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不久前,AI初創企業Rabbit在今年CES的首日,通過直播釋出了旗下名為R1的智能終端,并且在随即啟動的預售活動中,首批1萬台Rabbit R1很快就已售罄,其價格為199美元、約合人民币1427元。據該公司相關人士透露,此前的預期目标僅僅隻有500台。

硬體配置上,Rabbit R1搭載的是一款主頻為2.3GHz的聯發科SoC,以及4GB+128GB存儲組合,并配備了一塊2.88英寸的觸控屏,一個旋轉攝像頭,以及一個滾動輪/按鈕。而在電池方面,官方并未透露具體規格,但表示其能夠“持續一整天”。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在如今AI應用落地終端的浪潮中,Rabbit R1作為一款原生AI裝置,也引發了外界的衆多關注。而作為通過自然語言驅動的獨立裝置,Rabbit R1向外界展示的顯然并不僅僅是硬體本身,還包括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态,以及Rabbit方面對于未來的“野望”。

Rabbit R1最大的亮點無疑是其所搭載的作業系統rabbitOS,據悉其旨在簡化操作流程,為使用者提供一個直覺、簡潔的界面,幫助使用者輕松通路和控制各類服務,而無需進行複雜的設定或登入,也不用在不同的應用之間切換。并且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一款AI原生裝置,rabbitOS還内置了大型行為模型(Large Action Model,LAM)。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據官方介紹,該模型脫胎于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但更強調“行為”(Action),與LLM通過學習知道使用者“說什麼”相比,LAM學習的是動作過程,并結合了神經網絡的模式識别和邏輯推理,能夠不斷地學習和模仿使用者的聚合示範,了解人的複雜意圖,并幫助使用者操作應用完成任務。是以在這種思路下,使得非專業人士也可以通過Rabbit R1駕馭複雜的操作。

此前,一款名為AI Pin的原生AI裝置也曾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但與前者相比,Rabbit R1的設計思路有着明顯的差異。AI Pin方面聲稱其目标是“替代手機”,而Rabbit R1則宣傳其目标不是取代手機,隻是新一代的原生AI裝置,更看重“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完整的、适用于各種應用的通用控制器”。

此外,Rabbit R1最為值得關注無疑就是其配備了一塊觸摸屏,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加直覺的視覺回報,幫助使用者了解其運作情況,同時也支援使用螢幕進行互動。毫無疑問,與AI Pin更充滿“科幻”味道的解決方案相比,Rabbit R1在當下似乎更能提高使用者的接受程度。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不難發現,Rabbit R1更像是一款在設計階段就深思熟慮的産品,在互動方式、應用場景上目前也相對更容易讓使用者接受,或許這便是是預售能取得如此成績的重要原因。而作為對比,有消息源透露,推出Ai Pin的Humane公司已裁員約4%,其首席技術官可能也将離開。

目前在Rabbit方面透露的産品定位和設計初衷中也展現了這款産品的更多資訊,其中就包括建構閉環生态,以及更為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但畢竟構想現階段還停留在紙面,Rabbit首先需要面對的可能是更加艱巨的挑戰。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毫無疑問,使用者認知和使用習慣将會是Rabbit R1面對的首要挑戰。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以對許多消費者而言,是否願意購買這款一款裝置、并随身攜帶,就是一件頗具挑戰性的工作。目前已有手機廠商将大語言模型與系統內建,并提供了諸如AIGC在内的相關功能,是以在這種情況下,Rabbit R1就需要證明自己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目前,實用性也是Rabbit R1要面對的一大挑戰。從目前官方公布的示範來看,其具備了許多“有趣”的基因,但在“有用”、特别是“生産力”部分卻并不突出。雖然Rabbit方面表示其能夠完成一些辦公應用的操作(如Excel資料彙總),并可以通過學習完成更多的相關任務,但這些顯然對于如今的智能手機來說就有些過于“小兒科”了。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此外,應用生态顯然也是Rabbit R1現階段要面對的問題。由于Rabbit并沒有建構API來讓開發者來支援這款裝置,而是選擇了讓其适配現有應用,使用者通過通路Rabbit Hole這個雲管理平台,就可以直接登陸自己的各類賬戶,并授權其執行相關操作。

這種方案實質上已經表明,Rabbit目前還沒有建構應用生态,那麼後續其又該如何說服相關開發者來将自己的應用接口這個平台呢?并且在Rabbit構想的閉環生态中,所有與使用者相關的資料都會被掌握在自己手中,這顯然也将與開發者的利益産生沖突。

而在現階段,Rabbit R1所提供的Rabbit Hole本質上其實是“去App化”,所提供的“一鍵直達”服務可能會直接導緻開發者并不願願意與其進行合作。

Rabbit R1預售表現不俗,但依舊還需面臨諸多挑戰

作為新一代的原生AI裝置,Rabbit R1雖然具備一定得創新性,但由于其在模式上與現有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存在不小的沖突,再加上在例如生産力等應用上的缺失,也使得其至少在目前與更為成熟的智能手機相比,并沒有太多的優勢存在。但在現階段AI應用落地的探索階段,Rabbit R1無疑也代表了一種新的方向,而至于其能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或許就在于應用生态。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