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奢侈品漲不動了

作者:壹蜂社

如果說有什麼是永遠不會下跌的,其中一樣肯定是奢侈品的價格。

從改革開放初期,法國設計師皮爾·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的内部時裝秀開始,奢侈品就一直保持着高貴的姿态。

在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有387塊的1979年,皮爾·卡丹的服飾箱包一件就動辄上千塊。

這樣 “揮霍浪費錢财,過分追求享受”的商品,使得 “奢侈”這個原本略帶貶義的詞,成為了這些商品的統稱。

奢侈品漲不動了

這些奢侈品講着高端的故事,如同施展魔法,讓奢侈品在價格不斷擡高的同時,反而讓消費者更加趨之若鹜。

幾十年過去,奢侈品的價格水漲船高,但随着中國個人所得的飛速增長,奢侈品不再那麼難以企及,中國也逐漸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中國人變成了不少奢侈品的最大客戶。

然而,随着社會浪潮的改變,奢侈品越漲價、銷量越暴漲的魔法,似乎要失效了。

01

一直以來,奢侈品都被視為最抗周期的産品體系。

過去一百多年間,衆多奢侈品品牌都是靠着漲價,抗過各種外部挑戰和經濟周期。

隻要通過給産品漲價,奢侈品就能收獲源源不斷的資金入賬,這使得LVMH(路威酩軒)幾乎成了過去幾年全球經濟下行中,最為得意的公司。

2019年至2023年間,LV最多的時候一年就進行了6次調價。2022年 ,LV實作銷售收入792億歐元,營業利潤211億歐元,同比全都增長23%,業績創下曆史新高。

營收和利潤率連年大漲,LV股價也一直維持高位,讓其創始人伯納德·阿爾諾多次登頂世界首富。

嘗到漲價甜頭的還有香奈兒。

2019年到2023年間,香奈兒熱門産品線的價格一路水漲船高,相比最初的價格已經上漲了超過100%。

與此同時,香奈兒的銷售業績也從2019年的123億美元上升到了2022年的172億美元,增長了近40%。

奢侈品漲不動了

價格上漲使得奢侈品行業的利潤率整體上漲了5個百分點,從平均的21%上升到了26%。要客研究院的資料顯示,近三年來,頂級品牌包袋的平均價格漲幅超過32%,品牌由于漲價帶來的利潤增長超過150%。

但在狂熱的氛圍中,資本市場早已經察覺到了危險。

去年年末,摩根大通将LVMH集團公司評級下調至中性,摩根士丹利也将其評級從“超配”下調至“平配”,這也是大摩自2018年以來首次下調LVMH的評級。

果不其然,2024一開年,幾大奢侈品集團的股價便遭遇“開門綠”。LVMH 股價一開年就遭遇連續兩天下跌,近日Burberry 也因為三個月來的第二次盈利警告,遭遇滑鐵盧。

這都是因為,隻要漲價就能銷量大漲的魔法失效了。

過往每次奢侈品漲價,線下門店都會大排長龍,想要搶購商品的人在店鋪裡摩肩接踵。

奢侈品漲不動了

南韓樂天排隊購買LV的人群 來源:Luxury watcher

然而在最近一次漲價後,香奈兒門店已經一如往常,再也沒有原來的人潮湧動。

去年10月,幾大奢侈品集團接連釋出2023年第三季度财報,讓人大跌眼鏡。

2023年第三季度, LVMH銷售額同比僅增長1%至199.6億歐元,剔除了并購、資産剝離、匯率影響後的收入增長9%,低于11.2%的增速預期。

對比之下,LVMH的2021年全年營收增速44%,2022年的增速為23%。

奢侈品漲不動了

愛馬仕2023年第三季度銷售額也僅同比上漲15.6%至33.7億歐元,2022年同期增速為32.5%,出現明顯放緩。對比之下,愛馬仕2021年銷售額增速為42%,2022年為23%。

擁有GUCCI、YSL和巴黎世家等一衆奢侈品牌的開雲集團銷售額甚至同比下跌,2023年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下跌13%至44.64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的跌幅為9%。

盡管2023年年報還未公布,但是貝恩的資料顯示,奢侈品行業2023年整體銷售額僅增長8%,不僅如此,整個2023年,可能隻有65%至70%的品牌會實作正增長,遠低于2022年的95%。

