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作者 | 洞照

題圖 | 《熱搜》

浪濤拍岸,微信提示音滑落在礁石上。袁弘拿起手機,因步伐放慢而跟家人拉開了一點距離。是導演忻钰坤發來消息:有空嗎?聊一下。

那年春節前夕,袁弘一家三口在廈門海灘遊玩,人流量雖不似從前,和煦、閑适的氛圍卻一如既往。忻钰坤的“召喚”像一隻低翔的海鷗,以響亮的鳴叫喚醒了他休假中的閑散大腦。

将大腦發條重新擰緊,袁弘接通忻钰坤的電話,對方說要拍一部關于熱搜的電影,想請他出演裡面的一個反派。盡管二人此前合作過,但忻钰坤還是問了問他,對這樣的角色是否會有顧慮。

袁弘自認為接戲從不考慮是正派還是反派,而隻看劇本和角色夠不夠“好”。看完劇本,他跟忻钰坤說沒問題,“我覺得我能演好”。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因為電影《熱搜》,袁弘飾演的角色再次驚豔了大衆。(圖/受訪者提供)

電影名叫《熱搜》,袁弘的角色名叫“嶽鵬”。故事令人想到一些真實事件,正如袁弘所言,“這是非常日常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

對演員來說,每每在幕前留下動人的表現,大機率都會收獲新标簽。袁弘曾有過“唐人三寶”“古裝美男”“好老公”“好爸爸”等标簽,而這回,嶽鵬讓他成了一個操控輿論的“變态”。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圖/《步步驚心》)

袁弘對這個新标簽接受得很快。在微網誌上,他的應對方式幽默風趣,展示出相當高的消解不确定性的能力。“沖浪”二十餘載,他一直是這麼做的,若一定要找點不同,也許是如今多了幾分閱曆造就的自洽。

“我會保持一定的距離”

袁弘身上的自洽感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在鏡頭前、化妝間,還是在舞台劇開場前,他答記者問的語調總是平穩,讓人放松下來。

聊起表演,袁弘說演員首先要“相信”,相信所飾演的角色成立,相信“自己就是他”。

出演嶽鵬,相信角色成立并不難,“因為這樣的人就在我們身邊”,可相信“自己是他”就沒那麼容易了,袁弘必須找到支點和心理依據。

生活中,袁弘看到了和嶽鵬一樣的人,發現他們的共同點是極度自私自利。即便如此,袁弘眼中的嶽鵬也不是符号化、為了反派而反派的。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圖/《熱搜》)

隻有把嶽鵬塑造得接地氣、不懸浮,“讓人覺得會有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事情,讓觀衆覺得真實”,這個角色才成立。

假如遇到劇情裡的事,袁弘無法斷言自己會如何,但他很清楚,網際網路的影響是普遍、深入而顯著的,“我們所有人的生活都已經被徹底改變,而且這個改變以後還會繼續”。

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身為數千名明星認證使用者中的一員,袁弘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一樣”的影響,“很多好的東西會把你捧到天上去,然後可能一瞬間又會從頂上掉到底”。

對大多數公衆人物來說,過山車般的網際網路使用感,似乎已經成了一個被預設的常态。是以,袁弘希望有更多網友能從《熱搜》中獲得啟發,不要輕易跟着所謂的節奏走,不要成為嶽鵬。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圖/unsplash)

袁弘自己也在反思:有沒有做到不要對自己不甚了解的事妄下定論?有沒有在面對很多被人言之鑿鑿的所謂真相、真理時,保持警惕,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回過頭看,袁弘覺得自己守住了與網絡熱點的安全距離。在全民狂歡的時刻,他不會過度主動關注,而是多聽、多想,先問問自己是否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你如果沒有深入地了解,就不要妄下定論,不要随便去評判一些東西”。

“在網上沖浪長大”,袁弘旁觀并親曆了網際網路與大衆生活的變革——

高一那年,騰訊釋出聊天軟體OICQ,也就是如今的QQ;大學畢業後,部落格網成立,個人部落格開始興起,資訊門戶進入個人門戶階段;出道那年,淘寶網、支付寶上線,百度貼吧成立,而他主要通過寫部落格“跟世界交流,跟大家唠唠”。

