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文/觀察者網 呂棟】

“華為回歸的問題是不可回避的,但實際上對每家都一樣,隻要産品足夠好,銷量也都會不錯。”日前,OPPO首席産品官劉作虎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說道。

在主流手機廠商相繼于去年下半年推出新旗艦後,OPPO也終于在本周推出了年度旗艦Find X7系列。

這款産品在影像、性能和AI等功能上均有不同程度更新,但起售價相比上一代降了500元,與小米14、vivo X100等旗艦産品的起售價保持在同一水準(記憶體版本略有差别)。

當下,手機市場的存量競争效應加劇,而華為的回歸也給市場帶來了更多變數。

在劉作虎看來,未來各家仍然需要尋找差異化,“對于我們來講,就是未來怎麼堅定的在這幾個賽道——影像、性能、AI加大投入,做出更好的體驗,要加碼,要更聚焦。”

采訪中,劉作虎還相繼回應了自研晶片、與諾基亞的專利糾紛,以及内部人事變動等話題。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Find X7系列釋出會現場 圖源:觀察者網

“自己不做晶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晶片,一直是手機中的核心零部件。去年OPPO突然宣布終止ZEKU自研晶片業務,一度在業内引發軒然大波,也讓不少人扼腕歎息。未來OPPO會不會在晶片領域繼續投入,又如何利用曾經在晶片領域的積累,成為使用者和市場普遍關心的話題。

劉作虎此次也明确表示,OPPO自己不做晶片,但保留了一些核心架構師,“目的就是跟平台廠商,比如高通和聯發科深度定制晶片。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結合自己的能力,能更貼合目标使用者的需求,就是這個團隊最核心的價值。”

在最新釋出的Find X7系列上,OPPO推出自研潮汐架構。該技術被視為關鍵晶片能效技術,由OPPO與聯發科深度聯合開發。OPPO晶片技術負責人姜波稱,潮汐架構不僅可以在宏觀的應用層面發揮作用,還能深入到更精細的單場景切片中,實作晶片算力的精準排程。

“每天和聯發科、高通不停地溝通,才能把我們對使用者的了解轉化為晶片語言。以前如果你不懂晶片,沒有做過晶片,隻能停留在‘水上漂’,而不能進入到底層,你不知道哪個地方有問題,比如說今天我們說的潮汐架構,這個價值比重新做的價值更大。”劉作虎說道。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圖源:觀察者網

事實上,在核心晶片領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當下主流安卓品牌普遍采取的政策。比如vivo去年在釋出X100系列時也曾提到,該公司和聯發科的戰略合作不斷深入,共同探索了天玑9300的全大核CPU架構,“vivo已經深度參與了旗艦SoC的定義”。

在外界看來,安卓品牌的主晶片供應商,基本都是高通和聯發科二選一,很難打出差異化。尤其是随着大模型時代到來,各大品牌将更依賴高端晶片算力,應用可能會趨于同質化。

劉作虎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向觀察者網表示,不是各家用同一個晶片就可以做同樣的事情,“模型、算法與GPU、NPU如何适配和部署,這是核心技術,不是簡單往上面一丢就行了。”

此次在Find X7系列上,OPPO落地了全球首個端側70億參數大模型,具體應用包括圖像AIGC消除功能,能實作大面積圖像的填充與自然生成,以及AI大模型語音摘要等多個功能。

劉作虎認為,根據大模型算法定制晶片,基于對晶片的了解和對使用者的洞察,給晶片廠商用晶片的語言提需求,是OPPO的核心競争力,“我們自己不做晶片,平台廠非常願意開放跟我們探讨晶片該怎麼幹,這是我們自己不做晶片開發,而是與平台廠合作很重要的原因。”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圖源:觀察者網

反對“專利霸權”

自研晶片之外,OPPO過去一年備受關注的另外一件事,便是與諾基亞的專利紛争。

元旦前夕,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OPPO訴諾基亞标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一案作出判決,首次确定了手機行業5G标準累積費率為4.341%-5.273%。按照本次裁決,不考慮多模制式占比,一部200美元的純5G手機,整機收取5G專利費的上限為10.55美元。

