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愛卡汽車 年終策劃 原創]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預測報告》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的汽車總銷量将達到3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将達到1150萬輛,同比增長20%;而汽車出口量将達到550萬輛。這顯示出新能源汽車和出口依然是支撐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2024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将會出現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本期《年終策劃》,我們做了8個預測,歡迎一起探讨。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01、新款特斯拉的沖擊

在2023年4月份的特斯拉秘密宏圖第三篇中,馬斯克釋出了第三個“十年計劃”,再次将“拯救地球”作為宏大目标。盡管備受期待的Model Q并沒有出現,釋出會PPT裡卻處處都是新車的影子。根據特斯拉的規劃,等實作全面電動化之後,全球将有約14.4億輛電動車,屆時全球所有的汽車都将是純電驅動且能夠自動駕駛。特斯拉計劃到2030年實作年銷2000萬輛新車,除了目前已釋出的車型,特斯拉釋出的車隊照片中還出現了兩款新車,這兩款新車裡明顯有一輛就是Model Q。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預計,特斯拉将在2024年推出體積更小、價格更低的Model Q車型。衆多新車會推出,為何要将特斯拉這款新車單拿出來說呢?畢竟特斯拉對于行業能夠起到風向标的作用。據已知資訊,新車将基于全新平台打造,這個平台将采用全新的生産工序,進而追求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同時,價格更低的Model Q,也能夠幫助特斯拉重振銷量增長,特斯拉汽車業務銷量增速放緩的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産品缺乏。

02、電動車與燃油車價格差距縮小

傳統的内燃機和變速器的成本仍然低于電動機和電池,受新能源車的市場擠占,傳統燃油車的價格戰此起彼伏。随着近期甯德時代對産線資源的梳理,電池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據悉,甯德時代正在向車企推廣173Ah的VDA規格磷酸鐵锂電芯,标配2.2C倍率快充,走大單品路線。2024年中旬有幾家車企都會切換到這款産品,電芯價格不超過0.4元/Wh,加量不加價,目标就是10-20萬元的純電市場。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與此同時,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也在内部通知,敦促團隊繼續降本,2023年,采購團隊通過層層篩選,去劣存優,充分招标競價等手段,實作了利益最大化。目前,采購降本空間依舊巨大。2024年,比亞迪将繼續加強非生産性物料的管理和控制,凝心聚力,降本增效。随着兩大動力電池龍頭的進一步降本,二線電池廠們也将緊随其後,動力電池的成本将進一步被壓縮。這将使得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逐漸接近燃油機汽車,目前電動汽車價格比燃油機汽車高出10%左右,而在2022年這一數字約為30%。随着電池成本的下降,兩者未來的價格差距将更小,甚至有可能持平。

03、更多初創電動車企破産

在中國市場中,每年銷售50萬台純電動汽車是一個關鍵的盈利與虧損的分界線。任何企業都無法長期承受持續的虧損,是以預計在2024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将經曆一次大規模的洗牌和重新整合。

以高合為例,高合汽車在2024年1月2日元旦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被曝出已經進入了倒閉流程。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随後高合汽車出面進行了辟謠。但此消息并非空穴來風,高合汽車在2021年累計銷量為4237輛,2022年的銷量為4349輛。近期,HiPhiX的銷量表現持續低迷,幾乎跌至谷底。根據新車交強險購買數的統計資料,2023年8-10月,高合HiPhi X的上險量分别跌至5台、9台和4台,已經連續三個月在個位數徘徊。這一趨勢表明,高合汽車面臨着嚴峻的市場挑戰和經營壓力。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對于初創車企來說,首要目标通常是實作上市并籌集資金。蔚來、小鵬、理想和極氪等品牌都是如此操作。近期,小鵬成功獲得了大衆的投資,而蔚來更是已經獲得了三次救命資金,否則它們可能早已面臨困境。那些尚未上市的新能源車品牌,上市的機會已經變得十分渺茫,因為資本正在逐漸退潮。随着新能源車市場的增速從200%下降至60%,頭部品牌的銷量持續增長,而尾部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則逐漸縮小,每月銷量甚至隻有幾台或幾十台。

