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作者:憑蘩之鏴

本文原載于《兵器》雜志2022年04月刊,本次轉載時經重新二次内容完善及編輯、補充整理部分插圖,以與同好共同分享。個人認為《兵器》雜志是一本專業、客觀的軍事雜志,推薦持續訂閱,豐富自身的軍事及政治知識。在将家中《兵器》數字化儲存過程中,轉載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文章,主要是想讓讀者以另一種比較獨特的視角審視曾經的事物和觀點。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2021年12月15日,南韓國防部官員和軍方将領前往全韓第一大槍廠——位于釜山的SNT動力集團總部,現場簽收了該廠新研發的K16系列7.62毫米機槍。甲方代表還在現場進行了體驗射擊,觀摩了機槍夜視儀的效果等内容。然而,服役已超三十年、折磨幾代韓軍官兵、品質口碑極差的南韓造機槍,能否就此擺脫“一坨廢鐵”的形象,尚有待時間驗證。

南韓國防部官員和軍方将領前往SNT動力集團簽收K16系列機槍

一槍頂三槍

韓軍這項采購合同金額為1242億韓元(約合1.04億美元),内容包括K16輕機槍、K16D戰車并列機槍和K16E艙門機槍,以及配套的熱像儀和白光瞄準鏡等。在此之前,韓軍剛剛開始采購列裝同一廠家研發的5.56毫米K15輕機槍。根據韓軍編制,K16及K15兩款機槍采購總數将可能接近或超過5萬支,并在未來30年持續主導韓軍的班組武器格局。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南韓5.56毫米K15輕機槍。

K16機槍原本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一槍多平台”計劃。廠方最初的設計方案是一挺高度通用化的多功能機槍。按照這一設想,韓軍各部隊的步兵班組機槍、車載機槍、艦載機槍及艙門機槍,隻需要稍作調整配置,即可完全通用互換。

2009年,SNT動力在ADEX防務展上首次公布了代号為K12的7.62毫米機槍模型。2010年7月29日,K12機槍的第一挺原型槍完成各項性能試驗;2012年,南韓自行研發的KUH-1直升機開始在艙門支架上配裝K12機槍。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艙門支架上配裝機槍的KUH-1直升機

SNT動力集團對這挺航空機槍稍加改動,作為步兵班組的7.62毫米機槍原型方案。2016年,南韓國防部接到廠方動議,用這挺機槍給步兵、裝甲兵、艦艇部隊進行大規模換裝,淘汰已經老舊到壽的數萬挺M60系列機槍,以及積弊重重的K3系列機槍。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南韓海軍陸戰隊士兵進行M60機槍實彈射擊訓練

然而,由于K12機槍存在重量超标、功能重疊等缺陷,2018年在南韓國防部的評估中被判為“不合格”。緊接着2019年5月,印度軍方發起16400支7.62毫米機槍的國際采購,參加這次選型南韓K12機槍由于實力不濟,被輕便耐用的以色列内格夫機槍擊敗。

于是,SNT放棄了一開始的“一槍頂三槍”思路,把子型号重新劃分為K12基本型、Kl2C1并列機槍型和K12C2步兵機槍型。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期間,十支樣槍分别發射了46000多發子彈,通過了寒區、高溫、泥沙等環境試驗、可靠性及壽命試驗以及跌落試驗。廠方還與作戰部隊合作改進适用性、操作性,配用于K1主戰坦克、“支奴幹”直升機以及海軍艦艇,以便收集韓軍官兵回報意見。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以色列内格夫機槍

這次波折讓南韓軍方白白耽誤了四年時光。直到2021年6月,SNT動力的國産7.62毫米機槍終于獲得南韓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認可,雙方簽訂了《7.62毫米機槍-II采辦合同》,K12系列也被重命名為K16系列機槍。