那時,許多藝人跟外界交流時的語境還比較有距離感。而袁弘覺得,自己出道前怎麼跟人在網上聊天,出道後也沒必要刻意端着。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袁弘時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生活。(圖/微網誌@袁弘)

在粉絲會員網站上,袁弘經常“跟大家聊點兒有趣的”,可話題畢竟有限,是以他一有機會就講:“你們看到的那個光鮮亮麗的我是包裝出來的,我本人就是一個普通人。我特别感謝大家對我的欣賞和喜歡,但我會跟你們保持一定的距離。”

現在,人人都能在網上發聲,被扭曲、被誤解與被損害的人、事、物屢見不鮮。袁弘意識到,“神秘感”之于演員不再是選擇要不要保持,而是演員的表達不得不“往回收”。很多時候,他是幸運的,因為表演能代為完成被收回的那部分。

“知道自己最終想追求的是什麼”

作為一個注重細節的處女座人士,袁弘表演時常為小細節而勞神。2021年拍攝一部劇情片時,他拿着劇本找到初次合作的忻钰坤,孰料自己提出的問題對方也都想到了,而且已經做好抉擇和解決方案。

從那以後,忻钰坤在袁弘心裡樹立起把控力強、叙述能力和審美線上、能夠平衡商業規則與個人表達的導演形象。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袁弘(左一)在《熱搜》中的角色名叫“嶽鵬”。(圖/《熱搜》)

無論是第一次合作,還是在《熱搜》中的第二次合作,袁弘都能十足地信任忻钰坤,并通過忻钰坤對表演的判斷,更好地了解表演。

不必追問“了解是什麼”的決定,是記者在電光石火間做出的。因為袁弘的語氣和神情已然傳遞出一種留白感。包括其他一些問題,他的回答都在“點到為止”與“具體說明”間取得了平衡。

相比将這種平衡了解為跟媒體“保持一定的距離”,記者更傾向于認為,袁弘不以自己為闡釋概念與定義的最佳人選。不過,當闡釋對象換作具體事物,他會答得坦誠而生動,比如對舞台劇的了解。

“舞台對演員是種滋養。”這話所有演員都會說,但有沒有切身體會過?袁弘有。這3年,他演了一部革命曆史題材話劇《前哨》、一部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的舞台劇《弗蘭肯斯坦》(中文版)。

《前哨》由袁弘的母校上海戲劇學院出品,能回學校跟老師、同窗和校友們一起演戲,對袁弘來說非常幸福;《弗蘭肯斯坦》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有趣的冒險,他想感謝所有來看戲的人,以及每位給他提意見的前輩和親友。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話劇《前哨》。(圖/視覺中國)

不同于影視作品,舞台作品基本都是邊演邊打磨、越演越臻于化境的。但是,袁弘還是在第一輪演出時就請親朋好友去看了,他覺得大家在這個時候給出的意見非常寶貴,“會直接影響到我後面所有的演出”。

當時,袁弘初生牛犢不怕虎地請徐帆去看《弗蘭肯斯坦》。謝幕後,袁弘心目中的這位戲劇表演藝術家提示他,演“人形”角色時盡量少用氣聲,要把聲音傳實了,這樣觀衆才會因放松而入戲,否則他們會下意識地坐直了聽,因緊張而抽離。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話劇《弗蘭肯斯坦》。(圖/視覺中國)

在這些具體而微的好意見的滋養下,袁弘的能量漸漸達到“在一天内飾演兩個不同角色”的水準,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我們是習武之人,每天要練功,那拍影視可能有一點消耗,但演舞台劇是你每天都在積累”。

功在内外,袁弘每天都感受得到自己的變化——不隻演技,也包括對表演的認知、把控、自信,以及對演員職業的認知。

演員職業的處境千變萬化,平衡藝術、商業和曝光度是袁弘的必修課。眼下,影視生産的許多環節都将資料和熱度作為重要考量,其優先級甚至在“你是不是一個好演員、合不合适”之上。

