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藥量——中醫不傳之秘,黃芪,25克以内升高血壓,35克以上降血壓

作者:中醫周主任說健康

都說中醫越老越吃香,那是因為随着年紀的增長,見過的病人越來越多,積累的經驗就越來越豐富,對各種藥的藥性,用量都有了更加深層次的了解。

對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狀也都能辨證的很到位,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妙手回春的地步。

藥量——中醫不傳之秘,黃芪,25克以内升高血壓,35克以上降血壓

同樣一種藥,不同的量卻有不同的效果,一樣的人,一樣的病,一樣的症狀,吃同一種藥,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例如紅花,有活血,潤燥,止痛,散腫,通經的作用,少用可養血,稍多則行血,再多則破血。

藥量——中醫不傳之秘,黃芪,25克以内升高血壓,35克以上降血壓

例如薄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疏肝行氣的作用。3克可以疏解肝木,用至15克可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藥量——中醫不傳之秘,黃芪,25克以内升高血壓,35克以上降血壓

例如黃芪,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養血生津的作用。20克以内有明顯利尿作用,30克以上就趨向消減;其對血壓影響,15克以内可升高血壓,35克以上反而降壓。有氣虛症狀時,用炙黃芪,無氣虛症狀,則用生黃芪。

藥量——中醫不傳之秘,黃芪,25克以内升高血壓,35克以上降血壓

例如柴胡,具有疏肝解郁,清熱退黃,解表宣肺的作用。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藥,用量大于其它藥一倍有餘,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藥,用量與各藥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藥,用量較小(主要用于升舉清陽)。

藥量——中醫不傳之秘,黃芪,25克以内升高血壓,35克以上降血壓

例如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常用量能健脾止瀉,大劑量如30~60克,則能補氣潤腸。

藥量——中醫不傳之秘,黃芪,25克以内升高血壓,35克以上降血壓

是以說,不同的藥不同的量有不同的作用,相同的藥,不同的量搭配在一起作用也不同,治療的病症也不同,是以中醫的厲害之處也就在此,不傳之秘也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