按照新的規劃,K16基本型将作為班組火力,用于近戰支援及壓制敵方暴露目标。K16E并列機槍安裝在坦克上與主炮并列,作為機械化部隊近戰的輔助武器;而K16D機槍安裝在坦克、裝甲車、直升機、艦艇等上,用于壓制和自衛。

這是南韓三軍30年來第一次摸到新機槍,SNT動力的總師形容,這次采購當屬“南韓破天荒頭一遭”。

不靠譜的第一造槍廠

南韓自研的戰機、坦克和自行火炮在全球頗具競争力,但南韓輕武器卻是個屢遭吐槽的另類。韓軍現役的所有槍械研發生産,幾乎都被同一家企業——南韓SNT動力集團牢牢把持,該廠出品的K3輕機槍更因故障率高而得名“栓動機槍”。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南韓k3輕機槍,于1989年投入使用,用以替代M60機槍。

SNT動力的前身為南韓國防部下屬的釜山兵工廠。它從北韓戰争開始擔任修械所,為韓美部隊翻新M系槍械。這家槍廠早期研發能力非常有限,加工修複的M1911A1手槍,主要部件基本不能確定互換。1970年後,美援韓軍的30萬支M1步槍、M1卡賓槍、M1919輕機槍等性能普遍老化,再努力翻新也難以應付戰備。時任南韓總統的樸正熙開始考慮國産槍械,并給予釜山兵工廠高度重視。在軍政高層支援下,該廠引進了美式M16A1自動步槍、M60通用機槍等美制武器生産線,從一窮二白狀态實作彎道超車,技術實力和産能陡增,滿負荷運轉為韓軍仿制M系槍械。

為此,樸正熙專門給釜山兵工廠題字“精密造兵”,“造兵一番地(第一造槍地)”,并勒石立于工廠入口處以示嘉勉。1981年,釜山兵工廠被大宇集團兼并,成為專門負責輕武器研發的大宇精工公司。南韓輕武器也結束了全仿M系階段,啟動自研K系列槍械的探索。

2006年後,大宇精工再次調整成為SNT大宇/SNT動力,陸續自研了K1沖鋒槍、K2系列突擊步槍、K3輕機槍、K5手槍和K7沖鋒槍,同時還仿制了K4榴彈發射器(仿MK19)、K6重機槍(仿M2HB),産品線覆寫韓軍步兵班組幾乎所有輕武器。經過多次擴建整合後,該廠目前擁有400名技術人員,研發生産設施超過2.3萬平米。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南韓陸軍裝備了SNT動力仿自美制M2HB的K6重機槍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SNT動力下屬工廠的技術人員在驗收一排K2C1突擊步槍

四十年來,SNT動力/大字精工仿制M系槍械共計110萬支,自研K系列槍械總産量也已超過130萬支,平均年産量達到驚人的6萬支。作為南韓唯一的軍用槍廠,企業對于聽取部隊回報、改進槍械技術、提高可靠性完全缺乏熱情,是以也導緻配發部隊的機槍三十年不改不換,暴露出廣泛的品質問題。

K3輕機槍是大宇精工參照米尼米機槍(極早期版本),自行仿制研發的5.56毫米輕機槍。K3輕機槍具備彈鍊和彈匣供彈功能,并且槍托、扳機、握把和護木可與韓軍K2步槍互換。1990年起,K3輕機槍進入韓軍步兵班組,大量替換了沉重不便的M60機槍,還被架設在裝甲車上作為車載自衛武器。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然而,這款機槍外形酷似美式M249機槍,上手後卻完全不能與原版相提并論,鋼材強度差、易磨損,整槍故障率高得離譜。韓軍官兵抱怨,每次機槍試射打三四個點射就會遇到故障,機槍手需經常注油保養才能正常工作。随槍要帶幾罐WD-40潤滑劑,擦槍屢屢擦到雙手起泡。大部分連隊隻有五分之一的輕機槍工作正常,有步兵連隻能找出1挺或2挺射擊順暢的輕機槍。在炮兵部隊,K77裝甲指揮車上自衛用的K3輕機槍,一個炮兵營經常隻有1挺能正常發射,訓練時需要去友鄰炮連借槍。

