民營銀行高利率産品背後:攬儲困境疊加品牌弱化

民營銀行高利率産品背後:攬儲困境疊加品牌弱化

【超新星财經/原創】

早晨,李明差點被洶湧的地鐵人流擠成肉餅,他艱難地維持着平衡。到公司後他把辛苦熬夜完成的方案交給了客戶,卻被毫不留情地否決了,而且還需要大幅修改。

一時間,李明的心情跌入了谷底。

臨近下班,終于來了今天唯一一個好消息——年終獎提前發了。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李明的精神為之一振。

什麼客戶的方案,先一邊去,他開始盤算這筆“大錢”該怎麼花。

抄底股市?還是算了吧!3000點都過不去,“炒個啥勁”。

想來想去,“還是存銀行吧”,李明如是說,畢竟現金為王。

不過,存款利率下調趨勢下,很多銀行高利息存款産品出現“手慢無”,找一款合适的産品并不容易。

就在李明陷入迷茫時,隔壁同僚無意間提起億聯銀行的存款利率高達3.85%,這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從未聽說過億聯銀行,但高存款利率的誘惑讓他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

01 攬儲挑戰加劇

公開資訊檢索發現,億聯銀行不久前上線了“個人大額存單”預約活動。根據該行APP頁面顯示,大額存單20萬元起存,1年期、3年期、5年期的年化利率分别為2.10%、3.35%、3.85%。

而在此之前,據媒體報道,億聯銀行在歲末與流量管道合作“加息”攬儲,曾短暫上線年利率1.85%+2.15%的1年期定期存款。

公開資料顯示,億聯銀行是東北首家獲批開業的民營銀行,也是全國四家網際網路銀行之一。2017年5月,由中發金控、吉林三快(美團)等民營企業聯合在長春發起成立。

相較于傳統銀行,雖然網際網路銀行少了線下網點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但顯然也在攬儲方面面臨着更多的挑戰。而根據億聯銀行公布的2018年-2022年的年報資料看,攬儲的挑戰似乎愈演愈烈。

2018年開始,億聯銀行通過高利息等手段實作了存款規模的快速增長。然而,随着監管政策的收緊和市場利率的下行,億聯銀行面臨了較大的攬儲壓力。

具體來看,億聯銀行在2018年吸收存款86.56億元,到2019年末存款規模增長至250.58億元,增速高達189.49%。這一時期,高利息智能存款等創新産品對億聯銀行的攬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然而,到了2020年下半年,監管政策開始趨嚴,市場利率也呈現下行趨勢。億聯銀行一款年化利率高達6%的5年期智能存款産品引發了“清退”風波。盡管億聯銀行後來回應稱未出現未按合約兌現客戶應付利息的情況,但這一事件仍然對億聯銀行的聲譽和攬儲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随後,2021年初網際網路存款新規出台,進一步壓縮了億聯銀行等網際網路銀行的攬儲空間。當年億聯銀行吸收存款規模為346.31億元,增速下降至11.3%。

到了2022年,存款規模更是下降至303.96億元,較2021年度不升反降,下降幅度為12.23%。

不過,在2023年三季報中,億聯銀行披露的吸收存款規模為312.58億,較2022年度全年有所增長。這一增長可能與億聯銀行在該年度與流量管道合作有關。

目前,億聯銀行存款利率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準,這可能有助于吸引更多客戶資金。然而,相應的在存貸款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如果貸款端不能有所突破,這一舉措無疑會對該行的盈利能力産生一定影響。

實際上,目前民營銀行普遍面臨類似問題:網點覆寫有限,品牌效應相對較弱,客戶基礎薄弱,融資管道相對較窄,整體資本實力相對較弱,以及抗風險和經濟波動能力有待加強等。

02 投訴量持續高企

存款利率高确實吸引人,但是這些新銀行的品牌怎麼樣呢?