“很殘酷的。”袁弘說,“這個沒辦法,你可能今年影視作品相對少,那就需要通過更多其他的方式獲得曝光,才能讓你有機會拿到那些(喜歡的)角色。”

如此現狀倒不至于擾亂袁弘的定力,也談不上違背初心,因為那是20年前的一腔熱血,揮灑在一個沒有唯資料論的時代。此刻,他要做的是“順應節奏”,以及謹記“自己最終想追求的是什麼”。

“我希望我更簡單一點”

這幾年,袁弘也經常因工作前往廈門,譬如以不同的身份參與“HiShorts!廈門短片周”。對于短片這一影視體裁,他更多地是站在短片周的評委、推介大使的角度思考,鼓勵新人導演多拍短片。

對于另一個近年盛行的與“短”有關的影視體裁——“短劇”,袁弘确實沒有關注。也許是内心深處跟傳統和經典更為親近,他會要求自己完完整整、不開倍速地觀看長劇,也不在短視訊平台上看電影。

哪怕不将快餐文化歸于“問題”,它也應當是時代發展下值得我們思考和讨論的議題。包括袁弘有所關注的AI(人工智能),他覺得這是一個能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但因為暫時沒有情感和感受,是以還不能徹底取代人類。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圖/《機器人與弗蘭克》)

“它可以感受這個空間裡的溫度,它可以感受我們的音量、心跳、血壓,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氛圍它感受不到;它知道一道菜放了多少粒鹽、多少粒糖,但是整體呈現出來,這道菜有沒有镬氣、是否美妙,它不知道。”也許袁弘并未察覺,自己舉例時提到了許多溫暖的意象。實際上,這一切都有迹可循。

十幾年前,一位網友看到袁弘在部落格上說自己很喜歡電影《大魚》,于是留言:哦,你喜歡的好像都是那種美好的故事。

如今想來,袁弘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他也喜歡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它跟《大魚》都講述了一個執着的人最終讓童話變為現實的故事。“有點兒理想主義?”“對,有一點。”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圖/《宇宙探索編輯部》)

不過,有點理想主義的袁弘其實非常立足于當下,并沒意識到自己已經出道20年了,也沒給自己訂立長遠的目标,“我希望這部戲能夠好,這個角色我能夠演好,就隻是看這個而已”。

在記者的提議下,袁弘粗略地回顧了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很多時候也會身不由己,也會迷失方向,你沒有上帝視角,永遠不知道之後會怎麼樣,在當下永遠是迷茫,隻能說憑着感覺去摸索”。

更多的時候,他是堅定而受益匪淺的,因為演員“隻要認真去演一個角色,對你都會是一個提升,特别是對于年輕人,你隻要認真,它都會是一個進步”。

對于一路上收到的評價,無論好壞,袁弘都希望盡量做到不被左右,“貼标簽這件事情,你沒辦法抗拒,你能做到不主動迎合已經不錯,我希望我更簡單一點”。對他來說,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其實是什麼樣的人。

袁弘認為,所有标簽都有成因,沒必要非把哪個撕掉。況且,角色都有豐富性,“你身上的标簽多了,正好是讓你豐富了,越豐富才越真實”。

袁弘: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熱搜》的嶽鵬

(圖/《熱搜》)

成為父親後,袁弘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少了,留給家庭和生活的時間多了。他覺得這樣也挺好,因為孩子給自己的回報是實實在在的,父子之間的親情和親密感不可替代。

40歲之後,袁弘在慢慢學習“享受”。疫情限制出行,他就好好享受家庭生活;有行程和通告,他就好好享受工作。

與此同時,他總不忘自問“為什麼做演員”,然後在不同心境帶來的不同答案裡,一點點接近問題的本質。

新的一年到來,袁弘更清楚地認識到表演事業對自己意味着什麼:“它是我的本職工作,同時我很幸運——你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你享受其中,你一直在這裡面探索,而且能一直探索到樂趣。”

營運:嘻嘻,排版:嘻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