此外,K3輕機槍的機槍手還遇到過罕見的“自主射擊”現象,即松開扳機後機槍依舊不停開火,需要緊急打開供彈機扯掉彈鍊強制停火。為了保證訓練,一些班組棄用頻繁故障的彈鍊供彈,而采用彈匣實施單發射擊,使得該槍變成了“栓動機槍”。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3輕機槍也可以使用彈匣供彈,或許這樣能減少故障率,

一線部隊嘗試換回M60機槍也未必能解決問題。M60機槍可靠性雖高一些,但庫存老槍普遍缺乏備件,打了幾個彈鍊就停止擊發。部隊換裝機槍的呼聲甚高,還有軍官呼籲終結盜版的K3輕機槍,使用正版産品(向比利時購買M249機槍行貨)。

搭航空機槍的順風車

機槍是步兵連隊最不能缺少的支援火器,南韓軍方高層并非不知情。南韓防部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K3輕機槍故障導緻射擊中斷的平均發射彈數(以下簡稱MRBS)低至7發至50發之間,遠低于M240通用機槍(MRBS為2900多發)和M60機槍(MRBS為846發),和印度INSAS步槍、英國L85步槍屬于同類水準。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印度INSAS步槍

但韓軍高層一直受冷戰慣性思維主導,軍費重點被傾注于航空兵、裝甲兵和炮兵等重武器的研發,步兵戰術和武器并不受重視。K3機槍已列裝30年,盡管性能老化壽命将盡,也見不到任何更新改造。南韓軍方對流行的戰術導軌、戰術瞄準鏡、槍用熱像儀、消音器、新材料新彈藥等缺乏興趣。

2003年伊拉克戰争期間,時任南韓總統盧武铉派出一支3200人的韓軍特遣隊前往伊拉克北部,負責重建和醫療支援任務。這支小部隊在巡邏中遭遇過當地武裝人員一次襲擊。韓軍機槍手回憶稱,他的K3輕機槍僅僅打出16發子彈,就再也不能繼續發射。所幸車隊中另一挺40毫米K4榴彈發射器成功壓制了對手,才讓這支小部隊脫困。

伊拉克戰争和阿富汗戰争的戰例,使得南韓軍方輕視輕武器的立場開始有所松動。南韓70%國土為山地,與阿富汗的高原環境有諸多共同點。在山區交戰中,小口徑輕機槍有效射程縮短、穿透力弱、殺傷力差,如果要壓制藏身巨石後的對手,需要7.62毫米或者12.7毫米機槍方能奏效。

2006年,南韓國防部撥款12億美元,委托南韓國防科學研究所和南韓航宇公司研發新一代通用直升機(KUH-1“雄鷹”)。陸軍航空兵明确提出,不考慮老款的M60機槍,要求“雄鷹”也具備美軍“黑鷹”直升機那樣強悍的機載自衛火力。

于是南韓防部拍闆:從美國直接訂購“黑鷹”同款的M240樣槍,全力支援新型直升機研發!南韓方面還計劃批量進口M240機槍,全面配裝給陸航飛行隊——這真是韓軍步兵分隊不可能享受的優先待遇。KUH-1直升機的配套輕武器研發,就這樣陰差陽錯成了敲門磚。南韓陸軍30年等不來的新機槍,終于看到一絲曙光。SNT動力随即提出了進口M240機槍的廉價替代方案——給直升機配裝自主研發的K12航空機槍。雖然“雄鷹”機隊配裝的機槍總數不過區區幾百挺,但陸航換裝帶來的機遇令廠方信心滿滿。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美軍M240中型機槍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在K12機槍尚未完全定型的這段時間,SNT動力公司向菲律賓反恐部隊供應過一小批樣槍。這批特供菲律賓的20多支試生産K12樣槍,完整展現了該設計團隊的初衷:直升機機載模式下,機槍安裝在艙門架座上,配用環形高射瞄準具、D型握把扳機發射;落地後轉入步兵模式,拆去D型握把,打開傘兵折疊槍托、折疊兩腳架,用手槍握把抵肩發射。機匣上方和護木兩側設有戰術導軌,并采用特戰部隊的帆布軟彈袋。南韓兵工廠技術人員為菲警方總監做了實射示範,機槍連續發射20000發子彈未出現嚴重故障,順利通過了考核。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菲律賓軍警部門接收南韓提供的K12機槍,這批機槍部配置設定備了全息瞄具。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菲律賓軍警部門接收南韓提供的K12機槍,這批機槍部配置設定備了全息瞄具。