預測2024年至少有10家新能源車品牌将會面臨困境或倒閉。這是因為資本泡沫的破裂是不可避免的,這些品牌在市場上沒有穩固的根基,缺乏技術、研發、品牌、文化和使用者基礎。一些由傳統車廠推出的新品牌,如極狐等,也可能面臨關閉的風險。當這些新品牌的銷量無法實作突破時,母公司可能會采取斷尾求生的政策,選擇割肉離場。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當然,這裡有個特殊的例子,就是小米SU7。小米造車進入時間較晚,已經失去先發優勢,面對大洗牌的市場,雷軍已經沒有小米手機當年的“風口”機會。擅長順勢而為的雷軍,如何面對市場的風雲變化,值得看戲。

再來看海外市場,今年6月,洛茲敦汽車(RIDEQ)申請破産保護。有分析師指出,如Rivian Automotive(RIVN)、極星汽車(PSNY)、Lucid Group(LCID)和Fisker(FSR)等車企遠未實作盈利,而且燒錢速度可能會威脅到它們的生存能力。

04、歐洲成為“最弱”新能源市場

在過去的多年裡,歐洲車企普遍認為2025年是歐洲新能源車市場的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市場處于培育期,通過使用由燃油車改裝而來的插混車型和“油改電”的純電車型,逐漸培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同時,這也為車企提供了研發新平台、建設新産線、教育訓練技術勞工和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寶貴時間視窗。

這種設計看似合理,但卻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幾家主要的車企具有強大的能力來塑造消費者需求。主機廠市場部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和教育消費者。然而,在智能電動車時代,傳統主機廠塑造消費者需求的能力已經大幅減弱。

此外,國際形勢的變化導緻能源價格飙升和能源安全形勢惡化,進一步加速了歐洲汽車市場的電動化程序。盡管歐洲的電價已經較高,但與油價相比,仍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而且,歐洲的電力價格市場化程度更高,電動車通過預約充電等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異,實作更佳的能源經濟性。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在各種新變化的推動下,歐洲車市的電動化程序在2023年突然加速。然而,歐洲車企的研發程序無法在短時間内迅速跟進,是以下一代技術的純電車型最早也要等到2025年才會推出。

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歐洲車企如大衆與小鵬、大衆與零跑、奧迪與上汽、奔馳與比亞迪、奔馳與吉利、雷諾與東風等,紛紛展開合作。這些合作主要涉及下一代車型的開發或新款車型上采用中國車企的新能源核心技術和動力總成。面對中國車企的激烈競争,歐洲車企無法按部就班地進行産品開發。目前,歐洲純電動汽車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但歐洲車企能夠推出的過硬産品卻十分有限。面對外來競争者,歐洲新能源車市場在2025年之前幾乎處于不設防的狀态。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的8個預言

05、決定一款車型大賣與否,新的原因出現

随着高階智能駕駛技術下放到20萬元甚至10萬元級别的車型上,新能源車市場的競争将不再僅僅是降價這一表面現象。相反,智能駕駛技術所包含的價值将成為競争的關鍵因素。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在2023年年末,各大車企紛紛采取了一系列行動。例如,華為與長安汽車宣布成立一家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的新公司。理想汽車官方宣布L系列車型将實作覆寫高速及城市環線的全場景智能駕駛NOA功能。極越01則宣布提供高階智駕服務,使用者可免費使用一年。智己汽車官方宣布,其LS6城市NOA功能将于2023年底啟動使用者公測。小鵬汽車在年底前将在50多個城市開通相關服務。華為餘承東在新款問界M7的釋出會上,将智能駕駛的覆寫範圍提升至全國範圍,将競争推向新的高度。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不難看出,智能駕駛已經成為車企新一輪競争的重要砝碼。智能駕駛能力不僅影響車企的營銷和整車銷售情況,更是決定車企未來核心競争力的重要因素。雖然“電”可以通過多種技術路線來緩解使用者的裡程焦慮,但以“智”為主的下半場競争将更加激烈,硝煙彌漫。