2024年,情況可能會更差。

貝恩預測,2024年奢侈品行業的整體銷售額可能僅增長1%至4%。高盛的研究也表示,歐洲奢侈品公司2024年的銷售增長可能會低于預期。

和銷量一起下跌的,還有對于漲價的預期。

彙豐銀行最近的一篇報告指出,2024年,奢侈品的整體價格可能會僅僅上漲2%到3%,遠低于過去三年平均10%左右的漲價幅度。

這篇報告的名字是《再見,恒星增長》。奢侈品行業過往靠着漲價驅動的、仿佛恒星般穩定的增長,已經難以為繼。

奢侈品行業的轉折點,已經來了。

02

過去幾年,很多人大概已經了解了為什麼那麼多人愛買奢侈品。

因為在一片慘綠的市場中,什麼都在跌,隻有奢侈品的價格在不斷上漲。奢侈品成為了最好的理财産品,奢侈品漲價幅度跑赢理财收益,炒股不如買包。

2022年,曾有一張LVMH大中華區高管的電話會議要點歸納截圖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在截圖中,LVMH将客戶群體分成三類:超高淨值客戶,即個人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3000萬以上;高淨值客戶,即個人年收入300萬至1000萬或家庭年收入1000萬至3000萬;無收入客戶,則是低于上面兩類的都被歸納為無收入,包括學生和普通白領。

奢侈品漲不動了

對于“無收入客戶”的定義激怒了不少人,個人年收入三百萬以下、家庭年收入一千萬以下,已經篩選掉了全中國80%以上的人,這些人在奢侈品牌眼裡都是“無收入客戶”,LVMH甚至還想将這些人全都篩掉。

在概括中,LVMH大中華區高管認為,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奢侈品的客戶結構産生了變化,也即是小富和中産階級跌落,隻有超高淨值的客戶數量和購買量在提升。

是以,LVMH需要順應超高淨值客戶的需求,對高端産品線發力,入門級産品則進一步提價,篩選掉“無收入客戶”。

盡管後來這條消息被證僞,但其中的某些觀點并不是無的放矢。

較為符合現實的一點就是,漲價,确實是為了迎合高端需求。

Louis Vuitton前CEO在《奢侈品管理》中說到,奢侈品是一種競争獲得的物品,得到的阻力越大,人們想要得到的欲望就越強。

奢侈品高昂的定位,相當于一個無形的門檻,把人分成了“買得起”和“買不起”兩類。買得起的門檻越來越高,那麼邁入這個門檻的人,跟别人的差別自然也就越大。

這裡的奢侈品不再隻是一個商品,而是一張可以挎在肩上、拎在手上的财富證明。

奢侈品漲不動了

但是同樣的,不停上漲的價格也如同一個不斷收緊的篩網,被篩除出去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最終導緻“涸澤而漁”。

這也是目前奢侈品牌面臨的困境。

一直以來,奢侈品和高收入人群挂上了鈎,是以富裕階級樂于購買。

但是相比絕對的富豪,數量龐大的中産其實才是奢侈品的現金奶牛。

相比已經固化的富裕階級,中産階級有更大的增長空間,而中産階級也普遍相當樂意用一個奢侈品來鞏固自己的中産認知。

近幾年來,奢侈品掀起訪華潮,正是出于這個原因。

中國不見得有全球最多的富豪,但是絕對有最多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是這些中等收入人群,撐起了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占據了全球奢侈品消費近40%的份額。

但在寒冬之中,不掌握生産材料的中産階級也最先感受到寒意。同樣是資産縮水,富裕階級和中産階級感受到的力度,也是大大不同。

很多中産的資産都被套在房産裡,想要維持現有生活水準,隻能“開源節流”。而在削減的收入中,最先縮減的,無疑就是非常“奢侈”的奢侈品支出。

奢侈品的漲價,實則是在測試這些中産階級的耐受度,一再提高門檻,如果中産階級能夠接受,那麼漲價就會永無止息。但一旦平衡被打破,奢侈品也将徹底墜落。

是以,奢侈品的漲價魔法與其說是失效,不如說是,大量中産跌落之後,奢侈品失去了魔法實作的土壤,難以落地。

03

結語

“中産返貧”的話題近幾年相當火熱,和“消費降級”似乎成為了一體兩面,變成了這個寒冬最好的注腳。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消費上做出的種種改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叙事方式的落幕。

不管是普通品牌造出溢價的噱頭,還是奢侈品牌所謂的高端故事,在凜冽的寒風中都碎如齑粉。

而消費永遠都存在,隻不過會從一個地方,流動到另一個地方。

在寒風中,賺錢的企業從聯合利華變成活力28,從巴黎世家變成李甯安踏,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