K12原型槍是一款用料非常足的設計,但由于同時兼顧機上架設和地面徒步作戰,整槍重量超過12千克,相當于K3輕機槍的兩倍,比老款M60機槍還要超出1.5千克。蘭博扛着它都會冒汗,是以被南韓國防部駁回也就毫不意外了。

保守求穩的複古設計

在放棄最初的“一槍頂三槍”的混沌目标之後,K12機槍演變為K16機槍系列,包括步兵、戰車和機載三個子型号。三型構造原理基本類似,但功能細節存在不同,機匣等主要部件也不完全通用。

總體來看,K16系列機槍沿用了FN M249機槍的導氣式活塞長行程機構,槍機回轉式閉鎖,并沿用了FNM240/249機槍的輸彈機。槍身機匣部分為薄鋼闆沖壓和點焊成型,機匣蓋則采用鋁合金加工,其上側設有一體式的皮卡汀尼導軌和可拆卸的機械瞄準具。機匣左側設有供彈口,右側為帶有防塵蓋的抛殼口,拉機柄可折疊,尺寸構造與M60機槍保持一緻。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這套經典機構久經考驗,是非常簡潔可靠的設計,整槍零件總數是以控制在140個左右,維護複雜程度明顯低于M60機槍。但K16機槍并沒有照搬FN公司全套設計。比如FN的4凸榫回轉式槍機(類似AK槍機機頭),就被南韓設計師改為AR風格的8凸榫槍機(與韓軍K2步槍相同),有利于簡化加工工藝和保養程式。K16機槍還采用了類似FAMAS步槍的簡化型兩腳架,架設使用更為牢靠;取消了米尼米原有的彈匣供彈接口,同時也簡化掉了機匣蓋上的有彈訓示機構。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16系列三個型号均采用冷鍛槍管,槍管按并列機槍的22英寸标準(559毫米)統一長度,是以比各國班用機槍略長一些。K16機槍采用速換槍管設計,在持續射擊2分鐘或200發子彈後,需要更換槍管避免其過熱報廢。徒手更換槍管隻需10秒鐘,而且無需像M60機槍那樣配用隔熱手套。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安裝K16機槍槍管隻需士兵單手握住槍管上的提把對位後向右偏轉即可鎖定

K16機槍的槍口配用叉型消焰器,韓軍回報稱夜間降低槍口焰的效果很不錯。槍機複進簧尾部設有緩沖部件,可以有效控制長點射的撞擊和槍口跳動。機槍理論射速為850發/分,比M60機槍射速高,但後坐力相對更柔和。這款7.62毫米機槍可壓制800米外的單兵或1800米外的面目标,槍口動能和射程均比K3機槍有優勢,但為此也要多付出3千克的體能負擔。

K16機槍可配用南韓EO系統公司生産的MGS機槍熱像儀,這是一款白光和熱像雙通道的瞄準鏡,帶有視訊輸出功能,但整體尺寸重量顯得偏大。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16機槍可配用MGS機槍熱像儀

我們再來看看具體的三個子型号的優長劣短。

K16基本型(原K12C2型)被确定為步兵分隊的班用機槍。K16基本型的功能是以得以簡化,取消了車載模式的D型握把;取消了松松垮垮的伸縮折疊槍托,改為更為牢靠的不可折疊槍托。

