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座城市從“網紅”到“長紅”的密碼是什麼? | 圓桌論壇②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
一座城市從“網紅”到“長紅”的密碼是什麼? | 圓桌論壇②

“我希望濟南的軟實力可以讓這座城市‘長紅’”“文化軟實力提升對下一代的培養具有很深遠的意義”“短視訊以及直播正成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手段”“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出發點和着力點既是人與城的關系,也是一個大寫的‘人’”。

2024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濟南将大力推動文化強市建設,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

硬實力讓城市強大,軟實力讓城市偉大。濟南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如何讓千年文脈不斷煥發生機,讓千年古城在新時代熠熠生輝?圍繞這一話題,新黃河記者特邀4位代表和委員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溝通中凝聚共識。

越是打“硬仗”,越要聚焦“軟實力”

“軟實力”一詞源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近年來,随着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軟實力的作用愈加凸顯。有學者認為,城市軟實力或者說文化軟實力概念的出現,正是軟實力在城市空間中發展出來的新形态。

“一座城市的綜合發展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可以說文化軟實力是城市精神核心的展現。”市人大代表徐琳認為,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對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美術館推出的一衆展覽項目,既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時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為城市增添一抹文化底色。”

一座城市從“網紅”到“長紅”的密碼是什麼? | 圓桌論壇②

去年以來,濟南國際雙年展、超然樓亮燈、韓美林藝術展等文化活動引來無數圍觀,為濟南帶來流量的同時,更帶來了“留量”,促進了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經濟發展的周期性結構性沖突交織疊加,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不少困難和挑戰。由此,濟南要打好這場“硬仗”,必然要聚焦“軟實力”。

市政協委員鐘倩也提到,硬實力讓城市強大,軟實力讓城市偉大。“海右人才工程、韓美林藝術展、《濟南古城》系列叢書釋出既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也助推濟南向着更高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躍升。”鐘倩告訴新黃河記者,“所謂顆粒度、滿意度、專業度,既是為項目服務,也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一種具體而微的感覺。

一座城市從“網紅”到“長紅”的密碼是什麼? | 圓桌論壇②

可以說,龍山文化、大舜文化、齊魯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泉水文化、名士文化、二安文化…濟南的文化“本兒”夠厚,是濟南的“金山銀山”。我們也相信,随着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一定會為城市綜合水準的躍升提供“硬支援”。

濟南所有的特色都是“軟實力”

“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至今傳誦,無數人因為老舍《濟南的冬天》一文來到濟南。”在聊及濟南軟實力最突出的特點時,市政協委員魏新如此談到,泉水、名士、景觀,等等,濟南這座城市所有的特色都是軟實力的一部分,“如同泉水持續噴湧是因為能夠長期保持較高的水位,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要在多個次元同時發力。”

說到文化軟實力,泉水是不可回避的話題。泉,是濟南的根和魂。汩汩噴湧,生生不息的泉水,造就了濟南“天下泉城”的美譽,

一座城市從“網紅”到“長紅”的密碼是什麼? | 圓桌論壇②

市人大代表李冉認為,“文化軟實力集中展現了一個城市基于文化而具有的生命力、凝聚力,以及由此産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濟南城市軟實力的特色,還是基于‘泉和城’而進行的多元度延展。”

“去年,淄博燒烤火爆網絡,近期,‘爾濱’也在網際網路上一炮走紅。在燒烤和冰雪大世界面前,人們已經不是簡單的吃和玩,而是成了‘朝拜之旅’‘時尚之旅’,山東人和東北人的真誠、善良、包容,成為這兩個城市的符号,也成為這兩個城市的名片。”李冉進一步闡釋,在濟南,大明湖超然樓、趵突泉錦鯉、百花洲、洪樓教堂、山東美術館也都成為網紅打卡地,相關視訊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超過10億,點贊數千萬。這些地方都成為濟南的文化名片。

同樣,鐘倩也認為,濟南的與衆不同就在于與生俱來的噴湧的泉水所帶來的精神胎記,“在泉水的熏陶浸潤下,濟南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包容、越來越有創新活力。”鐘倩曾經說,要讓泉水在她的筆下生動一次。

提升文化軟實力需要“硬功夫”

作為一名文化戰線上的老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讓徐琳倍感振奮。“報告用了很大篇幅提出要大力推動文化強市建設,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這充分證明了市委、市政府對宣傳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作為。”徐琳說,“近年來,我們的城市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不斷加大,比如濟南市博物館、韓美林藝術館均已開工,随着文化場館的建成使用,一定會對城市軟實力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座城市從“網紅”到“長紅”的密碼是什麼? | 圓桌論壇②

文藝作品的持續輸出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式。鐘倩認為,提升文化軟實力是一項内外兼修的工程,每一位濟南人都是這座城市的文化封面,文藝作品可以讓人們了解一座城,愛上一座城,自發地宣傳一座城,“這一方面需要創作者本身拿得出立得住的精品作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搭建各種平台,推出相應的鼓勵政策,為創作者提供發揮的舞台。”

“在目前時代下,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離不開網際網路平台的傳播,短視訊以及直播正成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手段。”李冉認為,擦亮文化濟南名片,政府可以加強網際網路思維、使用者思維,鼓勵網際網路企業發揮平台和技術優勢,通過開展專項合作,将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價值内容與數字技術的新形式、新要素相結合,挖掘傳統文化資源,通過短視訊、動漫、音樂、網絡文學、數字藝術等多種數字文化産品形态和表現方式,創作傳播展現傳統文化的數字文化精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兩創”,這同時也是建設數字濟南的有效手段。

圍繞建設文化強市,提升文化軟實力,政府工作報告在方方面面都作出了具體可行的部署。如魏新所說,提升城市軟實力,既要在多種次元上持續發力,也要像繡花一樣去細細打磨,“軟實力最重要的是硬功夫,城市既要‘出圈’,更要接得住。濟南是不是‘網紅’并不重要,但是我希望濟南的軟實力可以讓這座城市‘長紅’。”

記者:張成地 記者:黃敏 記者:杜亞慧 攝影:郭堯 編輯:韓璐瑩 校對:高新 校對:楊荷放