06、特斯拉FSD入華在即

特斯拉的FSD不僅僅是中國車企的“風向标”,更是智能駕駛領域的“天花闆”。一旦成功落地,将對整個行業産生颠覆性的影響。

與目前量産的智能駕駛系統普遍采用的“子產品化架構”不同,特斯拉的FSD V12采用了“端到端”架構。這種架構的特點是,輸入視覺等傳感器信号後,可以直接輸出轉向、刹車、加速等車輛控制信号。由于這種架構避免了信号在子產品間逐級傳輸的過程,是以降低了級聯誤差的機率。馬斯克将特斯拉的FSD V12描述為“端到端人工智能”,采用“光子進入,控制輸出”的方式,強調了其在真實世界場景中做出複雜決策的能力。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超越特斯拉的FSD,正是造車新勢力的目标所在。早在2020年底,何小鵬就在微網誌宣戰馬斯克:“明年開始,(特斯拉)在中國的自動駕駛要有被我們打得找不着東的心理準備,至于國際,我們會相遇的。”2023年4月,餘承東在釋出會上也表示,雖然特斯拉FSD做得非常好,并且不依賴高精地圖,但他認為華為的方案更加出色和安全。與此同時,比亞迪和吉利等自主品牌也在通過自主研發或采購的方式增強自己在智能駕駛領域的能力。

然而,在目前的降價潮下,沒有一家車企能夠不顧成本地全力投入智能駕駛的研發。之前,造車新勢力不惜代價地提升智能駕駛性能的政策已經悄然退場,取而代之的是圍繞智能駕駛的成本效益之戰。在市場中,既要追求高性能又要考慮成本效益的需求并非車企的選擇,而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消費者始終追求高性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産品。如果車企為了降低成本而減少或取消智能駕駛的軟硬體配置,這實際上會削弱自家車型的市場競争力。而那些能夠全面搭載智能駕駛方案,同時還能給消費者帶來大幅度降價的車企,将更具市場競争力。

07、價格戰是不變的,隻是玩家變了

2024年伊始,汽車行業便彌漫着濃厚的競争氛圍。小鵬X9的上市引起了廣泛關注,緊随其後,吉利銀河E8以17.58萬元的起售價強勢進軍市場。然而,這并非故事的全部,特斯拉再次以其獨有的降價政策點燃了市場。

特斯拉打響了降價的第一槍。1月12日,特斯拉新款Model 3後輪驅動煥新版的售價下調了1.55萬元,降至24.59萬元;Model 3長續航煥新版的價格也下調了1.15萬元,降至28.59萬元。同時,Model Y的兩款車型也同步進行了調價。其中,後驅版降價7500元至25.89萬元;長續航版降價6500元至29.99萬元。經過這次新年首降,Model Y長續航版的價格再次跌破30萬元。而Model 3在改款之後也迎來了首次降價。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特斯拉一直以追求銷量規模、攤薄研發成本為目标,通過最少的車型數量來争取最大的市場佔有率。然而,這次的市場反應表明,行業的寒冬仍未過去,大多數車企選擇保持觀望。畢竟,價格戰已經持續了一整年,除了那些資金充裕的大企業,其他車企都已經無力繼續參與。經曆了一年的價格戰,消費者也逐漸變得麻木,許多人選擇持币觀望。然而,這種平靜隻是暫時的。預計2024年的價格戰仍将繼續,并且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富人遊戲”。對于業績不佳的車企來說,生存可能都成為問題,更不用說是否有餘力參與價格戰了。

08、純電和插電的市場佔有率之争加劇

繼比亞迪插電車型銷量一家獨大之後,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都推出了插電式車型。插混汽車被視為從燃油車到純電動車過渡的重要産品,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業界普遍認為,插混新能源車兼具純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的優勢。

2024新能源汽車市場8個預言

今年市場的反應非常積極,插混車型以更高的滲透率、更快的增速迅猛增長,成為推動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和提升市場滲透率的新生力量。這一趨勢正在逐漸侵蝕純電動車的市場佔有率。

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增程式電動汽車作為一款配備車載輔助發電系統(增程器)的電動車,逐漸受到了市場的青睐。這款車型主打“無裡程焦慮”的特點,具有噪聲小、動力好、油耗低、補能便利等技術優勢,深受消費者喜愛。這些優勢不僅提升了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市場競争力,更成為其抓住銷量的關鍵因素。

寫在最後

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前不久釋出的《2024年度中國汽車十大技術趨勢》報告中指出,最高轉速20000rpm以上的高效高密度電驅動總成将迎來量産,主動懸架線控技術提升駕乘體驗,車身多元材料多點式混合一體成型技術将實作創新突破,AI大模型賦能智能座艙多模态互動等諸多新技術,将進一步引領汽車技術創新方向,為大陸汽車行業技術進步,産品力和消費者滿意度提升,持續賦能助力。在激烈競争的當下,新能源車企正在積極尋找突破之路,而技術創新無疑是必經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