李明又查了查億聯銀行在黑貓投訴平台的投訴情況,這一查着實讓他有些吃驚:根據黑貓投訴平台資料顯示,搜尋“億聯銀行”時顯示「共有1170條投訴中包含搜尋詞億聯銀行」,其中投訴内容關鍵詞主要涉及“暴力催收”、“不斷騷擾”“利息過高”等。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吉林監管局在2023年8月份釋出的《關于2023年上半年轄内銀行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億聯銀行投訴量為628件,占全部投訴的22.82%,不僅在地方法人機構中投訴量最高,也在吉林銀行業中投訴量最高。

根據此前億聯銀行官網在2023年8月7日披露的合作導流獲客機構名單顯示,該行與美團小貸、大樹科技、泛華集團、小雨點小貸、用友普惠、親家投資、萬達小貸、中國銀聯、小花錢包等37家機構合作放貸;與中世福建融擔、深圳中智信融擔、重慶與衆融擔、深圳大數融擔、深圳中裔融擔、武漢融生融擔等31家機構合作;同時億聯銀行還披露了合作逾期業務催收外包服務商名單,兩批名單合計79家機構。

此外,近年來億聯銀行還收到了不少來自監管部門的罰單。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吉林監管局2023年11月3日釋出的罰單顯示,億聯銀行因在網際網路貸款業務中未對借款人進行統一授信,被處罰款30萬元,同時,時任億聯銀行首席風險官陳以平應對該事項負有責任而被予以警告。

2022年12月,因存在在辦理個人經營性貸款過程中,貸款“三查”不到位,未嚴格執行受托支付管理相關規定,導緻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等,億聯銀行被原吉林銀保監局罰款140萬元。

……

屢遭投訴和頻吃罰單凸顯億聯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對合規重視不足,内控管理不到位,作為民營銀行,更應牢牢把合規底線放到第一位。

03 發力“新”金融?

除了被外界吐槽的一些問題,億聯銀行也有讓李明為之稱道的地方,那就是助力農村金融,推進鄉村振興,而這對于從農村走出來,深知農民融資困難的李明來說,感觸良多。

根據年報顯示,億聯銀行2022年度實作營業收入10.83億元,同比減少24%;淨利潤為9607.2萬元,同比增長86%;扣非淨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81%;

而根據三季報顯示,2023年1-9月,億聯銀行實作營業收入10.12億元,同比增長18.78%;淨利潤7249萬元,同比增長8.32%;

2023年上半年億聯銀行行長王玉海接受某記者采訪時曾提到,圍繞長期以來農村地區存在的融資難、利率高、效率低、風險高等諸多痛點,億聯銀行在2018年12月底創新推出“億農貸”産品,該産品具有“遠端辦理、友善快捷、随用随支、節省利息”等諸多優勢。截至2022年末,“億農貸”産品累計放款1.8萬戶,放款金額18.53億元,筆均放款金額僅3.66萬元。

同時王玉海還表示,未來,億聯銀行進一步探索數字普惠農村金融業務,大力推廣農貸品牌。複制現有“億農貸”成熟産品及模式,由吉林試點逐漸開拓到全國。

為此億聯銀行通過研發數字化金融産品,完成了開放銀行模式的産品創新,通過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應用,完成了營銷、風控、營運、合規等經營活動的數字化管理,與合作平台建立數字化協同,通過多方資料引入和場景聯合,實作對經濟活動的多元評判和度量,以數字化協同和商業化智能應用支撐經營活動的有效性管理。

李明坦言,億聯銀行的高存款利率确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考慮到該行在合規和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他還有疑慮的。畢竟,在金融市場日益複雜的今天,選擇一個安全、合規的銀行機構來保障自己的資金安全,比追求高利率更為重要。

而對于億聯銀行來說,在攬儲困境中展現出的創新精神和努力值得肯定,但合規底線和内控管理同樣不容忽視。

未來,億聯銀行應逐漸弱化高息攬儲模式,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提高場景化獲客能力,同時切實加強合規和内控管理,確定業務穩健發展,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隻有這樣,億聯銀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生存下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