K16基本型砍掉了環形高射瞄具,前護木兩側的戰術導軌也被簡化掉,隻保留機匣頂部的一組戰術導軌,槍管周圍刻槽以減重,機槍全重降低到了10.4千克。另外,通用機槍的北約标準三腳架接口(可架設于M122型三腳架作為重機槍使用),在這款7.62毫米機槍上也不提供,是以它隻能屬于純粹的“丐版”輕機槍。為了減輕韓軍步兵班組的體能負荷,這樣簡化處理也屬于情理之中。

K16E并列機槍(原K12C1型)則專門配用于坦克與步兵戰車。由于車輛戰鬥室内部空間狹小,這挺并列機槍取消了所有車載安裝不需要的部件:機械瞄具、兩腳架、護木、扳機、握把、槍托。

在K1A1坦克裝車時,這挺并列機槍安裝在主炮右側,槍身需要順時針偏轉90度安裝,使供彈口在上、抛殼口向下,以免彈殼亂飛打到坦克兵。這挺機槍在裝車校準後不能快速更換槍管,是以槍管做了加厚加長設計,以防持續開火時過熱變形。槍口導氣活塞設有向前的廢氣排出口,嗆人的火藥煙霧能從機槍射孔吹出車外。機槍的拉機柄也被改成了一根鋼纜,坦克乘員每次換好彈鍊後,需要拉動槍尾部的手環和鋼纜,方能打開槍膛準備射擊。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16E并列機槍槍身順時針偏轉90度才能安裝在K1坦克主炮右側

K16E并列機槍還沿用了M系和K系列坦克原有的電子擊發機構,由坦克炮手通過搖桿來控制機槍射擊。如果這套電子擊發功能失效,或者坦克電源完全中斷,則用電磁機構側面的手動撥杆控制機槍開火。K16E并列機槍這組設計特點,完全沿襲自M60E2并列機槍,操作接口與韓軍M48組克、K1系列坦克保持一緻,友善了部隊簡化換裝訓練。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16E并列機槍也可以安裝在三腳架上進行電子擊發

K16D艙門機槍,則屬于這個系列最早研發的子型,是以構型相對K12機槍變化反而不大。這款機槍配有可快速瞄準的環形高射瞄準具:因為高射瞄具的瞄準線比較高,又在準星上方增加了一個小準星。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16D艙門機槍是K12機槍的改進型,它的握把和肩托與K16基本型差異最大。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16D艙門機槍配備環形高射瞄準具和小準星

總體看來,K16系列機槍的内部自動原理和供彈特點類似放大款的M249機槍,而成熟的人機操作界面則更像M60機槍的複古和延續。M249機槍本身屬于經典設計,K3機槍聲名狼藉更多是因為早年南韓工程師經驗不足、材料工藝不成熟,服役期限過長、缺乏後期改進等原因造成。廠方吸取了這些教訓,在K16機槍上強化設計,避免重蹈覆轍。

但是,與比利時FN MK48、以色列内格夫NG7、德國HKMG5等新一代7.62毫米機槍相比,K16系列設計風格的确顯得相當古闆保守,鮮有新穎賣點,也無緣钛合金等新材料,可見南韓軍方仍然不舍得在大頭兵的武器上多投入經費。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德國HKMG5機槍

