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趣舍萬殊
編輯|一盞筆記
他68歲看起來像88歲。
網友:“感覺我小的時候他就長這樣。”
心髒搭了兩次橋竟然還是瘋狂喝酒、抽煙。
還說自己喝的酒已經有七八千斤重!
将煙和酒當飯吃的演員李绮。
現在如何了?
他從戀愛到結婚不到24小時。
他的妻子又是誰?
01
在郭德綱的相聲裡。
于謙是“抽煙、喝酒、燙頭”樣樣都沾。
在現實生活中,李绮也把和喝酒和抽煙當做了他的命。
哪怕已經裝了兩個心髒支架。
他仍然“酒肉穿腸過”。
每天喝八兩酒、抽兩包煙。
這麼不愛惜身體的習慣。
他到底是如何養成的?
李绮1955年出生于山西大同。
但是,他卻說自己其實是個“外鄉人”。
回看他的幼年經曆,确實些複雜到繞得人頭暈。
他的父母當初在北京工作和生活。
而母親懷上他的時候,也是在北京。
誰知,跟随着時代的洪流。
父母又去到山西工作。
而他就自然而然出生在了山西。
他還不到一歲的時候。
父母又帶着他回到了北京。
原本以為他以後就在北京定居了。
沒想到,時代又把他帶去了另一個地方。
父母響應号召,去了西北。
他就也被帶到了西安生活。
是以,他幾乎是在西北長大的。
在他的幼年記憶中。
一直不停地搬家、遷移。
最後終于停了下來。
可是,不管在哪裡。
父母好像一直都很忙碌。
是以,他的童年幾乎一直都是“放養”的狀态。
而這種“放養”,最終還是出了問題。
沒有了父母的限制,又是生長在廣闊的土地上。
是以李绮從小就是個淘氣包。
他永遠都是小夥伴中最大膽、最頑劣的那一個。
小小年紀就能憑一己之力将學校攪得“天翻地覆”。
如此調皮搗蛋。
學習自然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那時的他,根本不知道未來是什麼。
直到15歲那年。
學習成績一直在“吊車尾”。
最後甚至退了學。
15歲的他第一次感覺自己好像荒廢了很多時間。
他決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正巧,一個機會從天而降。
02
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當時正在招收演員。
正決心做出一番事業的李绮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不得不說,他确實是聰明且有天賦的。
隻要他努力,事情還真讓他辦成了。
1970年,他考上了陝西人民藝術劇院。
向昔日的同學和父母都證明了他不是一無是處。
可是,以為的前途無量,沒想到是命途多舛。
因為時代的特殊原因。
劇團的正常活動幾乎近于停滞。
他等待大展拳腳的機會也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直到10年後,25歲的他才迎來出頭之日。
當時,他因為出演劇團活動的一個配角。
意外獲得了全國戲劇的“梅花獎”。
這對他來說是巨大的肯定和榮譽。
可是,在這10年間的困頓裡。
他學會了抽煙和喝酒,而且十分瘋狂。
就在他決心要戒掉時。
生活繼續歸于苦悶。
劇團發展不好,李绮為了尋找機會開始“北漂”。
剛到北京的時候捉襟見肘。
他隻能花最少的錢住在防空洞改的招待所裡。
後來又住在潮濕的地下室裡。
好在,一個老鄉的出現。
讓他的事業終于有了起色。
郭達算是李绮的陝西老鄉。
無意中看到他之前的一些演出,十分欣賞。
便找到他和自己一起出演獨幕喜劇《打呼噜》。
而這次合作,也讓李绮的演藝生涯改變了方向。
他憑借優異的獨幕喜劇表現。
在1996年的時候登上了央視《綜藝大觀》的舞台。
之後,還和倪萍合作了一個獨幕喜劇舞台。
從此之後,他的事業開始風生水起。
1997年,42歲的李绮出演了《甲方乙方》。
“圓頭圓腦圓肚皮”,還留着花白胡子的他演了一個胖廚子。
沒想到,這個形象和角色受到了不少觀衆的喜愛。
第二年,他便順利進入了武警文工團。
成為了一名部隊的文藝兵。
之後出演的《重案六組》、《鄉裡鄉親住高樓》等讓他的人氣再上高樓。
尤其是2000年出演的《東北一家人》中的牛大爺。
成為了觀衆對他的形象記憶最牢固的一個。
後來隻要看到他,大家都直接叫他“牛爺爺”。
事業發展蒸蒸日上。
他的“煙酒瘾”卻越來越大。
就算是是以住進了ICU。
他似乎也很難戒掉。
而她的妻子和孩子十分擔憂。
03
李绮是在25歲的時候遇到妻子高麗的。
她是一名化妝師,李绮對她一見鐘情。
剛開始,高麗對他沒有任何的感覺。
但是,這個粗犷的西北漢子竟然也有柔情的時刻。
他對她體貼,而且還幽默地給她講笑話。
最終,兩人開始談起了戀愛。
而從戀愛到結婚,速度更是快得吓人。
李绮後來在采訪裡說。
兩人從确定戀愛關系到走進婚姻的殿堂。
連24個小時的時間都不到。
真的是屬于年輕人的沖動與浪漫了。
後來,兩人的兒子出生了。
而且,體諒到妻子的辛苦。
還讓孩子跟了妻子的姓。
之後,又收養了一個女兒。
也跟着妻子姓高。
但是,他喜愛煙酒的毛病還是改不掉。
體重200多斤,還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
進ICU了好幾次。
有段時間,依靠輪椅才能出行。
身體狀況到了最糟糕的狀态。
妻子、兒子、女兒苦口婆心勸他。
再加上他越來越差的身體狀況。
讓李绮終于聽了家人的話下定決心戒酒戒煙戒高膽固醇食物。
兒子給他安排了書法課。
讓他每次寫完分享到網上。
讓藝術來代替那些毫不健康的煙酒。
而且,家人還經常帶着他去公園鍛煉。
他還學會了甩“鐵鞭子”。
再加上合理的飲食。
他整個人看起來精神矍铄。
進醫院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看得出來,他這次是真的決定要戒了。
結語
青年和中年時期放縱自己。
陷入了煙酒的“恐怖漩渦”。
所幸後來,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
終于開始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畢竟,身體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