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純市場之路走不通,體制有相當問題

作者:雲飛揚看電影

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純市場之路走不通,體制有相當問題

“香港,香港,怎樣那麼香?”1992年開始聽艾敬這首歌,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學生。1997年,香港回歸之夜,和父親一起觀看慶典。如今,香港已經回歸接近27年,距離“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也要過半。如今的香港,風光不如從前,雖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在,但已經與新加坡基本上處于不相伯仲的狀态。顯然,香港特别行政區與新加坡的競争,這二十多年難說成功,隻能是看着新加坡逐漸趕超,甚至被有些人評價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這個說辭是過度苛刻了,然而也說明純市場之路走不通。1997年,香港人均GDP是2.7萬美元、新加坡2.64萬美元、中國大陸則是774美元。2023年,香港人均GDP大約是5.1萬美元、新加坡8.28萬美元、中國大陸地區則是1.27萬美元。三者對比,無需贅言,香港的經濟增速是明顯落伍了。香港特别行政區現行的政治經濟體制有相當問題,不能不進行必要的剖析其中的曆史演變邏輯。

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純市場之路走不通,體制有相當問題

上世紀末的香港電視劇,無論是TVB還是亞洲電視台,都為内地輸送了大量的電視劇,甚至比香港電影更為深遠的影響了内地觀衆。老百姓通過電視劇展現的香港普通人和商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商戰對壘,對于香港作為“東方之珠”是高度認可和推崇的,來自香港的流行文化也風靡大陸。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遭遇1998年金融危機,中央政府介入維護香港金融市場。可以說,香港回歸的前十幾年,大家都不會去讨論香港的未來會不好繼續那麼美好的事情。什麼時候,形勢發生了變化呢?大約是内地GDP追上日本的時候吧,流行文化也在那時候開始逆轉,香港的文化光環不再。内地被某些香港人稱呼為“強國”,香港出現各種幺蛾子和不友好聲音與現象。

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純市場之路走不通,體制有相當問題

香港與新加坡,都是城市經濟體,共同特點就是轉口貿易和國際金融中心,差別在于新加坡有高比例的制造業、國有企業和明确的執政黨,這應該就是香港被新加坡甩開的根本原因。香港回歸之前,港英殖民當局是集權的,香港警察部門也有政治處,本地财閥還沒有徹底固化。但是在香港回歸之後,香港警察部門反而沒有了政治處,課程設定和教材審查也是放棄必要的稽核,更不用說司法領域的制度性缺陷,導緻外籍大法官在相當程度上操縱了香港司法權。特首對特區政府行政部門的管理能力和總督完全沒法比,導緻各部門幾乎就是各幹各的。香港特首的權力,不如英國模式的港督,也不如内地模式的省長,對于發展經濟無法做到宏觀戰略和具體政策的相結合。香港行政會議的效率和權力能級,與内地黨委黨組會議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也與新加坡人民行動黨與新加坡内閣無法相提并論,更多是通氣吹風屬性。在内地改革開放之後,香港就基本放棄了制造業,更别說什麼高新産業了。而新加坡制造業依然保持在20%以上,更何況新加坡國有經濟占比幾乎占到GDP的一半,這比例超過中國大陸,這就讓新加坡經濟具有長期性、計劃性和穩定性。

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純市場之路走不通,體制有相當問題

新加坡和中國大陸都是有計劃、有市場的混合經濟體制,都是執政黨主要政治和經濟的全方位平衡發展,而香港則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同時也是貧富差距最大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在解決貧困方面,香港也是遠遠落後于内地和新加坡。新加坡獨立之初,大多數國民居住在平民窟,如今建立起公共住宅組屋體系,人均居住面積30平方米,已經是全世界居者有其屋的典範,而内地也是所有大中型經濟體中自有住房率最高的國家。當然,我們也必須指出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還是過高,對于普通勞動者來說不堪其負,至于香港到目前還是有大量的普通人住房環境非常惡劣,人均居住面積隻有15平方米,與内地人均42平方米差距就是天上地下。

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純市場之路走不通,體制有相當問題

香港人為什麼人均居住面積這麼悲催?當然是壟斷資本家的禍害。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壟斷地産,長期操控着市場和輿論,忘乎是以為所欲為。地産霸權以保護環境的名義,拒絕大規模開發,導緻香港房價高高在上,一半的家庭沒有房産。去掉富豪和上層中産,香港中位數以下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不到十平米,“蝸居”那是客觀形容,而且完全看不到有改變的可能性。既得利益者,哪怕隻有一套住房擁有者,也不希望加大香港住房供應。内地在1998年房改政策,從香港參考了住房預售制度,從此開啟了房産大時代,前期有效刺激了地産業的蓬勃發展,要讓人均住房面積迅速擴大,城市建設面貌日新月異。時至今日也是發生了諸多的副作用,到了需要全面改革的階段了,其實在十年前就應該向新加坡住房模式學習了。高房價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沖突,人口出生率斷崖式下降,也是其鍊式反應的結果之一,可以說是最嚴重的結果。

香港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純市場之路走不通,體制有相當問題

根據基本法,駐港部隊、駐港辦并不不參與香港日常政治經濟行為,而香港特區政府對于經濟活動也僅僅隻有指引功能,這與内地和新加坡的國有經濟為核心、為主導的動能驅動毫無可比性,這就是香港經濟被新加坡、内地諸多大城市趕超的根本原因。更不必說,香港沒有内地和新加坡一樣各級黨組織的存在。香港的明天會如何?取決于今天的努力。港版安全法的執行,改變了一些。23條立法,也正在進行中。法律的完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香港的面貌。2047年香港就到了回歸五十周年,到時候如何大改革呢?拭目以待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