換新槍要排隊

如前所述,南韓國防部的裝備重點集中空軍、海軍和陸軍機械化部隊,這也是K16機槍換裝優先級最高的機關,而最倚重機槍火力、基數最大的步兵班排,則隻能先靠後稍息。

韓軍已優先開始為300架KUH-1“雄鷹”直升機配備K16D艙門機槍,每架直升機兩側艙門各配裝1挺。這型通用直升機用于替換已經老化的UH-1系列及MD-500系列武裝直升機,早在2015年8月,架設K16D試驗型(當時型号為K12機槍)的KUH-1直升機已在韓西部戰線執行過醫療救護任務。南韓陸軍裝備的CH-47重型直升機、UH-60P直升機及空軍的HH-60搜救直升機,也有同樣的優先級。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KUH-1直升機機體兩側各配有一挺K160艙門機槍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其次,南韓裝甲兵現役序列包括2872輛主戰坦克(主力為1500多輛K-1/K-1A1系列坦克及250輛K-2坦克)、466輛K21步兵戰車、2300多輛裝甲運兵車。韓軍坦克和步兵戰車作為輔助武器的M60E2并列機槍性能太老,部隊反映供彈故障頻繁,基本隻是個擺設,急需用K16E并列機槍替換。另外,裝甲兵配用的M60D艙門機槍也将換裝為K16D艙門機槍。這次機槍大換裝還可能覆寫韓軍炮兵部隊的1700多輛K55、K9自行火炮,以及海軍和海警的各型小型艦艇,這些艦艇目前多配備M60D機槍用于近距離自衛。

韓軍按戰備水準大緻可分為常備師、地方師和動員師三類。根據2020年資料顯示,南韓陸軍常備師約30個,各師員額為滿員編制的85%左右,負責前線和海岸一線戰備任務。每個步兵班平時轄8名士兵,在戰時還會加強2名步槍手,是以滿編情況下一個班共有10名步兵。韓軍編制明顯受美軍影響,班長負責的重武器組配備1挺輕機槍,4支K2C1步槍和1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副班長指揮的5人小組則隻配5支K2C1步槍及1具槍挂榴彈發射器。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南韓陸軍K2C1突擊步槍

韓軍2個海軍陸戰師的編制與陸軍幾乎完全一緻,隻是在第二小組增配1挺輕機槍,替下了原有的1支突擊步槍。韓軍陸戰隊的班組裝備是以比南韓陸軍的步槍班有所增強。

韓軍的地方師(地區防衛師)共有30個左右,主要承擔警衛職能,平時編制隻有滿員的40%,它們的換裝優先級會比一線部隊更低一級。而作為架子師的16個動員師,日常編制隻有10%的人員。這類步兵師很可能仍舊沿用老式的K3輕機槍或M60輕機槍。

在最理想情況下,韓軍每個班可配發2挺輕機槍、8支突擊步槍和2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韓軍步兵班(常備師)目前綜合火力水準隻能達到1985年美軍舊編制的水準,比最新的美國陸軍班組則要明顯落後一個檔次。這是南韓軍方兵員、經費、理念和建軍重點等多種因素限制造成。

作為對比,朝軍步兵班全員為12人(1997年資料),每個班配發1挺輕機槍、1具RPG-7火箭筒,以及8支AK系列突擊步槍(型号為68式或88式)。在下車作戰情況下,韓軍班組輕武器并不明顯占上風,K16系列機槍及K15輕機槍列裝後,将有機會緩解火力貧弱的窘境。但K16輕機槍重量比K3輕機槍超出50%,徒步行軍時機槍手體能負擔較重,班組是以習慣把大部分彈藥留在運兵車或卡車上。

告别國槍廢品時代——南韓三軍K16新機槍一覽

北韓68式突擊步槍的本質仍然是AK-47的改進版本,北韓使用了68型突擊步槍數十年。目前它仍然被廣泛使用。

除去體能負擔問題,韓軍機槍的保養管理仍有可能踩雷。南韓常年處于臨戰狀态,其強制義務兵役制非常嚴格,成年男性除個别豁免者外,均需在18歲至28歲之間服滿21個月兵役,并不加以篩選淘汰。機槍比自動步槍更複雜,更需要專業維護,但韓軍新兵素質參差不齊,老兵更替流動頻繁,大量後備人員混雜,機槍在各作訓機關之間輪轉,新槍很快就變成磨損殘缺的“二手槍”。如果管理維護缺失,人員責任心不夠,備件更新不到位,槍械的可靠性将每況愈下,難逃“一坨廢鐵”的口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