“說到和諾基亞的事件,我們一直是比較尊重知識産權的,但是也反對‘霸權’式的不合理的專利做法,現在也基本上看到重慶法院有一些判決,我覺得是相對合理的,很快會解決這個問題,大家現在也在友好溝通。”劉作虎向觀察者網表示。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圖源:觀察者網

但不可否認的是,和諾基亞的專利紛争,還是對OPPO等中國廠商造成了一定影響,尤其是在歐洲市場。2022年全年,realme和OPPO曾在歐洲手機市場位列第四和第五。但自2023年初以來,二者便在Canalys的季度統計中掉出了前五,取而代之的是聯想、TCL等品牌。

劉作虎向觀察者網坦言,專利對OPPO的市場多少會有一定影響,但兩件事沒有完全劃等号,“不會因為專利事件就完全不幹了,歐洲未來怎麼幹,首先要承認歐洲還是比較大的市場,生意模式需要一定時間去探讨,專利問題讓我們也可以用更多靈活的方式做一些嘗試。”

與歐洲形成對比的是,OPPO在東南亞市場的表現要更樂觀一些。Counterpoint統計顯示,2023年三季度,OPPO在東南亞市場以15%的份額排名第三,僅次于三星和小米。

“我們在海外所涉的東南亞、印度這些地方的本地化做得不錯,使用者洞察和本地服務及其他很多工作,是做海外市場最重要的。以前大家一談國際化都感覺像外貿公司,真正的國際化必須要紮根本地,把自己當作本地公司,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劉作虎表示。

“中國市場是樹幹”,華為回歸不可回避

出海固然重要,但中國市場仍然是國産品牌的大學營,無論是銷售還是産業鍊,都是如此。

近期,OPPO針對中國市場做出了人事調整:原OPPO集團副總裁、手機産品線總裁段要輝升任進階副總裁,分管中國區業務。

“如果把公司當成一棵樹的話,中國市場就是樹幹,如果樹幹不在,其他枝葉再怎麼繁茂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中國區的重要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也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市場。在這個市場投再多資源、再多關注都是值得的,是以我們讓段要輝來分管中國區。”劉作虎表示。

在當下的中國手機市場,華為的回歸,是主流品牌不可忽視的變量。劉作虎也坦言,華為回歸的問題是不可回避的,“4000-6000元市場,受影響最大的好像是蘋果,但實際上對每一家都是一樣,隻要産品足夠好,銷量也都會不錯,未來各家需要找差異化。”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圖源:觀察者網

事實上,OPPO要面對的競争對手不止華為。随着當下手機市場進入存量競争時代,加上華為的回歸,小米、vivo、榮耀等品牌也都在想盡辦法争奪份額,近期推出的旗艦也都不乏亮點,市場也都給出了正向回報。重壓之下,OPPO亟需一個清晰的未來戰略規劃。

“我們做旗艦這幾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堅定賽道、明确賽道,在裡面持續投入。比如說我們在性能、影像、AI上的投入,現在是非常的堅定。未來公司的技術戰略規劃非常明确,就是在現有的明确賽道中持續加大投入,這是我們未來最重要的事情。”劉作虎表示。

對話OPPO劉作虎:華為回歸不可回避,未來各家要找差異化

圖源:觀察者網

從最新釋出的Find X7系列來看,OPPO也确實在按照劉作虎所說的思路發力。

性能上,OPPO Find X7搭載聯發科全大核天玑9300處理器,Find X7 Ultra搭載的是第三代骁龍8處理器;影像上,Find X7首次搭載OPPO與哈蘇聯合打造的新一代超光影影像系統,覆寫15mm - 139mm焦段全新超光影三主攝;Find X7 Ultra雙潛望四主攝構成哈蘇大師鏡頭群,搭載專為超光影圖像引擎定制的一英寸傳感器,号稱“再次重新整理移動影像天花闆”;AI方面,兩款手機都實作了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端側應用。

在價格上,OPPO Find X7(12GB+256GB版本)的起售價為3999元,比上一代降了500元,與近期釋出的小米14、vivo X100等旗艦機起售價一緻,這勢必會加劇幾款産品在市場中的競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