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前十大汽車集團銷量出爐:上汽集團蟬聯第一,比亞迪漲超60%位居第三

2023年前十大汽車集團銷量出爐:上汽集團蟬聯第一,比亞迪漲超60%位居第三

2023年前十大汽車集團銷量出爐:上汽集團蟬聯第一,比亞迪漲超60%位居第三

随着各大車企陸續公布銷量,2023年國内十大汽車集團銷量排名正式出爐。

據中汽協資料,2023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共銷售2571.5萬輛,同比增長9.9%,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5.4%。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十大汽車集團中共有七家銷量超過了200萬輛,前兩名依舊是上汽集團和一汽集團。比亞迪、長安、吉利控股、奇瑞控股四大集團實作排名上升,其中比亞迪以同比增長超60%的速度登上第三的位置,長安、吉利控股、奇瑞控股排名分别升至第四、第七、第八。從完成率上看,僅有比亞迪、吉利控股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标,長安、廣汽、奇瑞控股完成率超過了90%。

2023年前十大汽車集團銷量出爐:上汽集團蟬聯第一,比亞迪漲超60%位居第三

從弱到強,自主品牌爆發成新支點

“2023年是中國汽車創造奇迹的一年,汽車破3000萬輛,乘用車批發和出口創新高,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中國汽車工業的潛力和市場發展空間。”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更重要的是,在發展過程中,自主品牌正爆發強大的生命力。中汽協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1459.6萬輛,同比增長24%,市場佔有率達到56%,上升6.1個百分點;其中12月市場佔有率達到58%,距離突破六成市場佔有率僅“一步之遙”。

自主品牌的“爆發”,正成為國内汽車集團發展的新支點,改寫了中國汽車産業長期以來“合資強,自主弱”的偏科情況,甚至在上汽、長安、東風等部分汽車集團内部,開始出現了“自主更強”的增長情況。

憑借502.1萬輛的全年銷量穩坐第一寶座的上汽集團,距離其此前制定的2023年600萬輛銷量目标仍有差距,實際完成率84%。同時,上汽還是前十大汽車集團中少數車型銷量下滑的集團之一,同比下滑了5.31%。

從資料上看,合資車企銷量下滑,是導緻整個汽車集團出現微降的主要原因。2023年,上汽大衆累計銷量121.5萬輛,同比下滑8.01%;上汽通用累計銷量100.1萬輛,同比下滑14.45%。是以,即使上汽乘用車和智己汽車分别實作了17.5%和665.1%的高速增長,最終也未能實作拉升回正。

無獨有偶,東風是另一家出現銷量下滑的汽車集團,且同樣被合資車企掣肘,使得集團排名從原來的第三名降至第六名。

官方資料顯示,2023年,東風集團累計銷量為208.8萬輛,同比下降約15.27%。其中,東風日産(含東風英菲尼迪、啟辰)累計銷量72萬輛,同比下滑21.53%;東風本田累計銷量為60萬輛,同比下滑8.54%;神龍汽車累計銷售8萬輛,同比下滑35.8%。與合資車企的下行不同,東風集團自主高端品牌岚圖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同比增長159.1%的答卷,但體量不足以助集團“回正”。

更為典型的是長安汽車,它不僅在增速上還在體量上,呈現了“自主更強”的趨勢。官方資料顯示,長安全年銷量為255.31萬輛,同比增長8.82%。其中,合資的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銷量分别為23萬輛和8.9萬輛,同比分别下降7.1%和14.8%。而長安自主品牌銷量同比增長11.9%至209.8萬輛,占比達到了82%。

當然,也有部分汽車集團實作了自主、合資雙雙“開花”的情況。截至發稿,一汽集團雖仍未公布銷量,不過結合其旗下自主、合資車企單獨公布的成績以及中汽協前十的總銷量可以判斷,2023年一汽集團銷量排名繼續居于第二。

其中,一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超49萬輛,包括紅旗銷售37萬輛,同比增長29.5%;一汽奔騰銷售12.1萬輛,同比增長59.4%。此外,一汽解放也貢獻了24.2萬輛,同比增長42.11%。

一汽-大衆、一汽豐田更是少數實作銷量正增長的合資品牌。2023年,一汽-大衆全年累計終端銷量191萬輛(含奧迪進口車),同比增長4.8%。一汽豐田全年累計銷售80萬輛,同比增長4.1%。

新能源與出口加持,成為新增長點

新能源和出口正成為拉動汽車集團前進的新的增長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更新表現優異。”崔東樹表示。

傳統汽車企業中,轉型新能源最為徹底的當屬比亞迪。從2022年3月正式停止燃油汽車的生産開始,比亞迪的銷量狂奔之路便已鋪就,當年便首次出現

在國内十大汽車集團名單中。2023年,比亞迪直奔300萬輛銷售目标而去,并交出了全年累計302.4萬輛的成績,同比增長61.9%,為新能源汽車産銷超900萬規模貢獻了三分之一的銷量,正式跻身國内十大汽車集團前三甲。

2023年,廣汽集團年産銷首次突破250萬輛大關,銷量達到250.5萬輛,同比增長2.92%,連續三年實作正增長。其中,廣汽集團全年新能源車型合計銷售55萬輛,同比增長77.6%,節能汽車合計銷量45萬輛,二者共占集團總銷量約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集團還提前兩年實作了“十四五”規劃中自主品牌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的目标。資料顯示,廣汽集團自主品牌全年銷售約89萬輛,自主品牌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達58%。

吉利控股集團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約98萬輛,同比增長51%,新能源滲透率達35%。其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極氪2023年傳遞量達到11.9萬輛,同比增長65%。此外,北汽藍谷旗下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在2023年全年銷售新車9.2萬輛,同比增長84%,增長勢頭明顯。

“2023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和海外銷量均創曆史新高。”長安汽車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新能源連續三年實作翻番增長,尤其是2023年在“深藍+啟源+阿維塔”三大品牌的支撐下,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銷量達到47.4萬輛,同比增長74.77%;同時,長安汽車海外市場也增長了43.9%。

出口助力集團銷量實作增長,不僅發生在長安。上汽、奇瑞、長城、比亞迪等出口持續擴大。

《華夏時報》記者整理官方公布的出口資料發現,2023年,上汽集團累計出口120.8萬輛,同比增長18.75%,蟬聯“出海一哥”;奇瑞控股緊随其後,年出口量為93.7萬輛,同比增長101.1%。

同時,長城汽車全年出口31.6萬輛,同比增長82.5%,為曆史最佳;吉利汽車集團海外出口27萬輛,同比增長38%;比亞迪全年出口超24萬輛,同比增長334%……可以看到,海外出口增長率均在兩位數及以上,甚至部分品牌實作了翻番增長,潛力巨大。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汽車出口522萬輛,同比增加57.4%,汽車出口1016億美元,出口增速69%,均為世界第一。關于汽車集團出口增長的原因,崔東樹将其歸結為國際市場有需求,而中國自主品牌燃油車品質提升、智能化領先帶來的競争力提升,疊加引領電動車的國際潮流帶來的海外市場新藍海;又由于出口單價高,利潤好,自主品牌依托出口獲得巨大的利潤并分擔了内銷的成本壓力。

2023年的句點已經畫完,2024年也已經起航。各大汽車集團開始陸續公布新一年的銷售目标。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預計,2024年奇瑞集團目标銷量增長率将再超行業10—20個百分點,廣汽集團2024年則要挑戰銷量增長10%的目标。長安汽車方面告訴《華夏時報》記者:“2024年集團銷量目标為280萬輛,同比提升9.7%。”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